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发勤 王蕊
2019年7月7日,非洲联盟(以下简称“非盟”)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特别峰会在尼日利亚首都尼亚美召开,会议宣布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正式成立。除厄立特里亚外,非盟55个成员国中的54个国家均已签署协议,其中27个国家已按本国相关法律程序获得批准,并向非盟委员会递交了协议批准书。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彰显出非洲国家对全球化发展的信心。按成员数量来评判,非洲大陆自贸区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并将促成一个覆盖约12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GDP)合计达到2.5万亿美元的非洲单一大市场。这必将会为非洲国家自身发展带来更大契机,同时也为外部贸易伙伴提供更多机遇。
由于大部分非洲国家奉行高保护政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森严,并采取严格的外汇管制,非洲企业目前在非洲区域内的出口成本高于出口到非洲区域外的成本。受累于市场碎片化、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因素,2017年非洲区域内贸易占非洲大陆贸易总额的17%,而这一比例在欧洲是69%,在亚洲是59%。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的机制将分阶段进行磋商并于2030年全面实施,目标是取消90%的商品关税。根据联合国调查报告,如果取消非洲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税,非洲内部贸易占比将增加至52%。与此同时,随着内部贸易增多和规模经济的发展,非洲国家产品的效率和竞争力将得以提升,有利于非洲国家的生产和出口从初级产品逐步向高附加值和工业制品成转变,推动非洲国家出口多样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逐渐提高非洲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将非洲大陆整合为一个贸易区,不仅将提高区域内贸易,减少非洲内部经商成本,而且将增加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同时,随着非洲一体化的发展,各种壁垒大幅降低甚至消除,各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对外商投资的需求也会加大。非洲市场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吸引更多资本进入非洲市场。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非洲中产阶级队伍也将不断扩大,带来强劲的内需增长和人口红利,非洲市场未来将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一片热土。
总体来说,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非洲大陆内部互相连通而修建的基础设施少之又少,目前的基础设施体系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近些年,非洲区域经济组织已经开始大力投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立无疑将极大地改善整个非洲的基础设施状况,推动非洲制造业、农业加工、跨境贸易和服务业的发展,为非洲国家发展提供保障。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区域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聚合效应明显,当今成熟的区域经贸合作组织也反映了这种聚合效应的作用。根据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定,非洲各国未来5—10年内将通过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等方式促进各国产品、人力与资本的自由流动,从而改善营商环境,为经济快速发展孕育适宜土壤。非洲大陆自贸区建立将削平各国市场制度的横沟,在全大陆形成趋向统一的投资和贸易政策,释放经济发展洼地的潜力。这将进一步推动非洲国家融入全球经济并增强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议价能力。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任務,在国际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立,中非之间在诸多领域均能大有所为。
因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过境贸易区位和巨大的消费市场,非洲各国正致力于将自身打造为“全球下一个制造业中心”。中国企业可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和专业管理能力的优势,利用中非市场互补性,开展钢铁、水泥、基础化工、车辆机具和家用电器等领域的非直接投资,将非洲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而加快非洲工业化进程,并在制造业领域的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非洲7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农业对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30%。然而,很多非洲国家由于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和社会动荡,粮食安全不能得到保障。而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立将会为中非农业领域的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019年6月27日,在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期间,中国与2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农渔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或议定书,建立了双边农业联委会或工作组机制。中国通过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农业援非专家,有效带动非洲技术水平提升和农业发展。中国对非洲农业投资存量逾21.2亿美元,中资企业雇佣当地员工超过2万人,指导当地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近10万人次。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在非洲9个国家共实施小型示范项目300余个,推广实用农业技术450项,培训当地农民和技术人员近3万人次。在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中非共签署了8个农业对非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27.47亿美元。
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成,非洲国家内部连通将更加畅通,一方面,中非农业合作的成功经验更容易复制推广到非洲各个国家,同时也会加速农业技术及培训的传播,从而实现非洲整体农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非洲大市场也为中国农业机械出口及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中国也可以在非洲开发农业研发基地,培育新的农产品,实现更深度的农业研发合作。先进的机械和技术支持拉长了农业产业链,从而促进中非之间农产品及农产品衍生品贸易。
中国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领先于其他国家,可将其在此领域的经验与技术分享到非洲市场,推动服务贸易平台建设。电子商务对于推动非洲国家的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让非洲各个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通过自身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非洲中小企业参与全球贸易,从而解决更多就业问题。
当前非洲国家的陆路运输成本很高,有些国家甚至没有铁路,国家之间普遍没有直航,海路运输的集装箱装卸能力也不足。据估计,非洲国家运输成本占其出口总价值的14%,内陆国家高达70%,在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仅为8.6%。因此,许多非洲国家都开始把新建公路、铁路、机场、码头、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作为振兴经济的优先领域。中国可在非洲一体化建设中积极参与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降低非洲物流成本。畅通无阻的贸易和设施连接将是中非共建 “一带一路”的核心内容。
非洲大陆自贸区启动后,许多国家正在加紧与非洲国家签署相关贸易协定,希望搭上自贸区建设的快车。2019年10月17日,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中国—毛里求斯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为随后与其他非洲国家签署自贸协定积累了经验。从当今全球局势和中非长期友好关系来看,设立更高层次的中非自贸区在未来是可行的。
随着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战略上的竞争对手”并挑起贸易摩擦,中国的对外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时,发达国家积极打造的“富人俱乐部”将中国排除在外,增大了中国的外部不确定性。因此,我国在继续扩大内需的同时,也应积极团结其他发展中国家,构建统一战线,从而保持我国外贸和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非洲作为一个拥有约1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组建中非自贸区将为中国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并在帮助非洲国家脱贫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中非自贸区可成为“一带一路”在非洲的一面旗帜,体现“一带一路”与非洲国家互惠互利、互利共赢的合作新局面,为团结“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提供案例示范,進而为我国在新的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中增强谈判砝码。
中非合作平等、互利,中国是非洲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最需要、最可靠的合作伙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9年来,中非双边经贸发展成果丰硕,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我国已与24个非洲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或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非关系的定位也由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上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8年,中非贸易额达2042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中国在非洲设立各类企业超过3700家,对非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60亿美元,中国对非洲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显著提升。
中国4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激励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对非洲人民而言,他们同其他国家人民一样都渴望过上美好生活,但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支持。中国通过中非合作论坛等平台向非洲提供了不附带政治条件的投融资支持,帮助非洲建设了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及其沿线经济走廊,为非洲国家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自贸区将会通过贸易合作的形式充分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中国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引擎力也将进一步加快非洲工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