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发”评论员文章彰显责任与温度

2019-03-26 17:45韩亚聪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妇女报评论员妇女儿童

■韩亚聪

为了一个突发的犯罪案件,一家中央主要媒体连发五篇本报评论员文章,这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罕见的。而从今年7月4日到7月8日的五天时间,中国妇女报利用报纸、微信、微博等全媒体平台连续发表五篇评论员文章,可谓是“全面出击”,矛头直指这起影响恶劣、令人发指的“董事长猥亵女童”案。

坚决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为妇女儿童鼓与呼是中国妇女报的坚定立场和不变情怀。在这场涉及儿童权益维护的舆论“保卫战”中,中国妇女报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成为诸多关注该事件媒体中的一股清流,既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更正确引导了舆论、将人们的目光和情感锁定在儿童权益保护上,彰显了媒体应有的责任与温度。

及时发声 立场鲜明

面对群众普遍关切的舆论事件,做到不失语、不沉默是一个有责任的媒体的担当。在及时发声的同时,还要坚持正确立场且立场鲜明,这就需要媒体既要有新闻敏感也要有观点情怀。对于中国妇女报而言,面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人和事件,及时站出来立场鲜明地进行批判、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7月3日晚,一则来自上海的警情通报瞬间点燃了舆论——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就9岁女童遭猥亵案发布警情通报。警情通报中称:2019年6月30日22时许,普陀警方接王女士报警,称其女儿被朋友周某某(女,49岁,江苏人)从江苏老家带至上海并入住本市一酒店,后其女儿在房间内遭到一男子王某某猥亵。

案件本身得到极大关注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系上市公司新城控股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一个身家过千亿的“商场明星”与猥亵女童的犯罪嫌疑人,两者之间的落差及由此产生的种种质疑、愤怒、担忧快速发酵。

在确定案件准确信息后,中国妇女报发挥微博短小、快捷的优势,连发三篇女报微评,从“必须依法从严惩处”“保护孩子,严惩罪恶”“周密的预防措施永远比事后追究更有价值”三方面进行微评。

当天晚上,中国妇女报上海站记者采写了相关新闻,总编辑第一时间安排评论员配发评论《伤害儿童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保护儿童的机制必须有效加强》。可以说,在警方通报后,中国妇女报就开始了一系列立场鲜明、掷地有声的发声。

层层深入 独特全面

作为全国妇联机关报,中国妇女报对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在长时间聚焦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相对于其他媒体,面对侵害幼童事件,中国妇女报不仅需要及时发声、立场鲜明,更需要层层深入,亮出自己全面而又独特的观点。

在警方通报第二天的7月4日,中国妇女报评论员文章《伤害儿童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保护儿童的机制必须有效加强》见报。这一“总括”性的评论,为此后的一系列稿件和评论定下了基调。

随着案件细节逐渐增多,报社总编辑迅速布置任务,将观点继续深化。7月5日,针对很多人关于“是不是第一次作案”的疑问,中国妇女报发出《查到底!董事长涉嫌猥亵女童案后有没有黑色产业链》的评论员文章。当天第二篇评论《坚定报案,对犯罪“零容忍”,才是对孩子的真正保护》,肯定了受害女童母亲及时报案的行为,也为一些有同样遭遇却诉诸私了的家庭敲了警钟。当天,中国妇女报记者还就此案件专访了相关法律专家,从多方面谈打击性侵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评论员文章呼应。

7月6日,中国妇女报又将目光聚焦于涉事董事长曾经的慈善光环,发出评论员文章《撕下涉嫌猥亵女童董事长的伪慈善面具》,提出“有没有借助公益事业的幌子去行违法犯罪之事”的观点,进一步呼吁相关部门继续深挖、严查严惩。7月7日,第五篇评论《别给“董事长”黑手下的女童带来二次伤害》,提出了女童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担忧,呼吁媒体不深挖细节、亲友不妄测不传播,让这个舆论容易忽略但很重要的问题,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有理有据 融合传播

对于此类关于儿童安危、舆论关切度高、涉及上市公司领导层的案件,媒体在争抢“第一落点”时,不仅要争速度,更要时刻将责任和使命放在心里、呈现给受众。尤其对于评论而言,虽然是观点性的文章,但也需要有理有据,这样才能让人信服,从而起到引导舆论、维护权益的作用。

针对这个案件的一系列评论,支撑论点的论据涵盖范围很广,有刑法对于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猥亵或者侮辱妇女的条款,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法律条款,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教育部发出的《检察建议书》,有上海出台的《关于建立涉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的意见》……同时,一个重要的客观事实是:尊重和关爱儿童已成为国家意志、公民素养和社会风尚。

正是基于这些既有的法律、制度,评论员才有了客观的佐证和足够的底气,也正是因为全社会对侵害儿童的“零容忍”,评论员才更加有了顺应民心、保护弱势的快感。

同时,在这个融合传播的时代,评论也需要“借势发力”,以让观点传播和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

针对“董事长猥亵女童”案,中国妇女报充分融合报、网、微、端,立体化发声,系列评论仅在微信、微博两个平台阅读量就近400万。同时,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澎湃新闻等众多媒体转载,得到了网友和同行的广泛好评。更重要的是,编织了一张维护儿童权益、严惩犯罪分子的舆论网,传递出来自党报的责任和温度。

猜你喜欢
中国妇女报评论员妇女儿童
从“自我发现”到“自我实现”
《中国妇女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报道中女性工作者的媒介形象研究
2020,化工跃上风口
融媒时代如何创新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以《中国妇女报》探索为例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多措并举 泉港妇女儿童事业结硕果
省“两会”代表、委员 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
让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成为社会风尚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