铎印
春节长假期间,媒体记者在一些省区采访发现,假冒伪劣牛奶在农村大量销售。“特仑苏”成了“特伦牧业”“特伦经典”……窥一斑而知全豹。就在春节前,中消协发布的《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报告》显示,仅被调查的155个农村集贸市场样本中就有87个市场存在疑似假冒产品,43个市场存在伪劣产品,27个市场存在过期产品,其中山寨商品问题突出。
山寨货之所以能在农村大行其道,除了无良商家制假售假经营欺诈外,也与农村地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强、维权意识薄弱有关。但是,山寨货横行乡里多年,在农村地区呈现泛滥趋势却始终没有得到遏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监管不力。山寨货横行乡村,不仅擾乱了消费市场秩序,严重侵犯正品商家利益,更直接危害农村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保障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决不能让山寨食品在农村市场肆意泛滥。各地政府部门必须采取强化监管整治、提高违法成本与大力宣传普法、提升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以及拓宽、畅通和便捷农村消费维权渠道等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不给山寨食品产销空间,净化农村食品市场,改善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有效保障农村消费者尤其是儿童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