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霖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宋锦源于蜀锦,工艺也是源自蜀锦,并在北宋初年发展起来,在宋代创新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织锦。
宋锦是指以宋代发展起来,以经线、纬线同时显花的一种具有宋代独特艺术风格的针织物。宋锦起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时期。宋锦是特指于从北宋时期出产于两京、真定府的锦织物,[1]后在南宋时期,生产中心由北方转向长三角地区的江南一带。宋锦以纹样古朴、织造精美、质地柔软闻名于世,当时大多应用于字画装裱与服装制造。由于宋锦在这段时期主要产自苏州,所以也被称为“苏州宋锦”。
由于宋代是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起的朝代,且宋代的治国政策为“偃武修文,以文治国”,所以,国家的环境相对安定。这种安定的环境在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封建时期,[2]为手工织造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条件,纺织制造业也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顶峰。
相较于其他朝代,宋代对丝绸织物的需求也更大,主要原因有3点:(1)官员俸禄厚重;(2)宋朝实行大量养兵的政策;(3)与辽军签订“澶渊之盟”需要进贡。
宋锦从制作工艺与功能大致分为重锦、细锦、匣锦与小锦。纹样经过历朝历代,继承并创新了前人的织物纹样,发展成为具有独特艺术美感的锦织纹样。
南、北宋时期,纺织制造业的经济生产重心由北到南移动,长江三角洲一带成为新的丝绸中心。宋锦的纹样设计在唐代成熟的花鸟画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形成了具有宋代独特风格的织锦。宋锦根据面料结构、制作工艺及使用功能大致可分重锦、细锦、匣锦与小锦。[3]
2.1.1 重锦
重锦是宋锦中面料质地最为厚重,用料最为华贵的一种。重锦主要运用染色蚕丝,并且大量运用片金线与捻金线。重锦由于用料丰富,质地厚重,颜色层次与色彩渐变相较于其他锦织物更为丰富流畅,纹样繁多,常见的纹样主要由八达晕纹、龟背纹及各类的花卉花纹图案。
2.1.2 细锦
细锦作为宋锦中较为常见的品种,面料结构与重锦类似,但不如重锦质地厚重,主要应用于服饰制作、书画装裱的装帧等领域。细锦的骨架纹样大多为几何抽象图案,内部纹样填充为八仙、八宝、各类花卉纹样。
2.1.3 匣锦
匣锦相对其他种类的宋锦质地较为疏松软薄,需要在面料背面加涂浆水,增加挺括性及耐用性。匣锦的纹样图案大多为几何纹与花卉纹,以对称、系统排列居多,匣锦的色彩鲜明,颜色对比强烈。
2.1.4 小锦
小锦为宋锦中质量比较低档的品种,结构多为单经单纬。由于小锦作为纬线原料的生丝质地粗硬,并且缺乏光泽,所以需要经过特殊的矿石进行呀光处理。由于小锦的经纬密度较小,并且制作原料较差,所以小锦主要应用于锦盒制作。
根据《丝绣笔记》记载:宋代皇室每年会赏赐百官“臣僚袄子锦”。臣僚袄子锦的花纹是各不相同的,依据官员的文武分职与品级分布,主要有狮子、云燕、练鹊等图案。
宋锦用色丰富但不显得杂乱。宋锦的纹样图案可以给人一种古朴、宁静、祥和的视觉效果,根本原因是因为宋锦继承发展了宋代之前各类织物的织锦纹样图案。由于几何图形的图案容易在结构相对简单的织机上实现,在宋代,织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4]例如多综多蹑织机、束综提花织机的出现。宋锦纹样设计中将前代的纹样保存,并在宋锦上加上鸟兽、花卉等精致纹样,并且对称与规整织造。所以,宋锦的纹样有着一种古朴、宁静致远的艺术美感与艺术风格。而这样的独特的风格与美感,就是在继承与发展前代纹样的基础上形成的。
