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不同产业都对经济起着促进性的作用。蔗糖业是云南省德宏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现阶段,随着蔗区的多样性和连作,以及在甘蔗种植上频繁外蔗区引种,使得甘蔗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被一些病虫害侵害,对其防治不合理不科学,造成甘蔗产量低、品质下降,种植过程中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本文就从甘蔗蓟马的发生以及综合防治做简要的分析概述。
关键词:甘蔗;蓟马;发生;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61
文献标识码:A
1 甘蔗的种植和蓟马的发生
甘蔗的种植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生长的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期、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和成熟期。在甘蔗的萌芽阶段,也就是种子出芽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种子的根部需要吸收很大一部分营养,把根部内部的养分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简单物质。这个时期也是决定幼苗时期根部茁壮的关键时期。而幼苗时期也就是甘蔗出芽在5片左右,这个时期的幼苗对外界的温度要求会很大,因此,需要种植人员在播种时期把握好时间,防止太冷对幼苗期的影响过大。分蘖期,甘蔗平均生长速度在每旬3cm以下,自10%有分蘖至全部开始拔节,称为分蘖期。这时期是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数的关键时期。伸长期,自开始拔节至伸长基本停止的时期称伸长期。在这个时期甘蔗的内部生长代谢是非常的活跃的。在代谢过程中甘蔗需要重组的水分和养分。种植管理人员要做好这个阶段的施肥工作,保证甘蔗在种植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养料来生长。而经过伸长期就是甘蔗的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甘蔗中的糖分可以达到最高峰,这也是甘蔗害虫常见的发生期。
甘蔗蓟马是甘蔗生长过程中的常见害虫。由于其体积小,对甘蔗的危害往往被忽视。随着环境的变化,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甘蔗连作,害虫种群密度迅速增加,危害逐年加重,破坏面积不断扩大。甘蔗蓟马生活在甘蔗的新叶中,用锉吸口器吸吮新叶汁液,损伤叶片。表现为心叶叶片卷曲、泛黄、缠绕和打结,严重的甚至死亡,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阻碍甘蔗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目前,甘蔗蓟马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控制。乐果、敌敌畏等农药已经使用了几十年,至今仍在使用。害虫对老一代杀虫剂的抗性明显增强,并且控制效果不能满足需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替代产品,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猖獗危害。
2 甘蔗薊马的危害规律
2.1 蓟马种类
调查发现蔗田蓟马的种类主要有2种,分属于2科2属。分别是蓟马科(Thripidae)腹齿蓟马属(Fulmekiola)的蔗腹齿蓟马(Fulmekiola serratus Kobus)和管蓟马(Phlaeothripidae)简管蓟马属(Haplothrips)的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其中以蔗腹齿蓟马为优势种,占所采集蓟马总量的99.6%[2]。
2.2 甘蔗蓟马主要生物学特性
甘蔗蓟马属过渐变态类昆虫,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等发育阶段。若虫有4个虫龄,1龄、2龄能活动并取食,3龄、4龄基本上不取食,受到惊扰时会缓慢爬行,卵多产在甘蔗长势嫩绿、叶片较宽的组织里。蓟马体型微小,成虫、若虫均可利用其锉吸式口器锉吸叶片汁液,喜欢隐藏在未展开的心叶内危害[3]。甘蔗蓟马世代历期短,在甘蔗苗期期间(4[CD1]7月),蔗蓟马总共发生了5代,世代重叠,在4月中下旬以成虫迁入蔗苗上开始繁殖危害,5月上旬至中旬若虫开始出现。
2.3 甘蔗蓟马田间种群数量变动
甘蔗蓟马的虫卵会寄宿在田间的土壤中,等到来年开春时候就会附着在田间的杂草中。当甘蔗苗破土而出之后就会慢慢地将虫卵转移到苗上。因此,在甘蔗苗初期也是蓟马发生的严重时期。甘蔗蓟马种群动态随时间而变化,4月呈零星出现,5月初少量,5月中旬后数量迅速增加,6月下旬达到高峰。后期数量逐渐减少。
