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2019-03-25 08:26叶爱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期

叶爱华

[摘要]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予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予以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以及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FPG、2 hPBG以及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浓度,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及预后情况。

[关键词]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1(a)-0062-03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异常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给患者身体及心理带来沉重负担,已俨然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有一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针对其发病机制,临床多采用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抗炎等药物治疗,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島素敏感性。胰岛素作为强效的降血糖药物,可通过抑制脂肪分解、炎症反应、减轻胰岛B细胞压力等作用,缓解糖尿病病情持续发展,秦清华等[1]研究表明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更快、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为进一步论证其作用效果,该研究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016年3月—2018年3月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5例,并观察其对胰岛B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男42例,女23例;年龄28~66岁,平均(46.21±5.41)岁;病程1~5年,平均(2.31±0.62)年;其中有糖尿病家族史9例。对照组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29~65岁,平均(46.19±5.27)岁;病程1~5年,平均(2.22±0.70)年;其中有糖尿病家族史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均不低于11.1 mmol/L;未接受过任何糖尿病药物治疗;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急、慢性感染;合并糖尿病并发症;I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全;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糖尿病健康教育、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并依据患者体重,计算每日所需胰岛素剂量。对照组予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以胰岛素注射器分别于每日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J20150073,3 mL:300单位 特充)。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J20140052,3 mL:300单位 预填充);观察组采用 DaNaDiabecarel型胰岛素泵,以脐部两侧为置泵点,予以胰岛素泵泵入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J20150073,3 mL:300单位 特充),其泵入量不超过0.6 U/h,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分别与每日三餐前泵入。两组患者均依据监测结果调节胰岛素用量,以最大速度控制患者血糖。均治疗两周停用胰岛素,予以降糖药物口服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行指尖检测血糖,记录FPG与2 hPBG;②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行空腹静脉采血3~5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血清,与-20℃低温保存,采用ELLSA法检测TNF-α、hs-CRP水平;③记录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④比较两组患者预后。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相关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FPG、2 hP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2 hPBG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的FPG、2 hP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炎性因子与胰岛素敏感性

治疗前,两组的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hs-CRP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的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预后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有10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15.38%(10/65),未依靠降糖药物血糖达标者有44例,占67.69%(44/65);对照组有20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32.26%(19/65),未依靠降糖药物血糖达标者有26例,占40.00%(26/65),两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多发于35~40岁之后,且发病率较高,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遗传、环境、年龄、种族、生活方式等均可成为该病的发病因素,肥胖、乏力、口渴、血管并发症等为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对于不能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口服降糖药有效控制血糖者,临床多采用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以降低血糖。

针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可知,其为胰岛素B细胞功能受损或胰岛素抵抗,若患者为胰岛素抵抗,则可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当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时,对胰岛素的缺失无法有效代偿,极易引发2型糖尿病的发生。既往相关研究证实,在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B细胞的功能受损是可逆的,若能通过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可有效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使患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仅仅通过饮食和运动便可控制血糖。胰岛素泵是胰岛素治疗的一种强化形式,其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使得胰岛素被精准、稳定吸收,同时无皮下积累,避免胰岛素在运动后被快速吸收的风险;另外,该模式可通过设置有效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高的临床安全性。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相比较,更接近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模式,因此更利于机体的接受与效用,可有效改善血糖浓度,而且患者对于胰岛素泵治疗的配合度更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寿成珉等[2]研究表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其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曾艺鹏等[3]认为,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泵临床路径管理可有效减少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使患者血糖保持相对稳定。

该研究中,观察组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婕[4]通过研究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发现CSII组的FPG、2 hPBG以及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MSII组,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仿;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提示,观察组的胰岛素敏感性高于对照组,张先祥等[5]研究表明,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与β细胞功能,与本研究结论相一致;观察组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刘宝江等[6]等研究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运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与机体炎性状态。

[參考文献]

[1]  秦清华,乔旭霞.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3,34(7):1030-1032.

[2]  寿成珉,周旦阳,陈惠萍,等.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82-584.

[3]  曾艺鹏,王爱华,徐冬香,等.胰岛素泵临床路径对围术期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7):701-703.

[4]  刘婕.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对GDM患者糖脂代谢及胎盘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9):1203-1205.

[5]  张先祥,阳皓,罗涌,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治疗方案的选择[J].重庆医学,2013(27):3214-3216.

[6]  刘宝江,张秉涛,刘淑艳,等.早期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8):28-30.

(收稿日期: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