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路
摘要: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将知乎上回答“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一提问的影响力最大的文章进行解构分析。主要着眼于对修辞学“五艺”中觅材取材、谋篇布局、文体风格的解读,并结合三大诉求理论,图尔明模式解读文章的论证过程。发现文章传达了这样一种价值观:崇尚和平、正义;愿意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关键词:修辞学;南京大屠杀;图尔明模式;正义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149-04
一、 修辞学及其重要作用
修辞学Rhetoric,源于希腊语的Rhetor,意为说服。所以修辞学是一门关于有效说服的艺术[1]。西方修辞学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将修辞学定义为“在每一件事上发现可行的说服方式的能力”[2]。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经西塞罗和昆体良不断完善,成就了“古典修辞学”。古典修辞学的主要贡献一是确定了修辞的“说服”目的;二是建立了“说服”的理论体系。它包括:演讲“五艺”说,三大修辞话语类型,三大诉求理论。由此可知,在后世的修辞研究中说服观是主流观点。
修辞学在19世纪末衰落,20世纪初开始复兴并进入鼎盛时期,从这一阶段开始称为当代西方修辞学[3]。当代西方修辞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今天,修辞已经称为一个无所不在的概念。正如拉里·罗森菲尔德所指出的“至今,我可以说,修辞现象这个概念涵盖了浪潮之外的一切”。理查德·马克肯回应说“浪潮又何尝例外呢?”[4]这说明,修辞无处不在。因为范围极广,所以很难给当代的修辞学找出一个统一完整的概念。经过认真查询对比,笔者赞同帕特里夏·比赛在1990年对修辞学的定义,总结为第一,修辞学关注语言编织的各种意义背后“人的动机”和对动机的“阐释”;第二,修辞学的理论建构方式是基于知识产生于论辩之中的观点;第三,修辞学关注的不再局限在对演讲的理论建构,而是对社会行为的关注,即以语言为媒介研究社会问题[5]。
新媒体时代下,个人可以通过网络以语言的方式对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他人通过点赞、评论的方式对该观点表示赞同,提出质疑或者反驳。如何组织语言让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通过以上对修辞学的文献介绍,笔者认为修辞学可以提供诸多借鉴。
二、 《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的背景2016年12月13日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一篇题为《南京大屠杀跟我有什么关系?》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平台相继转载。经了解,该文的作者是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2014级的学生周昱羽,当时周昱羽同学以“荒土”的网名在知乎上回答另一位网友提出的“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的提问,文章中以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写作南京大屠杀相关纪实文学的经历为例,引用鲁迅的话语“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和青年人的社会责任,该文曾在“知乎”上被广泛点赞并引起热议[6]。
截止2018年12月1日,知乎上关于“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一提问的回答已有2197个,但唯有周昱羽同学的回答刷爆朋友圈,获得众人赞同的同时也被媒体相继转载。为什么该回答能获得大众的赞同呢?为什么该回答能引发共鸣呢?(下文中的《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均指周昱羽同学的回答)
三、 解构《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
对《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么关系?》文本的解构,主要着眼于对修辞学“五艺”(觅材取材、谋篇布局、文体风格、演讲记忆和现场发挥)的分析,因该文本并非演讲,所以这部分重点是对文本的分析,集中对前三部分进行解读,不涉及演讲记忆和现场发挥的解读。此外还有对修辞学三大诉求理论(情感诉求、理性诉求、人品诉求)的分析。
(一)觅材取材:诉求理论分析
1.情感诉求
为了说服受众,古典修辞学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三种诉求理论中的一种或几种,觅取文本材料。情感诉求强调情感促发意志的作用,因为意志可以促动人们采取行动或者接受观点。
首先,《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通过欲抑先扬的方式扩大结局的悲剧色彩,引发受众的情感认同。文章中以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写作南京大屠杀相关纪实文学的经历为例,讲述例子的时候并非平白直叙。一开始讲述:“(她)很漂亮吧。她是个美国人,华裔。家庭美满,婚姻幸福。”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赢得了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计划奖,前途一片光明。”向受众塑造了一个幸福美满,前途光明的精英作家形象。但她研究了南京大屠杀之后,“(她)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成书后,她又得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报复和骚扰。她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后来她患上忧郁症。2004年,她在自己的车中开枪自杀。时年36岁。”前后强烈对比,引发了受众的情感刺激,这些情感包括同情、悲愤,此外还引发思考:她牺牲了自己大好前途去研究与自己“无关”的南京大屠杀,是真的“无关”吗?从而为下文提出她所做的贡献做铺垫。在这里,文章将受众带进情感的体验,让受众产生南京大屠杀与我们每个人有关这一情感认同。