3 防治技术
甘蔗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都会受到外界的一些影响。在种植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就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比如,甘蔗种植过程中甘蔗蓟马的发生。那么,有发生就有防治,在甘蔗的种植过程中,如果有蓟马危害甘蔗种植,就要对种植做好相关的防治。特别是甘蔗蓟马的高发阶段,在种植前的过程要做好地块的选择和整理,减少一切外界因素对甘蔗种植的影响。在种植过程中对甘蔗蓟马的预防和防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甘蔗种植的高产。
3.1 选用抗虫品种及提早种植
在种植甘蔗时,在品种选择上要做好选择,引进外地区品种应严格检疫,在种植时应加强苗期的管理,在冬春季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进行播种保护,这样可以有效地错过蓟马发生的高风险期,对甘蔗苗有一定的保护性的作用;错开蓟马繁殖期,及早的种植这样有助于帮助甘蔗有更好的长势。甘蔗在种植上需要管理人员加强管理从而更好地使甘蔗种植产量提升。
3.2 做好田间清理工作
在甘蔗生长的环境中,种植环境对甘蔗蓟马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甘蔗蓟马会寄宿在甘蔗周边的杂草丛中。因此,在苗期应及时的对周边杂草、沟沿等进行清理。在进行苗期管理中要追加肥料,给甘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强甘蔗的抵抗力,以此来有效的抵抗甘蔗蓟马对甘蔗苗的危害。
3.3 做好虫害株处理工作
在种植期间要及时的查看蓟马对甘蔗苗的危害。出苗后,对田间出现的心叶弯曲且生长停滞的甘蔗苗,可在弯曲处稍下部位掐断,此后下部心叶可重新展出,甘蔗苗可恢复正常生长。
3.4 物理防治
在进行田间蓟马防治措施上,较为安全的就是物理防治。根据甘蔗蓟马对白色和蓝色比较敏感,因此,在进行物理防治期间可以在甘蔗田间挂蓝灯或白灯进行诱杀,这种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甘蔗蓟马对甘蔗苗的危害,但是收获甚小。为了加强防治还可以放一些粘虫板,当蓟马在苗间飞行时对其进行诱杀。最后,每个害虫都有自己的天敌,甘蔗蓟马的天敌是小花蝽,在进行管理上可以给蓟马天敌营造利于小花蝽生存与繁衍的环境,用天敌的方式做到对甘蔗蓟马的预防。这几种防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对甘蔗苗造成危害,是一种较为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
3.5 种植期间要加强管护
5[CD1]7月份经常检查蔗地,发现甘蔗蓟马危害,立即进行药物防治。甘蔗播种时,每667m2用2%吡虫啉3kg拌合底肥可有效防治苗期蓟马,当甘蔗苗渐渐萌芽之后,要留心观察甘蔗苗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叶片发生虫害就要进行治理。一般情况下初期的蓟马可以喷洒杀虫剂,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喷雾[4]。甘蔗蓟马喜欢阴暗,在治理蓟马时可根据蓟马的取食规律进行治理,在早晨或者傍晚时分进行药物的喷洒。在防治期间要做好甘蔗的护理工作,勤检查、勤发现从根源上治理甘蔗蓟马对甘蔗造成的危害。
4 结语
甘蔗蓟马在甘蔗种植期间会对甘蔗造成一定性的危害,这就需要管理者在管理上做好相应的工作,在甘蔗种植时拌合底肥施用,防患于未然,管理上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当蓟马发生初期要及早发现,早防治。对中后期严重发生的甘蔗种植区域要采取化学药物防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蓟马对甘蔗产生的危害,从而有效地提升甘蔗的产量,保证甘蔗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道德,谭显平,吕达,等.攀西蔗区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浅谈[J].甘蔗,2003,10(2):20-25.
[2] 郭承芸,张远福,幸新妹.江西甘蔗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对策[J].甘蔗糖业,2011(01):38-39.
[3] 张玉娟.甘蔗梢腐病病原分子检测及甘蔗组合、品种的抗病性评价[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4] 许汉亮,林明江,管楚雄,等.甘蔗赤腐病对甘蔗品质指标的影响[J].甘蔗糖业,2012(03):23-28.
作者简介:
孟爱宝(1977-),女,云南省芒市人,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