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特色的社区教育探究

2019-03-25 20:14黄丽明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泉州社区发展

黄丽明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泉州分校,福建泉州,362000)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形态。[1]社区教育发端于1844年,丹麦人柯隆以“为民众启蒙、为民众教育”为宗旨创办“民众中学”,旨在提高以青年和成人为主要对象的人文素质。之后100多年来,社区教育在各个国家特别是欧美、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进行实践,取得巨大的成效,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社区教育起步较晚、差距较大。

我国社区教育伴随着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救亡运动而出现,主要出现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开展革命运动宣讲的夜校、民族馆,随后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拓展,也推及至乡村,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社区教育进入到一个自觉组织发展状态,随后在我国的一线城市出现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及教学点,社区教育具有实体化、组织化等特点。进入21世纪,教育部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共同推进,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在全国各地连续建成几批次的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引领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接着,各省市也纷纷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社区教育事业,推进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如福建省就以评选“福建省社区教育品牌”为中心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社区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非学历式教育。社区教育的目的在于“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区的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因此,发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教育,构建学习型社区,是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养和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谋幸福”“谋复兴”的关键。

泉州是著名的侨乡、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闽南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连续九年位居福建省第一。泉州经济的发展,是与其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泉州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市民素质要提高,教育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泉州的地方资源优势,开展以提高泉州市民整体素质为核心的社区教育,是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关键。

二、泉州社区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泉州社区教育现状

泉州社区教育起步较晚,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时期。最早可追溯至改革开放初期,那时,泉州社区教育是以扫除文盲为主要任务,后来伴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技能型的人才,泉州社区教育才慢慢开展职工的基本职能培训教育,形成社区教育的雏形。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泉州社区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社区教育不再局限于单一经济服务的范畴,它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受教育的人群也呈现多元化,有青少年健康发展培训,待业青年的技能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以及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老年大学”等,泉州社区教育已初具规模。

进入21世纪,泉州社区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2005年,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明确规范社区教育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同年,泉州鲤城区政府率先设立鲤城社区学院作为试点,积极探索试验城乡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及其实践。2009年,鲤城区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11年,泉州市发布《“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泉政文〔2011〕181号),提出以泉州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所地市社区大学和5所社区学院,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终身教育。2013年,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公布的首批“福建省社区教育品牌”,泉州就有“刺桐花讲坛”“龙岭红色文化教育”“贵峰诗村”和“蓉中村创意文化”等4个品牌当选。

(二)泉州社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泉州社区教育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泉州社区教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泉州市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一直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战略,目前,社区教育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并驾齐驱,发展迅速。但与泉州经济发展相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人民“谋幸福”“谋复兴”的要求相比,与泉州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相比,社区教育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1.对社区教育意义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提升居民素养的社会化教育,它面向全体社区成员,同样需要社区成员的大力支持。与泉州地区经济发展相比较,泉州的社区教育明显滞后。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对社区教育重要性的客观认识,在社区教育建设与推广过程中投入不够,只做形式上的支持,缺乏应有的实际行动。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较为肤浅、片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把社区教育看成是“青少年课外拓展教育”。据研究者对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鲤城区进行调查发现,社区教育发布信息及社区民众关注的是儿童校外辅导信息(占32%,居首位)。[3]在社区教育推广过程中,一些领导干部过于重视硬件投入而忽略人文情感教育,甚至存在“社区教育有钱就办,没钱就放”等错误思想,说明社区领导及居民虽然知道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但要转化为自觉行为,还需各方努力。

2.社区教育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社区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如泉州市区、晋江、南安等地社区建设速度较快,社区教育走在全市、全省前列。比如鲤城和晋江先后入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显然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反观经济较为落后的安溪、永春、德化,社区建设推进速度缓慢,社区教育工作推进也相对缓慢,甚至难以开展。另外,同一区域,城乡社区教育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相对于乡村,城区的社区教育开展好一些。如入选福建省首批社区教育品牌的“刺桐花讲坛”“龙岭红色文化教育”就是城区社区教育的发展典范。此外,泉州作为著名的侨乡,爱国华侨热心家乡事业,积极捐资,也给社区教育带来发展的新契机、新模式。如入选福建省首批社区教育品牌的“贵峰诗村”和“蓉中村创意文化”,就是得益于华侨的贡献。

