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对党员干部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9-03-22 20:10王晨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2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党员干部生活

王晨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 450016)

1 网络媒介与生活的融合

网络媒介是通信技术与传播媒介之间相互作用与融合而形成的新科技发明,是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生活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命题。“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然而,网络媒介的出现把人类带入到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之中,即网络生活方式。网络生活方式是人们将网络运用到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兴趣、 爱好、 行为及价值观念之统和的表现形式。

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高度重视和仔细研究网络媒介对党员干部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对于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稳固全党坚定的阶级性和鲜明的先进性;更好地增强全党的应变能力,准确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更全面地加强和提升全党科学执政能力以及依法行政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网络媒介对党员干部生活方式的影响

2.1 网络媒介对党员干部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

2.1.1 网络媒介影响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方式,拓宽公众的政治参与方式

“网络民主的诞生是网络对政治产生的最深刻影响之一。网络民主区别于传统民主的显著特征是,公民直接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网络媒介对党员干部政治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是丰富公众的思想,拓宽公众的政治参与方式,使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方式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快捷方便的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和条件支撑,使党的决策更贴近民意,使公民的思想更加开阔,更广泛地参与到整个决策过程之中。如网络问政,它是转变我国党员干部作风的有效途径。因网络问政是一种双向互动的网络过程,一是党员干部问政于民,通过网络媒介了解最真实的民生、听取民意,进而做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实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实质上也是我党在网络时代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二是通过网络群众能以多种方式及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决策过程。在保障群众自己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同时,也让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形成更好的双向互动,使党的决策贴近民意。总之,网络媒介对党员干部民主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民主的新途径。

2.1.2 网络媒介影响党员干部的经济生活方式,变革党员干部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方式

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不断开展,党员干部在管理思想、管理方式上都不断变革,一个正确的、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是党的正确管理方式,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管理方式、是被人民群众接收并认可的管理方式。首先从外部环境看,网络全球化的结果使各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不仅给各个国家的政府组织及社会成员,特别是执政党提出更高的要求。共产党作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党员干部作为执政党的一员理应顺应网络媒介发展带来的大趋势,改变管理思想、管理方式,不断对公共服务进行改革,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步伐新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此赢得全球性、国际化的竞争。其次从内部环境看,我国是一个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尽相同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在领导干部身上就显得尤为明显,致使不同地区的党员干部在管理思想及管理程度上相差甚多。因此,党员干部需要建立一种顺应网络时代,全新又多样化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管理。

2.2 网络对党员干部生活方式的消极影响与挑战

2.2.1 网络媒介导致党员干部理念意识出现偏差,降低其思想纯洁性

信息通过网络媒介能够在短时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一些敌对势力便利用网络的隐蔽性,通过传播不真实的政治信息,试图诱惑某些党员干部背离我党所倡导的政治信念和规范; 还有一些不法或敌对分子利用网络制造分裂国家主权和领土的行为,使一些党员干部在这方面的政治辨别能力以及是非观念出现偏差,削弱党员干部的爱国热情。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渗入以及“网络民主”的出现,使一些党员干部在保持政治与文化独立性方面思想觉悟弱化严重,对自己的理想信念持怀疑态度,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再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再信心十足,甚至产生多元化、非理性化、功利化的思想倾向。这不仅扰乱了党的秩序与稳定,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2.2.2 网络媒介影响公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化时代给党员干部的公信力带来更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党员干部自身降低其公信力。自由隐匿的网络空间给我国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挑战。回顾网络上爆出的事件从某些党员干部权利不作为到贪污腐败,从部分党员干部缺乏自律到行为失范、生活腐败等这一系列网络事件的报出,不仅损害了整体党员干部的形象,也使我国整个共产党人的形象受损,降低了公众对其自身的公信力。其次,国外敌对势力影响党员干部的公信力。网络的无边界性使国外敌对势力,尤其是“西化”“分化”的一些敌对分子,为了能够使中国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能够“西化”,经常传播一些动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东西,并常常造谣蛊惑民众,传播各种具有攻击性的虚假信息和恶毒语言,肆意损害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降低网络受众群体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力度,从而降低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公信力。

3 网络对党员干部生活方式影响的应对策略

3.1 始终坚持和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

优秀的传统和作风是党在长期艰苦、 复杂的革命实践中铸炼出来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文化传统中形成的,是党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是党取得革命性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一大法宝。网络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并将这些传统和作风与新时期的发展特征相结合,走网络群众路线,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网络反腐等,以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需求,适应于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3.2 顺应改革开放、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断保持先进性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广泛开展与网络的快速普及,人们思想不断得到解放,社会发展不断变化,党员干部无论从来源上、还是成分上都变得更加广泛,因此就形成了他们与群众之间、党员干部之间在社会职业、经济地位、家庭收入上的差异,这些差异造就了彼此之间在思维意识、 价值取向、 思维习惯上的不同。在这样一个新时期,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要想完全适应并融入现代社会中来,就必须遵守新的使命与任务,必须与此相应,与之协调,还要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紧跟时代潮流步伐,不断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学习再学习,丰富再丰富,使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与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步伐相一致,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3.3 利用网络媒介,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网络化建设

网络媒介的出现对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带来不小影响,特别是对党的组织建设的影响。首先,在党建工作的现代化上,党员干部既要适应党性教育网络化需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介,了解网络媒介,利用网络媒介武装自己,培养既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厚功底,又熟悉网络技术的新型人才和专业队伍,为党的组织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与专业技术; 还要学会使用网络媒介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基础与条件,使它更好地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好地增强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其次,在党建工作的互动性上,党员干部可以形成以网络媒介为依托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班,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激发党员干部的创造活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使党员干部的主体意识,健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加强。

3.4 增强网络道德教育与自律,培养党员干部良好的网络道德与行为

首先,要注重党员干部的网络道德教育。从伦理道德角度引导党员干部正确理解和使用网络媒介,正确认识诚信道德在网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有意避开网络中虚假有害信息,根除网络社会中不需要诚信的思想,使党员干部用道德理性约束并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使适应新型共产党人生活方式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次,党员干部要清楚认识网络媒介,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好好善待网络、辩证看待网络、理性利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使自己的道德人格在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塑造的活动中得到升华,自律自觉地遵守网络社会的秩序。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党员干部生活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网络媒介批评发展概述
生活感悟
我国报业经营的网络媒介拓展策略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