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正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0)
1.1.1 城镇化阶段判断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2000~2017年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由42.3%增长到68.8%,已经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期(50%~70%)末段,同时城镇化发展也将进入减速期,从国际经验看,只有大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才会形成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效率的持久改进[1]。
1.1.2 城镇化问题思考
受地域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江苏省南北纵向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城镇化率、城镇数量、城镇规模、发展质量体现出明显的苏南、苏中至苏北阶梯状递减,沿江地区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和苏北腹地。城镇化水平较高的苏南及沿江地区面临着生态、土地空间、创新水平、发展效率等转型问题,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面临着人才外流、产业低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差异拉大等问题。
1.1.3 新时代城镇化趋势及价值取向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把城镇质量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人为核心,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命脉,城镇化发展既要关注数量更要关注质量。
1.2.1 苏南城镇化基本特征——对标国际:“高数值”下的“低效率”
2017年苏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15.02 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2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02:1,是全国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苏南地区对江苏及全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输出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与国际先发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在率先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业特色及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地均产出效益较低等。
1.2.2 新阶段新目标界定——对接两个百年:率先与垂范的国家样板
苏南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经历了 “乡镇模式—开发区模式—综合城区模式”三个阶段,2016年城镇化率已达到75.9%,已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按照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苏南地区肩负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新时代需发挥对全国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
区别于传统产业园及传统特色产业园主导产业不明或多元化特征,特色产业园在专注产业特色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强化产业更加精致化、更具科技含量、更加向研发贸易等产业量高效益两端延伸。
与增量发展阶段产业园区动辄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的规模不同,存量发展阶段的特色产业园更加聚焦微观、精致的尺度,在既有产业建设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再挖掘、再利用和功能的更新提升。
快速城镇化阶段,传统产业园依托政府在基础设施、招商、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快速完成了企业招商、产业集聚及首轮土地开发,其中政府充当关键主导角色;在存量更新阶段,面对产业发展升级及城市转型提升需求,产业园建设需要更加“专业”的角色来参与,如资金筹措、技术升级、专业服务等方面,多元化发展成为资源配置、供给侧改革的趋势。
面对快速城镇化留下的种种问题以及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特色产业园的建设是实现模式转变与质量提升的重要契机,通过特色产业园的建设打造,改变土地利用效率粗放、产业竞争力不足、城市品质不佳、公共配套落后等问题,实现城市产业发展、城市品质、设施配置、竞争力提升等方面高质量发展要求。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存量发展、内涵提升”阶段,产业的增量空间几乎为零。在深化转型、创新发展的目标引领下,苏州工业园区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苏南自主创新区发展要求,坚持工业主导、实施“退二优二”,于2017年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提出要深挖存量空间,聚焦产业特色,打造智能制造、企业总部、上市企业、紧密制造等四个特色产业园区,希望合理引导工业用地存量更新实现产业升级、空间挖掘、品质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强化。
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1.77 km2,前身是娄葑街道的工业集中区,现状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土地转租严重、液氨冷冻企业危险源多、安全隐患较大;二是员工功能混杂、产业门类低、产业效率较低;三是存在高架、铁路、污水厂等多重干扰因素,环境品质较差;四是基地内外交通组织复杂、交通承载力较弱;亟须按照新时期高效转型发展要求进行工存量更新工作。同时基地与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区一期之间仅有娄江相隔,城市轨道3、7号线经过基地并设有站点2处,为基地实现功能升级及品质提升奠定了基础。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区位图如图1所示,智能制造产业园土地利用现状图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制造产业园土地利用现状图
规划紧抓产业定位、空间特色、人本思维、多学科支撑四个核心策略,突出存量规划“协商式”编制方法。
3.2.1 以特色产业研究为基础,明确产业园功能定位及职能
规划围绕智能制造的定义与构成,从城市智能制造战略布局入手,以苏州工业园区自身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为立足点,明确“核心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工厂建设、智能制造服务”的定位,建设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与示范区,成为推动园区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的策源地。智能制造产业园功能布局规划图如图3所示。
图3 智能制造产业园功能布局规划图
3.2.2 注重企业成长的特征需求,强化空间供给侧改革应对
立足“小而精、小而美”的存量更新思路,契合智能制造企业“初创-孵化-成长-壮大”阶段路径及空间需求,改变传统统一单独独立供地为主的空间供给模式,采用“租售并举”,提供中小型初创企业、花园制造聚落、示范制造企业、特色制造组团等不同空间,保持空间供给的多元化及弹性需求。
图4 智能制造产业园地块单元供给规划图
3.2.3 满足不同人群对特殊需求,落实人本化供给设施配给
关注智能制造产业园未来吸纳及服务的人群,以不同人群的需求为出发点,配置不同功能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创新平台、交流空间等,构筑园区层面“服务+研发+生产”的大生态圈,如图5所示,示范企业及特色组团内部的“产+学+研+用”的小生态圈,如图6所示。
图5 产业园层面“大生态圈”服务设施配置图
图6 特色组团层面“小生态圈”服务设施配置图
3.2.4 坚持多专业协调与反馈,界定精致管控的边界与指标突出底线控制思维,以发展效益、开发强度、科技研发等作为综合评价要素,综合确定现状企业更新策略;以液氨企业安全评定、噪声震动评价、轨道站点与用地布局契合关系等为支撑,合理确定特色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及功能设置;以城市设计形态研究、交通容量模型测算为技术支撑,制定特色产业园区可承担、精致化的城市形态及开发容量。高架、铁路噪声及震动影响分析图如图7所示。
图7 高架、铁路噪声及震动影响分析图
3.2.5 突出存量规划编制手段特色,协商式规划、上下联动
存量更新阶段规划涉及多元主体及利益攸关方,推行“协商式”规划方式,在调研、方案讨论、评审论证、成果公示等环节,充分关注政府、企业、街道、政府、投资公司等多元需求,上下联动,在协商式机制下制定更新方案。
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是快速城镇化地区面对转型提升及资源约束等问题的一种“再发展”选择。对于城市或者园区来讲,必须从区域视角、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强化产业、人才、空间利用、城市特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转型提升;强化空间供给改革,实现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推动传统产业园向现代产业园转型。
存量更新阶段“研究型”规划编制特征,决定类似规划编制的深度及广度要求,从“大而全”走向“专而精”,改变传统“政府主导+设计院主编”的编制模式,注重多部门协作、多专业协调、多层次思考、多种方法论证支撑,创新“协商式”规划编制模式。
规划师应适应城市转型与规划转型,跳出传统 “舒适圈”模式,增强自身在研究策划、专业协作、部门协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从面向政府为主转向面向市场、企业、基层居民等多重对象,精耕细作,适应存量阶段的“小微式”规划常态化编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