3.社区教育经费不足,导致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缺口较大

目前,社区教育棘手的问题就是教育经费缺口大。社区建设的设施设备投入大多来自政府财政拨款。虽然泉州市政府也积极通过寻求企业和华侨的资助,也有一定的成效,鲤城和石狮分别能够入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就是得益于政府、企业和华侨的共同支持,但从整个泉州来看,政府还是无力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而利用多方渠道筹措资金的机制还远未成熟。

社区教育要发展,除了足够的资金外,还必须有一支稳定的专业师资队伍。泉州社区教育的师资大多为兼职教师或退休教师,整个师资队伍流动性大、不稳定、专业结构不合理。

4.社区教育工作实效性不高

社区教育主要针对的是社区的全体居民,也就是说,只有最大限度引导区域内居民的充分参与,社区教育的作用才能凸显其实效性。就目前来看,泉州社区居民总体参与度不高。据调查,泉州社区居民中,68%的人学习在2次/周以下,学习7次/周的仅占6%。[3]显然,这一数据说明,真正落实社区教育的目标任务尚具一定难度,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我国社区教育活动行政化较为明显。就目前来看,大部分社区教育活动都是由政府部门牵头推出,居民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与社区教育“以居民为主体”的原则相去甚远。因此,就出现一些活动刚开展时声势浩大,收尾时却悄无声息,甚至存在“社区教育有钱就办,没钱就放”等错误看法和做法。

5.社区教育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三、泉州特色社区教育思路

(一)发达国家社区教育的启示

社区教育源于北欧,在西方国家中得到广泛推行,它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在促进国民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无疑值得泉州社区教育发展的借鉴。

1.建设符合本国实际的社区教育

纵观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建设,他们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诸如北欧各国崇尚人文精神,美国强调实用理念,日本注重民众教育,但是他们秉持着发展符合本国实际的社区教育。比如社区教育的发源地丹麦,地处穷乡僻壤,社区教育的初衷是让农民有机会接受教育,从而提高全民的人文素养,而这一人文关怀宗旨一直延续至今。美国的社区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秉承实用主义理念,至今没有变过。日本教育旨在救国、兴国,因而,日本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确保教育从底层、从民众抓起。

2.实施“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社区教育旨在消除社会问题、提升居民素养,其教育对象是全体的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日本就是从关注底层民众入手,针对不同群体,诸如生活困难的人、生理障碍者等的需求提供教育活动机会,实施多元化教育内容,从而促成民众的归属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

当前,高考思想政治选择题的命制要素,一般包括立意、选材、设问和答案组合等几项,在结构上表现出来就是“信息、知识、思维、思想”这四个部分的对立统一。本文就以201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Ⅲ思想政治学科中的部分选择题为例,简要阐释一下命题中它们是如何组合起来的。

3.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这是发达国家社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根本原因。比如,美国的社区教育经费源于政府资助,甚至全部由政府提供,其学费仅为公立大学的50%~60%,学杂费用很低,几乎所有人都能负担。[4]日本则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公民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要进行社区教育活动,国家财政专门拨款,确保社区教育正常运行。

4.社区教育必须以教育实体为依托

社区教育实体是社区办学必不可少的要素。美国的社区教育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美国的社区教育依托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就像一个“文化熔炉”的加工器,其职能是多元的,包括职业教育、普通教育、非学历教育、大学转学教育和补偿教育,办学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同种族、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员都可以进入社区学院。这样既深化了美国平等教育的内涵,又为其终身教育保驾护航。日本则通过公民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5.实施开放性教育

开放性教育具有接纳性强、分辨率高的特点。实施开放性教育,不仅让社区教育随着时代脚步而变化,而且也随着居民发展的需求而变化,从而促成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比如北欧的社区教育针对18岁以上的人群,学校不以能力为本位,学校间没有学术竞争,学生没有分数和等级压力。

(二)我国社区教育国家级示范区的成功经验的借鉴

在国家公布的几批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中,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这些实验区或示范区,有的是城市社区教育,有的是农村社区教育,都是极具特色的社区教育,这对泉州教育发展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创建社区教育实体

