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本全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影响及免疫对策。 方法 该次研究中的观察组为该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接种乙肝疫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选取20例,对照组为同期接种乙肝疫苗健康者,共20名。对上述两组接种疫苗效果、血清Th1与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免疫措施免疫效果加强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抗HBs阳转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其无应答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IFN-γ、IL-2、IL-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IL-10水平比较(P>0.05);皮下联合三角肌肌内注射法血清抗HBs阳转率明显较单纯三角肌肌内注射高(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明显较健康者差,临床应当重视此类患者,将有效的免疫对策及时落实,以将患者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提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免疫效果;免疫对策;乙肝疫苗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1(a)-0030-02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为目前临床中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进行预防的有效措施,但依据WHO所推荐的标准免疫程序开展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约10%左右的人群有抗HBs无应答或者低应答的情况存在,即疫苗注射以后未将有效的抗HBs保护性抗体产生[1]。经临床研究发现[2],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糖尿病为导致乙肝疫苗低应答或者无应答的一项重要因素。目前临床尚未清楚糖尿病对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机制,且缺乏免疫策略。该文主要分析2型糖尿病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影响,总结免疫对策,2017年3月—2018年1月间特选取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者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上述观察对象均接种乙肝疫苗。
对照组:男性和女性例数各占12例和8例;年龄平均值为(43.39±1.76)岁。
观察组:男性患者例数为15例,女性患者例数为5例;年齡平均值为(43.41±1.69)岁;空腹血糖平均值为(7.93±1.06)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值为(13.59±0.52)mmol/L。
上述两组观察对象的性别数据和年龄数据比较(P>0.05)。
1.2 方法
为所有观察对象开展标准免疫程序,取20 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分别在0个月、1个月及6个月接种,接种的过程中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前为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接种,且需要帮助接种者了解乙肝的危害,使其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进而将其依从性以及接种的效果提升。全程接种完成一个后第1个月,需要抽取观察对象的晨间空腹静脉血开展检测,抗HBs滴度和抗HBs几何平均滴度等以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血清Th1细胞因子和血清Th2细胞因子水平均使用ELISA法进行测定;选取低应答状态和无应答状态接种者开展免疫复种操作。免疫复种的注射法即为单纯三角肌肌内注射和皮下联合三角肌肌内注射,取20 ug酵母免疫剂,结束复种操作以后需要为接种者开展抗HBS滴度检测。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观察对象的接种疫苗效果(血清抗HBs阳转率、低应答率和无应答率)。
抗HBs滴度高于10 mU/mL,低于100 mU/mL即为低应答状态,抗HBs滴度低于10 mU/mL为无应答状态。
②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血清Th1(IFN-γ、IL-2)与Th2(IL-4、IL-10)细胞因子水平。
③记录不同免疫措施(单纯三角肌肌内注射及皮下联合三角肌肌内注射)免疫效果加强情况。
1.4 统计方法
分析并汇总该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且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观察对象的接种疫苗效果以及不同疫苗措施免疫效果加强情况数据均以“%”表示,组间比对进行χ2检验;以(x±s)表示两组观察对象的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抗HBs阳转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其无应答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
②观察组患者的IFN-γ、IL-2和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IL-10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经分析,发现皮下联合三角肌肌内注射法血清抗HBs阳转率明显高于单纯三角肌肌内注射(P<0.05)。详细结果如下:观察组患者中,低应答和无应答状态患者例数共9例,对照组中仅1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单纯三角肌肌内注射法加强免疫效果(5例中,健康者1例,2型糖尿病患者4例)和皮下联合三角肌肌内注射法加强免疫效果(5例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三角肌肌内注射法中血清抗HBS阳转率为40.00%(2/5),皮下联合三角肌肌内注射法阳转率为100.00%(5/5)。
3 讨论
乙肝疫苗接种可以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可将安全保障提供给接种者。疾病因素、种族因素以及年龄因素等均可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产生影响,上述因素当中,疾病因素的影响力最大[3]。近年来,临床中相关研究表明[4],2型糖尿病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存在极大影响,此类患者接种疫苗以后极易有低应答或者无应答状态出现,因此临床应加强重视力度和干预力度,将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率降低,同时提升接种免疫效果。
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2型糖尿病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产生影响的机制,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效果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差,其无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表明,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极易受2型糖尿病的影响。临床中有部分学说认为,糖尿病可以对患者机体的免疫机制产生影响,降低其机体免疫水平,使得其接种乙肝疫苗以后,未有抗HBs保护性抗体形成,进而将免疫失败问题引发。临床中亦有部分学说认为[5],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系统,若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较低,可一定程度上影响细胞免疫,若糖皮质激素含量较高,则可影响体液免疫,进而对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本次研究中表2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IL-4水平、IL-2水平以及IFN-γ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观察对象的IL-10水平则无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当中IL-2、IL-4以及TNF-γ水平较健康者低,其无法参与至体液免疫对乙肝免疫应答的过程当中,进而诱发免疫失败相关问题。研究中,皮下联合三角肌肌内注射中,免疫效果加强情况明显优于单纯三角肌肌內注射,其可以将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者抗HBs阳转率提升,将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和有效率提升。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为对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产生影响的一项重要因素,Th1与Th2细胞因子水平相对降低可能为其主要机制,通过皮下联合三角肌肌内注射重组酵母疫苗可以将接种的成功率提升,将乙肝发病率降低的同时将安全保障提供给乙肝疫苗接种人群。
[参考文献]
[1] 刘和平. 125名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及低/无应答者再免疫效果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3):350-352.
[2] 陈华, 段晋超, 孙宏英,等.接种国产酵母型免费乙肝疫苗后1~8岁儿童乙肝免疫效果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4, 18(6):580-582.
[3] 叶发忠,唐广心,刘晓军,等.60 μg乙肝疫苗对某医院低/无应答医务人员免疫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 2014, 21(8):936-938.
[4] 刘甲野, 吕静静, 颜丙玉,等.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单项阳性及健康的成年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配对比较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4, 35(10):1091-1094.
[5] 郭山春, 康丽娟, 李宝强,等.母体血清抗-HBs水平对婴儿乙肝疫苗接种免疫应答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4):390-393.
(收稿日期: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