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韦齐齐
(1.广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2.广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下一阶段高等教育的任务要从规模发展转到质量提升上来,“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针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当前,国内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教育水平、课程内容等距离大学生的创业需求还有一段距离,在组织管理、师资建设、创业实践等方面也突显出不足之处。因此结合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按照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定位规划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就具备了现实意义。
教育部在2010年5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意见》 指出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贯穿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除了经济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之外,创业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多数高校的就业服务部门会对一部分毕业生提供创业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就业率”做出的努力,但这种做法让更多关注创业,想创业的低年级学生失去了学习机会。
在高校缩减本科教育必修学分的大趋势下,除了经管、贸易等专业,创业教育更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的,难以面向全体学生,这导致课程安排、教材选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随意性较大。
教师是创业教育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效果。创业教育的教师需要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创业经验。随着我国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创业教育教师从数量上已满足不了需求。当前,多数高校面临着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创业导师少之又少。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来自专业课老师、 辅导员或是高校行政工作者,如团委、学生处、就业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等等,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创业培训,也缺乏创业经验。创业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论指导层面,案例老旧,不代表当下行业的发展方向,满足不了学生的创业需求。
创业教育重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创业能力,同时也要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试错”。当前,由于受到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影响,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启发”层面,课堂上大量时间用于学习经典案例、成功人士的故事、浅显的法律常识、死板的理论知识,以上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激发创业热情。虽然每年各高校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邀请优秀的企业家到校举办讲座,安排某些专业的学生到企业短期学习或参观,但这些离真正的实践还有距离。创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充满创造和个性的体现,不让学生“下水一试”,他们不会了解创业过程中的挑战,也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少潜能。
创业教育的阵地虽然在高校,但是缺乏政策扶持、资金支持、 没有孵化助推,大学生的创业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仅是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也是为了社会的长久发展。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创业理想成为一颗“种子”慢慢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让创业成为他们的一项奋斗目标,这也可以逐渐转变社会对于创业的看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不断自我完善,提升专业知识,寻找创业方向,打造创业团队,募集创业资金,争取早日将梦想照进现实。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应形成方向统一的链条,有成熟的运行机制,否则只管教不看效果,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都不会太高。目前,高校创业教育缺乏整体规划,未能很好地依据该校发展特色,整合来自政府、企业等优质社会资源保障学生创业的成功。
作为桂中地区的一所本科院校,广西科技大学紧紧依托广西工业中心柳州市,在多年办学中形成了“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1994年,在中共柳州市委、柳州市人民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广西科技大学的前身——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市和41 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共同成立了广西工学院董事会。董事会的职能主要是对学校办学、教育、科技等重要事务进行咨询、评议和审议;促进董事单位与学校建立、发展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筹措教育发展资金;开展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支持学校做大做强,为地方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全面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董事会的成立,使广西工学院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也让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翻开了新篇章。2009年,学校与柳州市政府部门成立“共同推进大学建设工作委员会”,共同谋划将广西工学院和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广西科技大学的相关事宜,为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机构和制度保障。充分依托“校董会”“共建委”两大机构,学校与柳州市、当地企业在科学研究、教师培养、人才发展、就业实训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同时为创业教育打开了崭新局面。
学校结合“建设国内先进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创业教育要求,制定了新的课程体系。
(1)将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中,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创业类课程教育,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程度的创业课程,如在大一学生中开设创业意识启蒙课程,在大二学生中开设创业知识学习课程,将创业精神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品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2)将创业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机构成,“是专业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性、前瞻性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一方面,专业知识学习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创业理念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创业课程所学习的开拓创新、勇于批判的精神也为专业课程学习带来新的思维方式。
(3)深化人才培养的内涵。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教学目标的创新性、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在教学目标上,着重突出学生获得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以提高专业人才的竞争力,为企业用人单位培养适用性人才。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力度。在原有校级教学团队的基础上,努力建设8~10 个校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每年申报并建设1~2 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2)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就业指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每年选送至少10 名就业创业骨干教师或辅导员参加国家级创业指导专业培训,选派2~4 名就业创业骨干教师或辅导员到柳州市(含城区)或自治区的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进行为期1~3 个月的挂职锻炼。在每年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中,增加创新创业指导教育内容。每年组织1 次专兼职指导教师到董事单位创业孵化基地(园区)调研。
(3)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积极邀请董事单位的科技专家、知名学者、企业精英、创业先锋等,举办创新创业讲堂。每学期分别邀请校外创业教育专家或成功校友来校举办1 次创业周活动。
学校与柳州市合作建立了“桂中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促进中心” 等30 多个科研教育基地,与柳工、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联合建设了“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汽车零部件研发与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等18 个校外专业实验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建344 个校外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学校提供了10 000m2左右的场地,在校内建立了广西大学生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柳州中心、柳州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众创空间、广西科技大学校园启迪K 栈众创空间、校园“K—lab”众创咖啡、“青雏”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北斗”创客空间、广西科技大学体育学院飞尚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立,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真正有地方可去,浓厚的创业氛围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关注并投身其中。
学校与启迪数字集团联合成立广西科技大学启迪数字学院,培养数字人才,建设“K—Lab Café”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围绕高校创新人才发掘、科研成果转化与创业项目实践三个重点方向,通过打造“K—Lab Café”六步服务体系,大力扶持校内创新创业类学生组织发展,辅导学生创客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对接校外企业、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本,帮助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技能与理念。
六步服务体系贯穿整个学年:
“起航”梦想课堂:结合高校优势学科、特色科研项目开设系列创新类课程,举办“创新思维与技能”“跨界学习”主题系列培训,重点培育大学生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
“扬帆”实验室:为创新人才动手实践自己想法的创意实践空间,提供创客工具、 技术平台与实验设备等,集产品体验、技术碰撞与创意交流为一体,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把更多创意转变为产品,推进项目实现0 到1 的蜕变,形成创客聚集的“扬帆港口”。
“乘风”培育计划:打造全面覆盖“撰写BP、商业模式打磨、股权结构、产品打磨、投融资与科技前沿及产业化”等全面创新知识、技能的培育计划,化为东风,助力大学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乘风远航。
“破浪”创业营:聚集驻校企业家、驻校天使投资人等专家资源,对“乘风”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辅导咨询与系统性集中孵化培训,并开展创业模拟实践与项目路演,激发潜能,打破陈规,颁发相应结业证书。
“龙腾”创新创业大赛: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提供校园优秀项目集中路演、投资机构汇聚一堂的机会,选拔具有高成长性、 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发展以及拥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团队成为创业之腾龙。
“龙翔”造王计划:挑选“龙腾”创新创业项目,从资金、技术、人才、产业链等各个角度,整合来自大学、企业、政府和国内外等各方面资源,给予大学生全立扶持和帮助,如翔龙在天,缔造“K—lab Cafe”的Next King!优秀项目直接对接给启迪全球134 个孵化基地,进入深度孵化阶段。
学校建设的“启迪K 栈”孵化平台,通过“孵化服务+天使投资+资源协同+开放平台”的立体孵化成长模式,为创新型精英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众创空间。全方位建立起覆盖社会各个群体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体系,以众创孵化为平台,以创投基金为杠杆抓手,为科技城输送“苗木”,培育优质上市企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率和成功率,学校引入金融服务平台,提供金融专业知识的咨询、 指导和资金配套,使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建设好广西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与服务,对接企业进行孵化,全面促进和带动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具备现实意义,广西科技大学依托“校市相融”办学特色,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也形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色,让产学研合作教育探索落在实处,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