创建社区教育实体不仅是发达国家社区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国内典型城市成功社区教育的做法,如上海创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天津创建“职教集团”等。借助这些社区教育的龙头教育实体,引领社区教育的各个方面,推动社区教育向规模化趋势发展。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社区教育良性运行的的重要保障。纵观我国成功的社区教育地区,大多采用市和县(市)区“两级政府”及区、街、社区“三级管理”的社区教育管理机制。“两级政府”即市一级由分管领导、相关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工作;区、县(市)一级则具体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三级管理”即区级管理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街道社区负责具体运行事务;学校、社区负责抓好社区教育具体工作。

3.确保社区教育的运行经费

广东、宁波等地采用“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出一点”,筹集社区资金,弥补社区教育只靠政府拨款推进难的困境,保障社区教育的良性运行;上海市将社区资源与社区教育、学校教育沟通结合起来,社区资源不但供给社区居民利用,还作为学校教育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样既保障了使用效率,又有了创收来确保社区教育的运行。杭州市通过使用“教育券”(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资助和政府出资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

(三)探索发展有泉州特色的社区教育

纵观中外社区教育发展特点,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走符合本国国情、符合本地地情的特色社区教育之路。根据泉州的现实情况和教育特点,发展有泉州特色的社区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发展体现区位特点和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

泉州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中心地带,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搞好闽台经贸文化合作、促进和平统一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泉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源地和集聚地,闽南文化是泉州一张靓丽夺目的名片,它不仅助力泉州经济走在全省前列,也促成泉州走向世界;它不仅是联结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精神纽带,更是成就泉州人的精神家园。因此,泉州社区教育要体现闽南文化传统,将泉州木偶戏、南音等作为教育内容,这样既能将闽南地域文化发扬光大,又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内容,真正体现出社区教育的价值。

2.发展体现泉州经济特点的社区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走出一条以民营企业为主导,聚集形成以纺织服装、鞋业、建陶石材、工艺美术、石化等产业群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转型进程中,泉州经济发展特点由“泉州制造”转向“泉州创造”以提升产品功能,那么,以传统家族企业为背景的泉州企业,在由劳动力型转为技术研发型产业发展道路上,培训与之相符合的企业员工无疑是发展的必然诉求。因此,泉州社区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展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教育内容。

3.发展符合泉州人口结构特色的社区教育

据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18年泉州市常住人口870万,其中城镇人口579.4万,占66.6%,农村人口290.6万,占33.4%;0~14岁约166.2万,15~64岁约631.6万,65岁及以上72.2万。[5]目前,泉州社区教育主要注重青少年的学历拓展教育,忽视了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要求,特别是老年人的要求。泉州经济相对发展较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那么,针对老年人的教育也是社会的急需。因此,泉州可开展引导老年人追求生活乐趣的教育,开发富有闽南特色的如南音赏析、棋牌活动等教育,让老人家既能弥补生活的缺憾,又能提升人生的阅历。

4.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

社区教育要顺利开展,离不开教育师资。目前,泉州虽然建成一所地市社区大学和5所社区学院,这些大学和学院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但是专门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师来自其他院校和退休教师,这对于社区教育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要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泉州应建设一支包括专职管理人员、教师及志愿者的团队,这样才能保障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提高社区教育质量和办学实效应

泉州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又是著名侨乡,许多爱国华侨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因此,泉州应多做华侨和企业家的工作,引导他们投身社区教育事业,让泉州社区教育从依靠政府有限投入的困境中走出来,让社区教育投入机制多元化。同时,社区教育要利用好侨资和企业捐资,以创建社区教育品牌为龙头,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提高办学质量和实效。

6.创建政策支撑和法规保障的绿色通道

无论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还是国内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他们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高度重视政府的扶持和政策法规的支撑。比如为了推进社区教育,上海就颁布了《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政策上、法规上给予支持。泉州市应依托《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和《“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法规准则,助力社区教育。

总之,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泉州社区教育要突出闽南文化和侨乡文化特色,凸显沿海经济发展特色,下大力气整合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融合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为泉州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泉州社区发展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社区大作战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