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研究

2019-03-22 20:10赵文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2期
关键词:竞赛育人教育

赵文杰

(西京学院,陕西西安 710123)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理论化严重、学生实践机会过少等不足,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无法实现。针对这种情况,高校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建设创新创业载体与平台,协调各方面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与方法,优化整体工作模式,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1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的特点与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性特征、阶段性特征、标志性特征,是国际发展潮流和趋势。有效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义,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普遍意义上,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和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为目标,锻炼和提高学生在创新、合作、沟通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创新创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其基本特征是具备创新性、创造性与实践性。

创新创业教育在强调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锻炼和提升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实践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将创新和创业作为导向,进一步开发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同时对长期积累的社会实践进行研发,鼓励学生进行更加主动性地探索,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从创新设计创新思维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精神,使其在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并鼓励其不断探索,进行原始性创新。

2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2.1 创新创业教育意义认识不足

在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有些高校仍旧狭隘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引导,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全过程育人、 全方位育人和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没有正确认识到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2.2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后主要体现为对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培养不足。单纯就传授知识来讲,中国教育可以说是最好的;但是存在明显的短板,就是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虽然我国教育水平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我们还没有真正的解决“钱学森之问”,我们高质量人才,尤其获得诺贝尔奖的数量远远没有达到与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程度,更与我国的人口基数不符。

2.3 创新创业教育手段落后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更加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信息化的今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VR/AR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

2.4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经验不足

高校现有专任教师大多数缺乏创业实践或企业任职经历,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实践时常常力不从心,教育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讲授,学生缺少实践性参与和体验,教育教学与创业实践活动联系不足。

3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新时代,我国高速发展,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越来越多地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的献。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引领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与教育环境,通过平台的建设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并针对经济与文化内容进行合理分析; 另一方面在开辟全新实践教育模式下,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培养学生原始性创新能力,提升其创业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学会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对于载体与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应给予足够重视。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创建多元化与现代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努力提升载体和平台的建设、发展效果,为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4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设的路径

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准确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的高度、 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高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列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系统谋划、系统推进。

4.1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形成课程设计、课内教学、集中实训、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有机结合,全过程、全方位协同发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重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4.2 以赛促创,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应通过竞赛运行机制改革,确立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竞赛育人的指导思想,搭建以竞赛管理体系、竞赛课程体系、竞赛学分置换体系、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建设与管理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竞赛资源平台。鼓励校内各教学单位结合专业特点,跨学科、跨专业组织学生参加竞赛,通过竞赛使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学科专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得到训练和强化,全方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合作、沟通等综合素养,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4.3 以实训实践基地为依托,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

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强化创新创业实训环节。

加强与企业或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通过对校内外的创新创业资源进行整合,依托自建与合作的基地与平台,共同建立校政企合作新模式,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环境优势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在企业中积极进行创新探索和创业实践,校政企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动、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的全方位创新创业工作格局。

4.4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建立起适应学校发展特色和教职工需求的激励体系,提升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职称评审、工作量认定、绩效考核、评优奖励上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指导,鼓励专业教师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完善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教师科技成果转化为大学生创业项目,鼓励相关教学和创新创业部门采用聘用制和优课优酬的办法组建校内外专兼职创新创业教师和导师队伍。学校多途径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专业化指导、服务与支持。

5 结语

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通过制度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平台创新等将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目标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全方位高效协同的创新创业育人环境。

猜你喜欢
竞赛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