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2019-03-25 02:42金慧英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肛周脓肿经皮

金慧英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间隙内或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发展为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据统计,肛周脓肿占外科疾病的3%~5%,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4:1[1]。肛周脓肿常采用切开挂线术[2],此为有菌手术,切口不缝合,为开放性创面,创面神经暴露,术毕切口换药及大便时因摩擦、清洗牵拉及药液的刺激作用,引起肛门局部肌肉紧张,肛门内括约肌痉挛,换药时疼痛剧烈;肛周脓肿患者不仅受到来自手术后伤口本身疼痛的折磨,而且必须面对长期换药操作所带来的痛苦,且治疗操作时较静息状态下产生的疼痛更加明显[3]。如处理不当,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睡眠,降低机体抵抗力,最终延缓创面愈合,降低治疗效果,老年患者甚至会诱发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4]。临床上肛周脓肿术后疼痛多使用药物镇痛,如硬膜外镇痛泵给药、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局部给药,但在长达数十天的伤口愈合期虽有效果,但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不可避免,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科致力于肛肠疾病的中西医诊治,在中医镇痛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是目前一种新型的针灸疗法,即运用了经皮神经电刺激的物理治疗方法,又结合了穴位的特异性治疗,对临床各种急、慢性疼痛,均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5]。且其具有镇痛效应不易耐受、操作简单、副作用小、无创等优点[6]。

在2016年12月—2018年9月期间,我科将80名硬膜外麻醉下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大肠俞穴和白环俞穴;对照组术后病房口服药物镇痛。于术后8h、术后24h、48h分别观察疗效指标:疼痛评分、睡眠质量、术后当天曲马多的注射数量。临床观察中发现经皮穴位电刺激大肠俞、白环俞穴对肛周脓肿术后镇痛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80例肛周脓肿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5.17±9.01)岁,平均病程(7.22±1.75)d;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3.21±8.05)岁,平均病程(7.81±1.35)d。纳入标准:符合席作武等人研究中采用的标准[7],常规行硬膜外麻醉下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已妊娠或准备妊娠的妇女、哺乳期妇女,术前24小时服用镇痛药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患有其他器官重大疾病者,神经系统病史者,选穴部位皮肤有破损、瘢痕或感染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术前2~4小时清洁灌肠,术前30分钟围手术期心理辅导,术前排空肠道,术前即刻采用肛周备皮。术后两组患者24小时内禁便。治疗期间,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禁止烟酒,作息规律,清淡饮食。术后常规给予创口抗感染干预,每日换药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具体操作如下:术后第1天对患者的大肠俞穴、白环俞穴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采用疏密波2/100Hz,治疗30分钟,除术后当天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术后第1天起每日2次,连用4天。

1.3 观察指标

于术后8h、术后24h、48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即10cm标尺正反面各有“0~10”的标度,从“0”到“10”疼痛程度依次加重;观察手术后当天两组患者曲马多的注射情况;于术前、术后,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分:0分睡眠好,1分睡眠欠佳,2分睡眠受影响,3分彻夜难眠,得分越少表示睡眠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

术后8h、24h、48h,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s)

表1 两组VAS评分(±s)

注:与术前相比,aP<0.05。

组别 例数 VAS评分(分)术后8h 术后24h 术后48h观察组 40 4.72±0.95 4.69±1.01 4.03±0.86对照组 40 5.66±1.23 5.51±1.27 4.97±1.31 t-3.825 3.196 3.794 P-0.000 0.002 0.000

2.2 两组曲马多注射情况比较

手术后当天,观察组患者共12例需注射曲马多,注射率为30.0%,对照组患者共14例注射曲马多,注射率为35.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8,P=0.633)

2.3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术前、术后1d,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d 术后3d观察组 40 0.52±0.11 1.87±0.42 0.82±0.21对照组 40 0.49±0.06 1.93±0.52 1.33±0.47 t-1.514 0.568 6.266 P-0.134 0.572 0.000

3.讨论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疾病,该病主要是由病原菌感染所致。近年来,肛周脓肿发病率呈攀升趋势,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在临床广泛开展,因手术部位的特殊性,肛门区域神经丰富,肛管齿线以下属脊神经支配,痛觉非常灵敏,术后疼痛常常伴随着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延缓创面愈合。临床上肛周脓肿术后多使用药物镇痛,虽有效果,但用药时间长,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不可避免,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针刺与电针治疗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但这两者均属于侵入性操作,有感染和出血的风险,病人的耐受度较差。经皮穴位电刺激保留了针刺和电针的刺激特点,同时克服了针刺和电针在肛周操作的不便,避免了针灸针刺入时的疼痛。经皮穴位电刺激作为中医经络理论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理的穴位、加以电针刺达到疏通经络、麻醉镇痛的目的[8]。白环俞穴位下分布着臀下皮神经,第三、四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臀下神经;白环俞穴的这些脊神经分布节段与肛门周围游离神经末梢所属的脊神经分布节段相邻近。大肠俞穴和白环俞穴两穴合用,具有清热利湿、疏通经络、化瘀止痛、调理脏腑的作用。经皮电刺激大肠俞穴、白环俞穴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效治疗肛周疼痛,同时符合近处取穴的原理。

综上所述,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可减轻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疼痛。

猜你喜欢
肛周脓肿经皮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