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在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并发症分析

2019-03-23 10:52朱宗迅李卫华通讯作者王金环
医药前沿 2019年36期
关键词:控制性鼻息肉鼻窦

马 啸 朱宗迅 李卫华(通讯作者) 王金环

(武警甘肃总队医院麻醉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此两种病症一般相互影响,慢性鼻窦炎的长期病症能够致使鼻息肉的出现,而鼻息肉的存在会造成鼻窦口通气的阻碍,导致炎症增加。近年来内窥镜技术已经逐渐衍生至多种病症治疗,通过内窥镜能够增加治疗时的视野,减少治疗创伤[1-2]。为了更好的探讨鼻内镜在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展开了本次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成效,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20~62岁,平均(34.5±15.7)岁;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22~64岁,平均(35.7±14.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诊断为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全身麻醉,并且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控制性降压,保证患者血压,收缩压控制在(85±10)mmHg左右。对照组患者在全麻控制性降压下进行常规手术,将患者全组鼻窦开放后进行黏膜切除。

观察组患者在全麻控制性降压下进行鼻内镜手术:(1)患者采用坐立体位,当麻醉药物起作用后,即可进行鼻内镜手术[3]。(2)将鼻内镜放置入于鼻腔之中,使其充分展示鼻腔,将鼻息肉进行有效切除,再钩突尾端完全切除,扩张窦口以此保证鼻道能够通畅,然后再次对鼻腔进行处理,避免鼻息肉残留[4]。(3)切除干净后应当使用高膨胀海绵以及凡士林型纱布进行填塞止血处理。(4)术后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处理,在术后10d后可以连续用鼻喷进行治疗[5]。

1.3 效果判定

记录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手术后,出现出血、高热、鼻腔粘连以及上颌窦口闭锁的发生率和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14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目前常见于五官科的病症,由于鼻腔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结构体,因此此类病症具有较高的复发性和术后感染性,近年来如何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是目前各方医学正在进行深入探讨的。

目前鼻内镜手术作为治疗慢性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的有效治疗手术方式,这是一种有效微创手术在近年来逐渐运用于各个医学治疗过程中。此类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除掉鼻窦中出现病变的组织,通过手术将患者鼻窦进行开放,使其能够具有正常活动功能[6]。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作为微创手术具有众多治疗优点,通过鼻内镜能够有效展示鼻腔状况,能够保证过程精细且避免清除不够彻底的情况出现,可以一次性有效根除病症减少复发,手术切口小则恢复快,伤害小[7]。

综上所述,全麻控制性降压下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控制性鼻息肉鼻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