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红,陈永安,胡长安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湖南 长沙 410116)
棱角山矾(Symplocostetragona)为山矾科( Symplocaceae)山矾属植物,又名山桂花、留春树,常绿乔木,高可达 10 m 以上。花期花色洁白,穗状花序布满整个树冠,清香随风飘溢,果成熟时蓝紫色,极有观赏价值。圆球形或圆锥形树冠,四季青翠,枝条分布均匀。该树种适生性广,抗病虫能力强,耐寒,对氯气、氟化氢及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很强抗性,是抗污染型新优绿化树种。
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大面积陡坡开荒,造成地表裸露。喀斯特石质山区土层薄,暴雨冲刷,大量水土流失逐渐凸现基岩裸露,长期缺水呈现出石漠化现象。项目试验地设在新田县枕头镇龙家大院黑石头荒山北侧滑坡体,试验面积约2.5 hm2。该处海拔约460 m,年平均日照时数1 384~1 688 h,年平均降水量1 280~1 530 mm。无霜期286~311 d,平均气温17.6~18.5 ℃,极端最低气温-4.9~-8.4 ℃,属典型喀斯特石质荒山地。pH为6.3~7.2,氮含量2%,磷含量1%,钾含量1%,养分极度匮乏,土壤极不均匀,裸岩面积占到72%,局部杂、灌、藤本植物混生,且有少量松树、柏树分布。
2.1 试验材料
(1)环保专利基质(利用芦苇渣、菌棒及园林废弃物、农林废弃物发酵生产);
(2)经过子代测定而选育出来的1年生优良家系道州1号棱角山矾幼苗;
(3)保水剂:聚丙烯酰胺;
(4)白三叶、紫花苜蓿种子;
(5)试验地完全风化石灰岩耕作土。
2.2 关键技术实施
2.2.1 清除杂灌木 有利于棱角山矾幼苗期生长,且有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2.2 挖栽植穴
(1)试验区域土层薄且石灰岩裸露,宜采用组团式栽植提高成活率。土层厚度<20 cm,以点播胡枝子、黄花槐种子为主,提高造林景观效果;土层厚度>20 cm或垒砌石块后土层厚度>40 cm,才适宜栽植棱角山矾。
(2)栽植株行距为2 m×2 m,考虑造林地坡度及营建景观林的需要,采用组团式(自然式)栽植和正规造林模式相结合。小区域以组团式为主,栽植株数一般为单数(3株、5株、7株不等),组团间距以2 m×3 m、2 m×2 m、2 m×4 m为宜;大区域以正规造林模式(间距2 m×2 m)为主。
(3)栽植穴为正方形:采用全垦加大穴的整地方法,全垦深度35~40 cm,穴规格长50 cm ×宽50 cm×深40 cm,对于土层较深或风化程度强的区域栽植穴规格可适当降低(40 cm ×40 cm×30 cm)。
2.2.3 环保植物基质施用 石漠化区土质立地条件较差,分两次适量加入环保植物专利基质,第一次在栽植时沿苗木土球四周,并用表土回填并压实。第二次在栽植后的第一个夏季来临前(结合清杂)覆盖树兜周边。施用量10~15 kg·株-1。
2.2.4 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是最关键环节,应选在风小且气温在20 ℃以下的晴天或阴天进行栽植。苗木运到造林地点,应选择荫凉的地方存放,2~3 d内栽植完成。如恰遇恶劣天气,可将苗木平铺于房间内,注意浇水覆盖。
2.2.5 添加保水剂及撒播豆科植物种子
(1)苗木栽植完成,在离苗兜20~30 cm处用竹签或小型挖铲挖一个深10~15 cm的小洞穴,按80~100 g·株-1加入颗粒状保水剂(聚丙烯酰胺),并覆土。
(2)预加保水剂后,平整苗木四周0.5~1 m2内土壤,按3~5 g·株-1撒播白三叶或5~10 g·株-1撒播紫花苜蓿等豆科草本植物,再覆盖厚1~2 cm环保植物基质。豆科植物生长第1年勿刈割;第2年刈割1~2次;第3年及以后刈割3~4次·a-1。
2.2.6 苗木养护
(1)原有坡面以茅草为主,造林第1~3 年刀抚2次·a-1,蔸抚 3 次·a-1,刀抚在每年的6月和11月,蔸抚在每年的4月、6月和11月。第1年不追肥,第2~3年在第1次蔸抚时追施复合肥0. 15 kg·株-1,蔸抚主要是清杂松土。
(2)石漠化区造林补水非常困难,及时对苗木进行覆盖是关键,按0.5包·株-1(5~7 kg·株-1)覆盖环保植物基质或覆盖无纺布(无纺布规格12 g·m-2),覆盖前必须清除1 m2以内的杂草并刨松表土,确保棱角山矾在栽植后第1年安全越夏。
3.1 湖南西南、西部及西北部公路建设不可避免的需穿越中度石漠化地区,石灰岩地质地貌,长期干旱造成该地区生态修复困难,采用环保植物基质+保水剂的栽植模式,选用1年生棱角山矾容器苗,比常规造林方法成活率提高40%以上。
3.2 适量撒播豆科类植物能提高土壤固氮能力。
3.3 棱角山矾对氯气、氟化氢及二氧化硫都有较强的抗性,是抗污染强的生态修复新优绿化树种;用于公路边坡绿化防护能形成较强的隔离噪音效果,同时起到防火隔离作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