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生-实践”耦合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研究

2019-03-25 08:34兰芸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2期

兰芸

摘 要:通过反思我国高校通专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基于耦合理论、课程一致性理论以及知识中心、学习者中心、社会中心的三大课程理论,提出我国高校“知识-学生-实践”耦合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期为健全我国大学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耦合理论;课程一致性理论;通专融合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教育的发展占据主导地位,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初期为培养专业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纵深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需求,专业化教育这一单一模式的弊端日显,通识教育的综合培养性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专融合的发展新理念应运而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高等学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指出“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课程体系”。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创新我国人才建设培养机制、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决策,不仅是对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要性的再次强调,为我国高校通专融合理念提供了政策支持;而且还为这一理念的进一步实践指明了未来方向,即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促进高校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的建立,进而不断提升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效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基本概念界定

1.通专融合教育

广义而言,专业教育是一种更具有目的性的教育形式,侧重于培养人的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识教育更侧重于一种广泛性的通才教育,通过传授更具普适价值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体现为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的完整,而且还在于学生情感、道德、态度等心智上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社会参与责任感的形成。“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是两种教育,而是一个人所应该接受的教育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割裂,它们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目的。” 通专融合教育,即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将通识精神与专业思维内化,促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的辩证性有机结合,推动学生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的紧密联系、协同贯通,并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形式。

2.通专融合课程体系

从词源上看,在我国,“课程”的“课”指的是教学的科目,“程”指的是进展、限度、程度,课程指的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度;在西方英语世界里,课程(Curriculum)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课程主要指的是学习的进程。综合来看,课程,即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包括组成课程体系的知识内容、课程内容的范围、序列和进程的安排,以及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和技术设计。通专融合的课程体系则是指基于推动学生专业技能和通识素质协同贯通的教育目标,按照一定的门类顺序将课程的各个元素排列组合下的教学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

理论基础

1.耦合理论

耦合本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耦合理论逐渐成为学术创新的突破点之一。

2.课程的一致性理论

课程的“一致性”是课程的连续性和顺序性,既包括逻辑上的联通,也指课程之间的相互整合。一直以来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一致性平衡都是大学课程内容设计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3.几种主要的课程理论

当前,主要有三种课程理论,分别是知识中心、学习者中心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一是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它是以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组建起来的一种模式,更多地关注学科知识本身、学科知识的选择和组织等问题。二是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它强调以学生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组织课程与教学,重视经验教学和情感意义的学习。三是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它赞同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界限,更多地围绕社会实践问题来设计课程。

我国通专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在通专融合课程体系构建上进行了许多改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第一,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内容设计上的分离。通专融合的知识体系是通专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但是许多高校在名义上推行通专融合,实则缺乏合理的设计理念,导致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割裂。在教学目的上,专业教育的教学目的、课程设置相对清晰,通识课程则相对模糊。在课程知识内容体系上,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结构支离破碎、课程知识悬挂、缺乏科学的分布与有效的结合。

第二,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组织上的无序。表现为缺乏统一独立的组织机构对课程知识及相关进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学院、学校以及学校之间的协调作用微弱。现有的课程在创设和开展中出现诸多局限:一方面,通识课程多集中在一些人文社科、国学经典的泛读上,缺乏创新性;另一方面,专业课程则多拘泥于专业和院系,缺乏广泛性。组织的无序与不健全,导致通专融合课程的建设和体系的构建容易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通专融合课程体系忽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巴西学者弗莱雷在《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指出,课程的使命不是使学生学会适应和顺从,而是刺激和发展他们,让他们参与课程的规划和实施,克服对课程的依赖心態,最终成为积极主动和自由完满之人。这也与通识精神所提倡的“自由完整”理念一致。然而,许多高校在通专融合课程的构建上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沦为“被动教育者”,在课程的选择上缺乏一定的自由度。此外,许多课程资源相对封闭,缺乏公开共享性,学生难以获得有效的平台来获取感兴趣的资源。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核心之一,关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但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忽视学生选择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不利于高校教育目的的实现以及人才的培养。

第四,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未能充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融合通识精神和专业思维的课程未能最终运用并指导学生参与实践。而今,许多高校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简单地将通专融合课程的相关概念在课堂上进行“一言堂”式的灌输,并未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导致许多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深入理解,未将通识精神内化为指导专业实践的驱动力,而这也与通专融合的本源目标背道而驰。

我国高校通专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基于当前我国高校通专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的问题,结合耦合理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以及课程的一致性理论,提出“知识—学生—实践”耦合的通专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知识是基础,即课程内容设计是通专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的根基。通专融合课程的构建首先在内容设计上应该加强紧密性,注重通专融合课程内容的外部融合和内部融合。一方面,外部融合投射的是课程的外部空间范畴,需要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划分为一定的模块,并不断推进模块的共建,这是一种横、纵之间的联通:将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门类基础课程、文化素质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的知识进行横向联通的模块建设,再依照由“基础”到“拔高”这一循序渐进的顺序推进课程学习的进程,达到纵向的贯通,以此逐渐搭建学校自身的通专外部融合课程;外部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应充分调动学校间的相互作用,依照一定的课程内容逻辑打造多校联盟的课程共同体,统筹课程资源无边界共享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个体到学校共同体的外部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群。另一方面,通专融合课程体系设置的内部融合聚焦课程内部空间范畴,指的是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打破其固定知识或教学逻辑体系的局限,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把有关联的通识教育的“健全人格”精神和专业教育的专业思维各要素及各成分整合性浓缩,打造独立新型的具体课程。

第二,健全课程管理的组织体系,并加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不断推进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耦合。一方面,高校可以不断推动学分互认机制和课程共享平台的建立健全,加强各学院与学校之间的多元联动,创新课程的发布、审核、推行、评价、完善的管理系统,并健全课程体系建设的激励手段,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其中,构建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机制;另一方面,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程度,如通过“1+3”大类招生式的分段管理、导师协作培养的模式,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到课程,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选择相关的课程。这种课程管理的组织形式推崇学生自我个性的充分发展、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自由学习的需求,使通专融合课程体系真正符合“自由完整”的理念,进而培养出更多“健全人格”的各专业领域人才。

第三,创新课程实施的实践式教学方法,实现知识、学生、实践三者最终的跨越式耦合。通过加强教学中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安排,在课堂内外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相应的实践,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不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并最终运用到各自的专业实践中。例如: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病人—医生”课程。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校广泛安排临床见习,并结合小组讨论、患者访谈等形式,口头报告、项目书、临床技能操作等考核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第三学年则依据前两学年的实践经验为样本组织案例教学,加强伦理学、社会学等通识类知识的渗透,加强学生对自身的实践经验、具体的医学专业知识与相关通识性价值的融合性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案例教学、报告书、见习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介,推动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感悟通专融合的课程知识,糅合相应价值体系,加强对医者身份的理解,并以此指导未来实践。这一做法也最终实现了知识、学生、实践三者之间的耦合与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2017-09-24)[2019-01-02].http://www.xinhuanet.com//2017-09/24/c_1121715834.htm.

[2]哈佛委員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2):133-134,136.

[5]陈小红.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博弈与一致性:美国的经验[J].复旦教育论坛,2007(5):30-33.

[6]杨晓玲.应用型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7(24):101-104.

[7]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连婕,燕娟,王洪奇.哈佛医学院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医学与哲学(A),2013,34(8):26-29.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