宋朝王权建立后,为了避免重现前朝战乱与军阀割裂的社会状况,太祖皇帝对各大权臣实行“杯酒释兵权”政策,加上偃武修文的以文治国的发展策略,国家状态相对平稳,文化与手工业技术上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在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皇宫贵族常常也以绘画赋诗为乐。由于宋朝的基础教育重视修德修身,文人士大夫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在宋代官场,常用绫罗锦织作为服装面料赏赐礼品赠予官员们,宋锦作为当时主要的锦织物,在宋代的需求量与制造量是十分巨大的。
“程朱理学”作为宋代主要的思想理论体系,深深地影响到士大夫的价值观念,在当时倡导的“格物致知”与理学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下,宋代士大夫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趋势逐渐演变成为沉稳冷静的风格。
宋代的文学在当时的政治思想环境下也偏向于关心民间疾苦与国家情怀,宋代诗词间无不透露着当时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直抒胸臆,表达辛弃疾的爱国之情,富有现实意义。
与诗词歌赋类似的是宋代绘画题材反映的也是宋代的社会状态,是一种追求写实的表现手法。例如,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追求的就是当时宋代人民写实的生活状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写实的风格为织锦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宋代文学与绘画创作环境很极大地影响了当时锦织物的纹样与风格。这种写实风格反映在宋锦织物的纹样上表现为精致、细腻。宋锦织物虽然受到当时织物工艺的限制,无法做出想要的流畅造型,但是精致、细腻的纹样表达也充分体现出锦织物所受到的影响。[5]
宋锦的纹样与宋锦的题材作为宋锦织物纹样的一大特色,由于汉代灭亡,少数民族逐鹿中原,西方的异域文化与宗教也渗透在当时相对封闭的中原文化中。中亚、西亚的宗教题材也反映到宋代的锦织物纹样上。在南宋时期,宋代皇室贵族大多信仰佛教,仅仅杭州就有一百多所寺庙,可以看出佛教对宋朝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由于王室贵族对佛教的信仰,普通民众也接受了佛教的熏陶。在南宋时期,宋锦织物上的纹饰创作题材开始出现了佛教的法器与独特佛教符号,例如出现了万字纹等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纹样。这也使佛教题材变得世俗化,宋锦上的纹样也慢慢演变成当时民众祈愿的一种寄托。[6]
宋代的市场经济相对于汉唐时期发达了许多。首先,宋朝的商业制度突破了唐代的里坊制度,市与坊不再由高墙分隔起来,店铺与作坊相互交错,沿街而立;其次,相对于汉唐时期坊市实行的宵禁制度,宋代的坊市不再限制贸易的时间,店铺的营业时间大大延长。由于宋代市民阶层的地位崛起,宋代城市的发展节奏加快,城市中店铺林立,从《清明上河图》可以反映出,汴河沿岸的市场一片繁荣,其中,与纺织业的商业活动也变得十分活跃。由于宋代贵族阶级对丝织品的需求量巨大,官府开始建立官营的丝织品机构,例如染院、裁造院、绫锦院等。皇室宫廷内部也有专门的丝织品锦织品的生产机构。在贵族使用的宋锦中,主要以八达晕纹、万字不断纹、曲水纹等富有吉祥寓意的纹饰,宋锦中最为著名的是八达晕纹。八达晕纹作为宋锦独有的一种纹饰,以垂直、水平和斜角分割为纹饰的基本骨架,寓意吉祥如意,八路相通。八达晕纹的制造手法注重退晕,丰富了宋锦的色彩层次,具有节奏感与层次感[7]。复杂的纹样不仅增加了宋锦的吉祥寓意,也增加了宋锦的层次感与设计美感。
苏州宋锦作为我国的丝绸织造与历史文化的载体,是记载文化变革与经济变革的活化石,加之宋锦自身所具备的独特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宋锦纹样古朴典雅、质地细腻,不仅反映出当时纹样设计的思想,也反映出社会经济与文化对宋锦纹样的影响。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汇聚当时能工巧匠的智慧,也为现代服饰纹样的设计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