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维宁
学校:湖南省长沙高新区虹桥小学
这节语文课,我们学的课文是《冬阳·童年·骆驼队》。
老师说:“大家看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和我们以往的标题有什么不一样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个标题中间有个小圆点!”
“那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老师笑着问。
话音刚落,谭博文就大喊道:“这好像外国人的名字啊!”
紧接着,何锦程和朱颜菲一同说道:“对!哈利·詹姆·波特!”二人一说完这话,全班就哈哈大笑起来。
张以恒插嘴说:“那这个标题姓骆驼队,名冬阳童年吗?”
老师指着标题告诉我们,我们所说的小圆点叫作间隔符号,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也用于书名与篇(章·卷)之间的分隔。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就是冬天的太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是小时候,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在文中指拉煤块的骆驼“商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
老师接着问道:“那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符号给作文拟个标题呢?”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说:“能!”
老师开始出题了,“先在小河里抓螃蟹,然后上山坡采蘑菇,最后在菜园里摘菜。”
老师一说完,彭湘钧就举起了他的手。“彭湘钧,你来!”老师说。
彭湘钧缓缓地站起来:“小河·山坡·大菜园。”
接着,王子健又回答说:“抓蟹·采菇·摘白菜。”曾老师点点头,等他回答完后就说:“他们两位同学分别是用地点和事情来组的标题,那有哪位能用事物来组一个标题吗?”
“刘梓涵,你说!”
“螃蟹·蘑菇·大白菜!”刘梓涵很快地说出了答案,他似乎早就已经想好了。
“好,”曾老师说:“既然你们都会了,那我希望在你们自己的作文里,也能用上这样取标题的方法。”
“好!”大家说。
点评:一个“小黑点”,点亮了一堂课,将老师如何的发掘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的过程展现出来。同时,作者笔调生动的还原了同学们的动态,使文章有情有景有趣,充分体现活跃的课堂生活与多彩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