冉开梅
“无论走多远,故乡终是根。从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到反哺桑梓的古稀老人,淡泊名利、回归初心,只为筑园田野成风景,倾心田畴惠乡亲,乡村振兴的路上,喜看稻菽千重浪。”
在1月10日晚举行的2018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组委会给予一位老人这样的颁奖词。
这位老人就是重庆清迈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则民,今年73岁,是2018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获得者。
碰巧的是,一周前,记者刚刚采访了这位乡村振兴的追梦人。
在极富巴渝特色的建筑群里,青砖黑瓦与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相映成趣。山脚的田地旁,流水潺潺的小溪环抱着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1月4日,记者走进长寿区云台镇八字村清迈良园,眼前呈现出这样一幅清逸雅致的美丽画卷。
李则民站在一群村民中间,十分显眼。73岁的他,身穿黑色大衣,鞋上沾有褐色的泥土,头发虽已花白,但双眼依旧神采奕奕。
“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能再次回到家乡,回到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1月4日10点,八字村清迈良园二楼办公室。
李则民端着一杯茶,缓缓走到窗户边,推开窗,深吸一口空气。
望着窗外,李则民不禁念叨:“ 幸好当初回来了!”
李则民出生在云台镇八字村一个农民家庭,因条件艰苦,中学时期就背着行囊前往新疆打工了。
“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能再次回到家乡,回到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李则民说。
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李则民在建筑行业打拼40年,积累了上亿元资产。
2012年清明节,回乡祭祖的李则民发现,家乡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河塘淤塞,污水横流,远处的山上没有路,尽是乱石杂草……李则民蹲在河边,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禁落泪。
年纪越来越大的李则民心中逐渐泛起涟漪:发展观光农业既能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又能让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岂不美哉?
“当晚回家,我做了好几个梦,全是小时候挑水、砍柴、放牛、嬉戏的场景,良田千顷,全都种满了层层叠叠的庄稼,美不胜收……”李则民回忆道。
正是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对故土的特殊情感,让李则民立即作出决定:回来,回到家乡创业!
“农业发展是大事,可不能马虎”
2013年5月,李则民带着半辈子积蓄,回到云台镇八字村,流转6500亩地,成立清迈农业有限公司,投身“三农”事业。
在一些人看来,李则民的做法似乎是与时代背道而驰的。
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村民还乐于守着土地刨金,李则民却扔下锄头,背着行囊外出打工了;如今,大多数村民在城里安家落户,李则民却回到家乡,与泥土亲热起来。
刚回来的首要任务便是将原本狭窄的河道拓宽、清淤、筑堤,解決河道两边的灌溉问题,杜绝旱涝灾害的影响。
灌溉问题解决了,但撂荒多年的地,土壤板结严重,杂草丛生,不适宜种植。
“最便捷的办法是打除草剂,等草死了就翻土用水淹,顶多比别人的稻田多泡半个月,再放一次水就可插秧了。”村民告诉李则民。
“这可是农业发展的大事,马虎不得!”李则民当天下午就带着村干部们去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巴南区等地取经,学习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经验。
考察回来后,李则民坚持采用人工拔草的方式整理土地。“这样做成本高效率低,却能让土壤松动。”李则民说。
草除了,新的问题又来了。
这些地长年使用化肥,不适合种植绿色稻谷,李则民随即向有经验的农民讨教。不久后,他盯上一种适宜改良土壤、名叫紫云英的植物。“紫云英根上有根瘤菌,能够吸收氮和二氧化碳,能促进稻谷增产、提高品质。粮草粮草,想种好粮必须得先种好一种草,紫云英就是这种草。”李则民自豪地说。
2018年8月,这种水稻与紫云英轮作的创新生产模式,使绿色稻谷平均亩产提高到了近550公斤。
“回乡搞农业,就是想让家乡的每一位村民都参与进来”
1月4日11点,记者随李则民参观了他的云涧山水施工现场。
一路上,李则民把手背在身后,在清迈良园的小径上,边走,边四处张望,时而向记者介绍眼前的花草,时而凝望远方。
“回乡搞农业,我不仅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想让故乡的每一位村民都参与进来,这便是我所期望的。”李则民说。
清迈良园最开始规划时,李则民从农民手中流转的是小块田地,为了便于施工,李则民把田坎“放了”(推平),让小块田地变成大块田地。
不想,李则民的这一改变,竟引起一些村民的不满。
“你把田坎推平了,以后还给我的时候万一少了田地咋办?”个别村民到工地上阻止施工。
“老百姓一生就守着几亩田地,有这些顾虑也正常。”李则民理解村民的想法。
李则民当面向村民立下三大保证:一是清迈农业有限公司将提前一年预付下一年租金;二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周边村民就业,并提供条件让他们免费学习种养殖技术;三是在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将一直租用大家的土地。
李则民的保证赢得了村民的理解,大家积极加入公司,投身清迈良园建设中。
如今,李则民的公司每年支付村民的土地流转金上百万元。
“有了钱就该为家乡做实事”
“看,我以前就住在那里!”李则民向“月亮湾”河对岸方向指去,眼里涌出一种炽热的情感。
在河边转悠时,李则民回想到5年前回乡时的点点滴滴。他有4个女儿1个儿子,当年他把转行投身农业的想法和家人沟通时,子女们都表示不理解,不想一辈子挣来的家产投在荒地上。
“我当农民后,决定不给子女留一分钱家产。”李则民话锋一转,“依靠党的好政策,我创业成功,如今得到了好处,就应该心怀感激,为家乡做点实事。”
在远处的红枫林里,3名正在地里除草的村民闻声笑了起来。“以前,我们就守着自家几亩地过活,一年下来收入不到300元,现在在园子里除草,打扫卫生,一年就有一两万元收入呢,李总还会给我们提供免费农业培训……”其中一个村民说。
而今,在李则民的影响下,大片撂荒地被回乡创业的有识之士流转,规模种植粮油作物、果蔬等,在八字村、寨口村等相邻村镇成立了特色家庭农场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培育种植大户5个。
如今,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李则民的公司培育了种养殖大户40余户,提供固定就业岗位120余个,带动当地村民临时务工10万余人次,解决贫困家庭、残疾家庭就业27户。
山顶雾气渐渐散开,李则民指着梯田上方说:“我要在那里建造一个儿童游乐园,修一条小火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