其次,《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通过语言视觉修辞激发受众的悲愤情感。语言视觉修辞指在语言传播过程中,修辞者把生活中的视觉等形象转换为语言文字符号,形成话语文本,传播给受众,受众又通过大脑,心理还原为视觉等形象或者再现为实际的画面。文章引用了四段《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中的原文,这四段文字极具视觉感,冲击受众的眼球,例如:“几乎没人知道,日本的士兵用刺刀挑起婴儿,活活把他们扔进开水锅里,”永富说,“他们结帮奸淫12岁到80岁的妇女,一旦她们不再能满足他们的性要求,就把她们杀死。我砍过人头,饿死过人,也烧死过人,还活埋过人,在我手下死去的人有200多。这真可怕,我简直成了动物并干了那些无人性的事。实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我当时的暴行。我真是个魔鬼。”这一段语言文字成为图像展示出来。悲愤、无奈、同情!眼见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边,又怎能置身事外!南京大屠杀自然和“我”是有关的了。
2.理性诉求
人是有理性的,又不具有完全理性。所以除了用单纯的情感打动人心,还需诉求于理性。用历史事实来作为打动受众的理性素材。文中列举的日本军人的恶劣行径,有的有目击证人,有的是士兵的亲身经历,有的是一手资料的记载……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张纯如起初生活美满,写完《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后,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后来她患上忧郁症。2004年,她在自己的车中开枪自杀。作者结局凄惨是事实。日本政府至今没有道歉,并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其参拜的靖国神社中供奉着侵华战争中的甲级战犯。日本没有悔意亦是事实!摆这些事实会让受众产生一种认同:日本做错了事,“我”是受害者后代,做错事的该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3.人品诉求
人品诉求主要包括可激起信任和敬意的个人魅力,如人品、判断力、善意等。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三个诉求中人品诉求最为重要。在文章开始,作者就摆出了客观的姿态。“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客观上,没关系!你是一个独立的人,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人有权力可以把你与这类历史事件绑架在一起,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关注,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你的自由。”作者客观的阐述观点,这样开门见山的激起了受众的信任,并且可以看出其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其次在文章结尾处,作者用了同样的方式。“我也很喜欢日本文化、日本的动漫、日本的樱花、日本的寿司、三四月份的北海道……但是对这样一个国家,我始终抱有一股深深的恐惧。要说和我有什么关系?关系就是,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现在站的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大屠杀,迄今为止,只过去了短短的79年。”对日本有赞扬、有恐惧、有反思,表现了作者诉求感情的立体化,容易赢得信任。
(二) 谋篇布局
1.文章大体思路
谋篇布局指将觅取到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有序布置。开场白很关键,给受众第一印象,也就是是否有读下去的欲望。文章开始以客观的姿态激起受众的信任。在论证说理方面,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了张纯如的例子,表达南京大屠杀看似与“我”无关,但总有人牺牲个人去承担这一责任;运用了道理论证,“但是张纯如选择去研究这一段历史,并且以这种方式呈现给世人,直至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史学研究应有这样的担当。不光是史学,我觉得为人也当有这样一份担当。鲁迅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就是这般意思了。”用鲁迅的话,通过说教的方式讲一个道理:“为人当有这样一份担当”。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运用了引用论证,大段引用《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中让人悲愤的段落,且这些描述均来自一手资料,具有权威性,引发受众情感共鸣,使论证更有力。结尾运用了隐喻这一修辞现象。隐喻具有劝说功能,伯克(Burke 1969a)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劝说技巧。隐喻创造意义,改变思维,驱使人们去想像。文章结尾并没有直接回答“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而是说日本很好,但是“我”很怕,“我”现在所站的地方,79年前发生过一场屠杀!这场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给受众抛出一个具有想象力的推理。
2.运用图尔明模式解读论证过程
