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其构成是复杂与多样的,任何受到企业影响的关系人都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应该包括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入、企业内部管理层等,需求主体作为一个消费者而存在,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品用以交换,而交换是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即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事实上,对于那些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会计信息(如管理会计信息)而言。其直接生产者(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和使用者(企业领导阶层}也是分离的但这种分工与市场交换并无直接的联系。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差异分为以下几点:(1)投资者。对投资者而言,通过对会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可重点了解其投资的完整性和投资报酬,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未来的获利能力和利润分配政策等。(2)债权人。对债权人而言,通过对会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可重点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了解其债权的保障和利息的获取,以及债务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按期偿付债务。(3)政府及其机构。对政府及其机构而言,通过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可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社会资源的分配情况,以作为决定税收等经济政策和国民收入等统计资料的基础。(4)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言,通过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可了解企业的发展趋势、经营活动的范围,为选择投资和贷款方向提供依据。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做好会计工作、研究会计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了解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相对于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的社会经济环境呈现出市场高度开放化、细分化、市场需求趋于多元化、经济风险扩大化、经济机会有效期进一步缩短等特征,这些特征使企业的经营管理重点由生产转向人力资源、研究开发、市场调查、广告营销、品牌战咯等方面。社会宏观经济和企业微观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需要面对许多新的经济事物。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导致了许多新的经济事物的出现,如为规避金融风险而大量涌现的衍生金融工具;各种网上实体和网上交易的盛行:技术资产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等。这些新出现的经济事物对于大部分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都是全新的经济事物。正确理解、运用或操作它们,对外部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是十分重要的。(2)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因素更趋无形化、复杂化。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决策的因素都是有形的。而在信息经济时代,影响决策的因素却愈来愈趋于无形化、复杂化。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正日渐成为个企业或某项投资行为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3)争夺良好经济机会的竞争更加激烈。一方面投资者不仅要面对本国的投资者还要面对众多外国投资者,从而加剧了对良好经济机会的争夺;另一方面社会的高度信息化所带来的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为投资者可能带来更多良好经济机会的同时,实际上也进一步加剧了争夺良好经济机会的竞争。(4)决策风险进一步扩大化。首先,因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和需求的“差别化”导致产品和设备“老化”加快,从而使投资项目的前景变得更加变幻莫测;其次,因知识和信息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使影响投资项目的因素不断增多且越来越无形化,投资者对投资项的评价和预測变得更加困难;另外,各种复杂的金融业务和创新,金融工具的大量涌现,投资者所面临的融资环境更加复杂化。
面对信息经济时代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寻求更充分的决策信息支持就成了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之一,从而也就对决策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变化可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企业无形资产信息的需求。无形资产在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已成为企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为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主要动力源泉。因此,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无疑需要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提供有关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及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信息,以利于其对企业整体资源、生产力及风险的评估。(2)对非货币信息的需求。非货币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重要生产经营数据和业绩指标、企业管理部门和股东的信息、企业的背景信息等等。信息使用者之所以需要非货币信息,首先在于非货币信息是货币信息的重要补充,能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次,为了克服货币性信息的局限性,信息使用者对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不应仅仅局限在财务方面,而且也应注重对企业经营活动其他方面的分析,如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或价格发展趋势、企业员工的数量、能力、结构、企业的营销网络等,以促使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增大决策的正确度。(3)对未来信息的需求。首先,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角度来看,其决策都是面向未来的。由于信息使用者普遍关注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即“创造有利现金流动”能力的信息,所以他们特别希望会计信息系统能为其提供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前瞻性信息。研究表明,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未来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类:一是有关企业经营的机会和风险;二是企业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关计划;三是将企业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有关机会和风险的比较分析。(4)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传递的快捷使商品的价格、汇率、利率的变动变得更为敏感,经济环境更加变幻莫测;同时,产品或服务创新速度的加快以及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等使信息使用者必然会提高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实证研究表明(Ball and Brown,1968),若上市公司的收益数高于投资者的预期,则这类公司的股票将出现高于正常回报率的非正常回报,反之亦然。然而,另一项实证研究(Lev,1989)却表明,在投资者的非正常回报中,仅有2%~5%的比例是由公布的会计信息所引起的。这说明,在会计信息公布之前,投资者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获悉了与其决策相关的大量信息。可见,现行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的时效性已严重脱离了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的要求。(5)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衡量会计信息质量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相关性,一个是可靠性。传统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方面更注重信息的可靠性,今天,会计信息用途的重心已由传统的经管责任观向着决策有用性转变,而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强弱则是衡量某一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标准,故信息使用者都特别希望会计信息系统能为其提供与其决策高度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