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2019-03-25 12:02耿维
农业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种植效益智慧农业

摘 要:水稻做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杂交水稻的技术推广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必要的方式和方法。为我国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种植效益;智慧农业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1 水稻栽培技术

1.1 种子的选择与育苗

在进行水稻种子选择的时候,由于稻农对水稻的品种的认知有限,更多的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自己留种培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稻的优良品种无法得到大规模种植,不利于水稻的增产增收。在进行水稻种子选择的时候,应当选择那些抗倒伏、抗旱和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减少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风险[1]。育苗的时候应当用旱育苗法进行育苗,防治返碱情况的发生,苗床应选择背风向阳,运输方便,水源充足的农田。育苗用土的腐熟农肥与田土配备比例为1∶2,同时与壮秧剂进行均匀混合,要按照200g/m2的密度进行干种播种,播种后整体床面要平整,最后需要盖上地膜和无纺布。

1.2 插秧技术

插秧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对气温和秧苗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在进行田间插秧的时候,利用先进的插秧机进行种植,在利用插秧机进行插秧的时候先要将秧苗按照要求放置在机械的制定区域,在机械行进的过程中,由送秧机构按时定量的把秧苗送到秧门处,使秧抓能够获得秧苗,之后由分插秧机构进行按照一定的轨迹将秧苗插入泥土当中,然后返回原始位置开始下一次循环动作。通常情况下,插秧都是机械完成的,稻农所做的工作就是填充秧苗和开着机械在稻田中作业[2]。

1.3 田间管理与稻田养殖

由于稻田养殖能够使稻田生态系统从结构和功能上得到完善,对于防治病虫害有着很大积极作用,同时又能够增加稻农收益,在很多地方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传统的稻田养殖属于人放天养,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随着稻田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开沟养鱼,梗上种稻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不难发现,稻田养殖的兴起,避免了农药的使用,让人们吃上了放心稻。但是也要注意稻田养殖虽然投入少,效益好,但是应该做到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点、选择合适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稻田养殖。

2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2.1 优秀育种提高水稻产量

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使用,并且每667m2产量也在不断提高,稻农更应该关注我国在水稻方面的研究成果,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优秀稻种,进行选择和育种。为切实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优秀的稻种。同时对土壤肥力也需要定期进行测定,随时补充缺失的营养成分,确保土壤的肥沃。能够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土壤肥力。

2.2 科學技术的应用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对农田进行科学化管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对农田进行有效的监测,随时发现潜在的威胁,并及时做出补救措施,确保水稻能够健康成长。同样的,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特别是南方地区,常常有台风登陆,这就为水稻的生长产生了威胁,因此要及早做好防范准备,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2.3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产量稳定

由于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旦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病虫害灾难肆虐,就会对水稻的产量造成一定的危害,水稻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前期往往很容易进行有效控制,所以需要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害的苗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使用一些农药进行控制。同时对于水稻病也要进行有效防治,这就需要和有关部门进行合作,为稻农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和指导。

3 总结

水稻的种植技术最重要的就是选种和育苗,这决定了未来能够达到多少产量,其次就是做好田间管理,保障水稻能够健康成长。同时,进行稻田养殖,利用先进的稻田养殖技术能够使稻田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得到完善,不仅仅能够防治病虫害。更能够增加稻田的农业产出,增加受益。为了能够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对稻田进行监控,实现有效管理,推进智慧农业的建设。推进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为提高水稻的产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单文芳. 采用技术优化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探索[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8):113-115.

[2] 马云.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24):187.

作者简介:

耿维(1970- ),女,辽宁新民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

猜你喜欢
种植效益智慧农业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
不同耕作措施对香蕉产量和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