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媒体对“2017习近平访美”的报道框架分析

2019-03-22 02:25周永金
今传媒 2019年2期
关键词:报道中美关系话语

周永金

摘要:对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的新闻报道,既具有深远的外交意义,也关乎媒体的话语权。媒体的报道框架是国家利益博弈的产物,框架的选择能够反映媒体的报道立场和观点。本研究以台湾学者臧国仁提出的新闻框架的三层次为理论基础,围绕《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2017年习近平访美的报道内容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报道中突出责任框架,积极构建访美成果议题,呈现中美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现状。《纽约时报》则受到媒体性质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强调冲突框架,对访问成果持消极态度。

关键词:框架理论;话语;报道;中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000-03

一、 研究背景

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邀请,2017年4月6日至4月7日,在美国弗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习近平和特朗普进行了会晤,国内外媒体都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研究中美两国媒体对“2017习近平访美”事件的报道,对于深入分析两国政治传播的特点,探讨我国领导人在国内外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在国内拥有绝对数量的阅读受众,影响力较大,对政治性议题关注程度也较高,因此本文选取两报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框架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心理学家贝特森(Bateson),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Goffman)将其引入社会学领域,并赋予其理论意义。高夫曼指出,“框架是指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所有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于一定的框架。”[1]台湾学者臧国仁提出框架包含选择和重组两个过程,在“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下,同一事件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和时空意义被呈现,媒体报道框架自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臧国仁提出了框架的高、中、低三层次结构理论,高层次的意义是指对事件主题的确定,中层次包含多重环节,如主要事件、先前事件、背景、历史、结果、影响、归因等等,低层次则从文本出发,分析字词的修辞以及风格等等。[2]本研究将基于框架分析的方法,先对报道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再从高层次上的主题框架、中层次上的结构框架和低层次上的话语框架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对中美媒体选择的报道框架进行呈现。

三、中美媒体“2017习近平访美”报道的框架分析

(一)报道的总体情况分析

1. 报道数量和周期

通过样本搜集,《人民日报》总报道数量为18篇,《纽约时报》为11篇,这体现中国对该话题的关注度要更高。另外,在报道周期上,《纽约时报》在会晤前期的预热上表现突出,在4日到6日都有相关背景的报道,《人民日报》的报道则从6日开始。在后期的评价和反应中,《人民日报》表现更好,10日和11日的报道有5篇,主要是对会晤本身的评论和对中美关系的展望,而《纽约时报》在10日和11日均无报道。因此《人民日报》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并借鉴《纽约时报》在会晤前期的预热报道,使得报道周期更加完整。

2. 报道体裁

《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主要以消息为主(44.4%),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主要体现在专访形式的采用,借“中美议题”专家的声音传递观点,使读者能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近况。《纽约时报》则在评论上占据一定优势(27.3%),同时注意深度报道的集中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报道中《纽约时报》中加入了两则漫画报道,以戏谑的方式进行时政新闻的报道,(分别为When Trump Met Xi和Heng on President Trumps Meeting with Xi Jinping)增强了可读性和趣味性。总之,两家报纸均涉及了基本的报道体裁,但是在创新性上,《人民日报》还需向《纽约时报》学习,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同时也要加强对评论的重视程度,提升报道内容的深度。

(二)报道的“三层次”框架分析

1.高层次结构分析:报道主题框架

通过阅读,本文归纳出的5个主题框架分别为:元首会晤、中美关系、叙利亚和朝核问题、经贸关系以及其它。《人民日报》的报道集中在“中美关系”(50%)和“元首会晤”(33%)有关的话题,报纸将中美关系定位于和平稳定向前发展,与中国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要求相一致,利于社会的稳定。如通讯报道《中美关系的大厦建设得更牢、更高、更美——记习近平主席赴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人民日报》2017年4月9日02版)将此次习近平访美行动定位为“友谊之旅”,强调未来中美需走“合作之路”,才能“通向未来”。整体而言,《人民日报》肯定此次访美取得的成果,对未来中美关系的稳步前进充满信心。《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于对叙利亚问题和朝核问题(36%)的报道,而有关中美关系的报道上相对较少(18%)。《纽约时报》的报道认为此次首脑会晤“… a chance for the Chinese leader to witness a raw display of American military might”(是为中国领导人提供了一次目睹美国军事力量真实展示的机会)”,在会上,特朗普向习近平施压,要求中国用其杠杆来遏制朝鲜。此议题的选择是基于美国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力图保证美国国内的安全和霸权地位。

2.中层次结构分析:报道结构框架

臧国仁认为,“重组是同样的内容经过不同的排列顺序与时空变换,就产生了不同意义。” [3]重组的表现是报道结构要素的选择,本文确定的5种结构要素分别为主要事件、先前事件、预测、影响和评估。两家报纸都以主要事件作为主要的结构要素(分别为33.3%和36.3%),但是《人民日报》比较重视对事件的影响和评估进行报道(44%),比如事件本身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而《纽约时报》在此结构要素上的占比仅为27%,报道更倾向于对先前事件的报道(36.3%),比如对 “叙利亚问题”和“朝核问题”进行强调,突出本国在此次冲突事件中占据着主动地位。

