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离古训 同仁堂遭遇“诚信危机”

2019-03-26 07:34何玲
中国信用 2019年3期
关键词:同仁堂蜂业盐城

◎文/本刊记者 何玲

2月12日,同仁堂发布多个公告,披露相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蜂蜜过期门”事件的处罚结果。公告显示,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局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在盐城金蜂进行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被处以罚款1408.83 万元。此外,同仁堂在公告中还披露了对14 名干部的处罚。

至此,在去年底引发舆论关注的同仁堂回收过期蜂蜜事件,迎来了调查结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同仁堂从一间小药铺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华老字号”的“秘诀”。而如今,“蜂蜜事件”让“老字号”陷入造假风波。不少网友感慨,连同仁堂这样以业界良心著称的老字号都造假,更何况其他品牌?

网友的担心不无道理。同仁堂不仅是中国百年老店的一个历史文化符号,更是百年老店中的一个市场诚信符号。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老字号”如何更好地坚守诚信,擦亮“金字招牌”成为企业共同的命题。

【回顾】“蜂蜜事件”爆发快影响大

2018年12月15日18:59,江苏广电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在腾讯新闻首发报道《重磅!北京同仁堂蜂蜜:过期品送入原料库 还涉嫌更改生产日期》。据知情人士爆料透露,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金峰”),将已经过期的或临近过期的蜂蜜倒入大桶内。“盐城金峰”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倒蜜”将被退给蜂农喂蜜蜂,但实际上这些回收蜂蜜被送进了工厂的原料库。从现场未被撕掉标签的包装来看,这批蜂蜜来自于北京同仁堂。

资料显示,盐城金蜂是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的受委托加工方。后者又是百年老字号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2018年12月15日19:10,南京零距离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重磅!北京同仁堂蜂蜜:过期品送入原料库 还涉嫌更改生产日期》,极短时间内文章就被大量转载阅读。

2018年12月16日早上,北京同仁堂发表相关声明表示,相关产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向市场。同仁堂的回应立刻点燃了舆论,大量媒体参与传播,“蜂蜜事件”达到热度峰值。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8年12月16日16 时许,北京市大兴区食药监管部门前往北京委托方,即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开展调查。

2月11日,同仁堂集团官网发布消息称,据因标注虚假生产日期,公司将召回商标为“源蜜”“蕊悦”“药植蜜”的41 批次2284 瓶(盒)的蜂蜜产品。2月12日,同仁堂发布处理公告,“蜂蜜事件”再次引起网友的高度关注。截至目前,记者在百度搜索“同仁堂蜂蜜事件”,相关资讯达16 万篇之多。

从网友热门评论来看,对于同仁堂,此前舆论一直保持着较为正面的态度,多数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很好。而在此次“蜂蜜门”曝出后,瞬间舆论沸腾,大多网友表示震惊、不敢相信,百年老店也造假令人痛心。同时,对于同仁堂的声明,网友都认为是在推卸责任,也有部分舆论认为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当。

同仁堂蜂蜜事件大事记(1)

2018年12月15日——

江苏电视台的一则报道《同仁堂蜂蜜生产商竟回收过期蜂蜜?》,将同仁堂引入舆论漩涡。

2018年12月16日——

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紧急发布致歉声明。企业称自身存在监管不力和严重失察的责任,已通知盐城金蜂在调查期间暂停其受托加工生产活动。

2019年2月11日——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就“蜂蜜事件”启动调查后,责成所属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对所有在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瓶装蜂蜜产品下架封存。北京市纪委市监委调查发现,北京同仁堂集团党委没有充分发挥在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内部管理混乱,对下属企业监督管控不力,对控股企业存在的生产经营和质量管理问题失察失责,相关企业质量管控制度虚化不落实,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对“同仁堂”品牌形象产生恶劣影响。

2019年2月11日——

滨海县市场监管局经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在盐城金蜂进行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对此处以罚款人民币1408.8 万元。大兴区食药局经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2018年10月起生产的涉事蜂蜜中,有2284 瓶流入市场,按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约11.2 万元,没收蜂蜜3300 瓶。同时吊销同仁堂蜂业食品经营许可证,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有关涉事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2019年2月12日——

同仁堂蜂业的供应商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对媒体承认,盐城金蜂实际没有生产经营活动,且无生产瓶装蜂蜜的加工线,所有生产加工均由同仁堂蜂业负责,自己除了收购蜂农蜂蜜,提供部分场地、厂房、

【疑问】为何多次陷入“诚信危机”