修辞学的论辩研究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及其省略形式,这种传统模式影响了后来的研究。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论辩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它强调纯粹的形式推理,忽視了论辩参与双方在论辩中的作用和结论的必然性。当代论辩修辞理论克服了形式逻辑推理中参与对象的单一性和结论的绝对性等缺点,尤其是图尔明模式,因其展开性、人文性,被称为论辩向非形式化、实用性、修辞学的认知转变。图尔明以纲要略图的形式将论辩鱼片简化,使我们看清论辩的过程。他认为论辩是以事实(data)出发,通过理由(warrant)等活动(movement),达到主张(claim)的过程。事实、理由、主张三位一体,是论辩的必要部分。“主张”是论辩产生的一种明确的诉诸,是论证的结论。
如图1所示,用图尔明模式将《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这篇文章进行简化。
图1图尔明模式该模式围绕问题: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主要事实(data)贯穿文章主体,问题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实的性质。笔者将其总结为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南京屠杀30万军民,手段残忍,且至今没有道歉。主张(claim)有两点,第一个主张在文章中间部分提出,借用鲁迅的话“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道出:人当有这样一份担当,这里的“这样”狭义指像张纯如一样,个人为了将历史呈现给世人,不怕牺牲甚至不怕献出自己的生命。广义指个人为了民族大义,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个主张在文章的结尾处,但是表达的并不具体,而是运用隐喻的方式,在这里,笔者仍旧将其进行总结:我们现在站的这块土地,曾发生过一场大屠杀,迄今为止,罪犯都没有收到惩罚,我们有责任,去承担这一历史,让做错事的受到惩罚。两个主张表达了作者同一个价值取向:崇尚和平、正义;愿意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为了佐证主张,文章列举了大量史实。理由(warrant)代表了我们从事实出发到达主张的推理过程,而文章列举的大量史实成为论辩最好的理由。因为对于过去成立的史实,极有可能现在和将来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归纳型的概括:日军留下的屠杀证据众多,浩瀚如云的史料和卷宗记载了这一事件,但日方至今仍未道歉。对于过去做的错事,日方不承认不道歉,从归纳方法来讲,日本极有可能现在和将来还会这样做,所以日本文化虽美,但对这个国家,作者“我始终抱有一股深深的恐惧”。最后,修辞论辩是或然事件,其结果不是绝对的,正因如此反驳(refutation)才构成了论辩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使得论辩具有互动性。文章开头就抛出: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客观上,没关系!反驳的理由从自由权利角度切入。“你是一个独立的人,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可以把你与此类历史事件绑架在一起,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关注,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你的自由。”之后对反驳理由通过举例的方式再次进行反驳,进而提出主张,使得论辩更为有力。
(三) 文体风格
修辞以语言文字愉悦灵魂。《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无论是在举例还是价值观表达,都很震撼人心,刺激受众感官,引发共鸣。
文章采用多段落,短句子的形式。基本一句话就是一个段落,这样的好处是便于阅读,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受众普遍用智能手机阅读,大段大段相连的文字很难让人有耐心读完,而短句子,多段落弥补了这一缺点。
在词汇运用上的细心突出体现在人称代词的选用上。这些人称代词有助于建立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特定关系。文中第一人称使用13次,第二人称4次,第三人称48次,第三人称复数16次。大量的使用第三人称及第三人称复数,目的是为了客观性,不是第一人称“我”在说教,第二人称“你”在倾听,而是用客观的第三人称说明事实,争取受众的信任感和责任感。
四、 结语
《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这篇文章在觅材取材、谋篇布局、文体风格方面都有其优点,但以修辞学理论解读只是解读其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角度,还有其他角度可供研究。对于今后我们在知乎或者相关类似网站发表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柴改英,郦青.当代西方修辞批评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56.
[2]Aristotle. Rhetoric. Trans. B. Jowett. New York: Random House,1954:24.
[3]陈汝东.新兴修辞传播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
[4]Twentieth-Century Roots of Rhetorical Studies, edited by Jim A. Kuypers and Andrew King, London: Praeger Publishers,2001,p.1.
[5]Bizzell, Patricia. Bruce Herzberg. The Rhetorical Tradition: Readings from Classical Times to the Present. Bedford Boods of St. Martins Press,1990:899.
[6]龔莉红,李慕原.南财学子《南京大屠杀和我有什么关系?》被转载获十万多点击量[N].中国江苏网,2016-12-15.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