3.低层次结构分析:报道话语框架

语言与符号信息在传递社会真实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闻文本内部使用的关键词反映了一定的感情色彩和社会心理内涵。通过词频统计,《人民日报》排名前十的词语分别是习近平(145)、合作(128)、发展(130)、关系(111)、中美(119)、会晤(110)、美国(110)、中国(103)、元首(94)和双方(92)。《纽约时报》排名前十的词语分别是Trump(115), Chinese(100), Xi(94), Said(82), trade(45), American(45), President(45), North Korea(42), Meeting(35)和Syria(24)(括号内的数字是词语出现次数,中文词频依据rost软件进行获取,英文词频依据国外WORDCOUNTER网站进行获取)。《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多次使用“中美”、“合作”、“发展”和“对话”等词汇,强化此次会晤在中美关系的塑造上起到的积极作用。而《纽约时报》则较少存在有关此次会晤的评价性词汇,而是更多的关注“trade”(贸易)、“North Korea”(朝鲜)、“Syria”(叙利亚)和“nuclear”(原子核的)等议题,体现出两国对待此次会晤的态度上也有所不同。

通过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就会晤本身而言,《纽约时报》强化美国的主动地位,希望中方对美方提出的限制对朝供应问题保持“amenable”(顺从的)态度,就习近平所处境地,用“tough”(艰难的)一词进行描述,突出中方在会晤中面临叙利亚问题的“两难”境地。另外,多用“press”(压迫)、“overshadow(使暗淡)”等动词突出美方的主动地位,强化朝核问题和叙利亚问题在此次报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谈到访问成果时,美方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此次会晤的积极意义,将会晤气氛描述为“warm and welcoming”,(温馨且热情的),针对会晤达成的具体成果,美方肯定“100-day-plan”(百日计划)的作用,并将其描述为“way station of accomplish”(阶段性成果)。然而整体性仍然认为此次访美达成的协议较少,“百日计划”也被认为是“only tangible announcement”(唯一实际性内容),在人权问题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上尚未取得较大进展。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就会晤本身而言,报道将会晤情境描述为“灯光璀璨、鲜花绽放”,认为此次会晤是一次“匠心独运”的安排,用“热情洋溢”修饰领导人的讲话,强调会议的“友好气氛”,多次使用“深入、友好、长时间”等积极词汇描述会晤,肯定了会议的正面作用。就访美成果而言,习近平连用“加深理解”、“增进信任”、“达成共识”和“建立关系”等多个动宾短语,肯定了此次会晤的重大历史意义,访问成果是“丰硕的”、“卓有成效的”,肯定了访问所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在中美关系议题上,将合作描述为“唯一正确”的选择,此次会晤使得中美关系迎来了“新篇章”。

四、 结论与讨论

瑟曼特克(Semetko)和沃肯伯格(Valkenburg)认为,媒体报道中存在冲突(conflict)、人情味(human interest)、经济影响(economic consequences)、道德(morality)、责任(responsibility)这5个“通用框架”,这些框架可以在不同媒介形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虽然这些框架可能并不是同时出现。[4]通过对两家报纸的总体报道情况和高中低三个层次进行样本分析,结合以上5种“通用框架”,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以正面报道为主,突出“责任框架”,《人民日报》肯定此次事件在推动中美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强调中国真诚致力于与美国进行合作和交流,积极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国家形象。《纽约时报》则以负面报道为主,强调冲突框架,报道鲜少对中美领导人会晤的成果进行提及,而是将重点放在对“朝核问题与叙利亚问题”的报道上,希望能对中国施压,强化本国在国际舞台的主动地位。

报道框架的选择主要受到媒体性质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在媒体性质上,《人民日报》是党的“喉舌”,要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突出报道的宣传作用。因而其在报道中更加突出领导人形象塑造和会晤的积极影响等内容。《纽约时报》作为商业型报纸,则更多地受到市场的影响,报纸主要选取争议性较大的“朝核问题和叙利亚问题”等议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类议题具有通常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具有时新性、冲突性和重要性等特征。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两国均有从自身出发来报道事件的偏好,这主要是受到国家利益的影响。两国报纸都通过“转喻”和“缺席”来传达一定的意识形态,保障本国的国家利益。

总之,《人民日报》在“2017习近平访美”这一议题上主要建构责任框架,这一框架与我国的现实环境和国际地位相一致。未来在国家舆论的竞争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对框架进行调整,找准定位,把握文化内涵和国家利益,如此才能在对外传播中占据主动地位。

参考文献:

[1]  张荣刚.新闻叙事框架与新闻视角之关系[J].新闻与写作,2004(6):20-22.

[2] [3] 臧国仁: 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

[4] 李新烽,李玉洁.冲突框架与中立转向:2002-2016年BBC中非關系报道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3):6-25+126.

[5]  雷晓艳.报道框架、国家形象与新闻生产:《华尔街日报》的涉华报道研究(1979-2013)[D].华中科技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报道中美关系话语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