事实上,此次爆发的“蜂蜜事件”并不是同仁堂第一次陷入“诚信危机”。

记者在梳理中发现,2015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30款蜂蜜商品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同仁堂汪氏百花品牌蜂蜜检出重金属元素;2016年5月,有媒体对8 款蜂蜜进行测评,其中百花和同仁堂麦卢卡蜂蜜涉嫌造假;2017年,有媒体报道,同仁堂一年6次登上质检黑榜,涉及生产的配送产品抽验结果不合格、销售劣药等。不久后其官方发布了澄清公告称,媒体关注的一系列问题药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药店在销售中出现的问题,均非上市公司同仁堂所为,而是上市公司同仁堂的“兄弟企业”。2018年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65 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通告,61 家企业中也包括北京同仁堂。

对于此次“蜂蜜事件”,同仁堂方面在公告中谈道,公司将对此次事件引以为戒,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高度强化责任,特别是针对质量管理环节,举一反三,防微杜渐,全力防范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同仁堂方面亦谈到,“蜂蜜事件”是同仁堂短时期发展中粗放式管理引发的问题,因此上市公司已停止委托加工,开展整顿工作。同仁堂全系统也在进行以提升质量管控为长期目标的大检查工作。

面对同仁堂种种负面消息,不少网友都提出疑问:产品此前多次检测不合格,为何没有及时追本溯源?“兄弟企业”及加工企业多次登上质检“黑榜”,为何没有及时整顿?除了此次“蜂蜜事件”,中药饮片也被曝出不合格,是否其他药品生产链也存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老百姓备受关注的话题。媒体评论人马进彪认为,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主观意识的驱动,就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错误的河,但对于同仁堂来说,多次出现问题,难道这是又一次的“偶然”?显然,从时间轴上来看,这里面存在着太大的质疑空间。

同仁堂蜂蜜事件大事记(2)

锅炉设备及证照,还要保证同仁堂蜂业的水电供应及锅炉燃料等。同仁堂蜂业的供应商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因标注虚假生产日期,同仁堂召回商标为“源蜜”“蕊悦”“药植蜜”的41 批次2284 瓶(盒)的蜂蜜产品。

2019年2月12日——

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发文称,北京同仁堂蜂蜜问题共问责处理14 人。

2019年2月12日——

受“过期蜂蜜”事件影响,净利预减5778 万元

2018年12月17日——

受“过期蜂蜜”事件影响,同仁堂开盘大跌4.3%,股价报28.71 元。

2019年2月18日——

市场监管总局发函撤销同仁堂的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

网友声音:

@七折林子:“现在看看同仁堂门口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有点心酸,中国老字号的牌子终究没有保住。

@小后生在上海:“以前听到同仁堂三个字就让人放心,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再听到同仁堂三个字令人痛心。”

@时间似乎停止了:“同仁堂是大多数人心中信赖的老店,如今出现了这样的丑闻,让人唏嘘,信誉也毁了,太不值得了!”

@初雪:“这件事一出,食品安全问题让人失望和担忧。”

@去七七:“老字号要爱惜自己珍贵的羽毛啊!”

@饿了:“令人痛心的老字号。”

【反思】双管齐下擦亮金字招牌

1月24日,阿里健康联合阿里数据,就春节前阿里零售平台消费数据发布《春节健康消费报告》揭示了一条“有趣”的数据:在滋补保健礼盒的销售数据方面,女性消费群体购买的占比较高,65%的健康礼盒都被她们买走,而90 后则是最钟爱“中华老字号”的人群。以同仁堂、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东阿阿胶等10 余个老字号健康品牌来看,90 后比其他各年龄层都爱买“中华老字号”健康产品。

显然,2018年年底曝光的“蜂蜜事件”似乎并没有影响90后对“同仁堂”的选择。这种对“老字号”的坚守也透露出了两方面信号:一方面,市场上同仁堂品牌的产品,价格往往远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这样的溢价,说明是消费者对于同仁堂品牌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老字号”因其精湛的手艺或是诚信的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消费者相信“百年老字号”的产品质量。

有业内人士认为,同仁堂目前的一些问题可能是部分大公司在积极扩张时所出现的通病。“在扩张期间,公司可能疏于风险控制,因此在很多细节比如物料管理方面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企业扩展业务不是坏事, 借助品牌赋能也有利于新业务的开展, 但疏于管理盲目扩张对于品牌难免会带来不利影响。”

在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看来,同仁堂等中医药行业老字号品牌与其他行业品牌不同,还承载着中医药行业的整体形象。作为一家上市企业,逐利无可厚非,但如果为了压低成本忽视中药质量, 那么老字号积攒下来的美誉度会大打折扣, 中医药行业的口碑亦会受损。同仁堂作为“老字号”品牌更应珍惜品牌爱惜羽翼, 一旦真的失去消费者信任, 那么老字号的优势也会被逐渐透支。

作为同仁堂这样的老字号来说,百年的积淀就是诚信二字,如果在诚信方面打了折扣,那么“同仁堂”也就沦为了市场上的口号,有虚无实。希望经历此次风波之后的同仁堂,能够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生产全流程的监管,双管齐下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同仁堂蜂业盐城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河南卓宇蜂业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同仁堂知嘛健康空间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同仁堂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