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

2019-03-22 19:58:43田睿湖南卫视新闻中心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受众内容传统

田睿 湖南卫视新闻中心

一、重构传播内容,防止文化知识“碎片化”

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就是要立德树人,而非是因为应试或者是获取利益,所以,这就需要跟随传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满足当前的传播环境。因为传播目的不明确,使得在传播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传播内容不规范、内容不统一、传统文化经典以及国学精髓被碎片化,限制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当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将文化经典传播作为中心内容,传播的内容需要和人们的生活相靠近,找出受众感兴趣的话题,进而拉近传统文化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受众能够感受到亲切,获得更好的体验。对于传播内容需要加强审核以及考量,这就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负责,保证传播的内容是真实有效的。

二、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价值

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不仅是接收者,还是传播者。在文化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也有社会责任,就是要负责引领大众提升精神文化素养,不能因为当前娱乐性是主流就过度的进行迎合。传播者需要从浅到深,慢慢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培养,让用户能够构建其对传统文化的神圣感以及敬畏感,要注重内容的挖掘,除了要满足大众需求之外,还需要具备中国特色以及文化价值,例如,责任意识、世事通达等内容就可以,让传统文化内容能够就更深的层面上影响和感染受众的心灵,真正的讲好中国故事,将中国意蕴有效的传达出去。

湖南卫视新闻中心拍摄的讲好故事,如《绝对忠诚》,讲述的就是人民科学家的坚守,记者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也深深地被科学家的精神感动,为了让作品能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创作团队提出了电影大片的制作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几十名记者和采编技术人员采取了各种方法,采制了三百多个小时的新闻素材。湖南广播电视台的副台长也提出,在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下,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已经在舆论场上喧嚣不已,这就更加需要树立核心价值观的中心位置,占据舆论场的高地。该节目播出之后,有超过亮百佳的主要网站进行了转载,在网络互动社区中有三亿多的阅读量,有关视频的网站点击量也有八千多万人次。

《我的青春在丝路》节目中,创作团队奔走在“一带一路”沿线各领域的中国青年建设者们,记录了他们的真实工作和生活状态,体现出了当代中国青年们优秀的工作能力以及优良的精神品格,证明了我国是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在国际上也是具有担当以及情怀的,该节目也被观众接受。节目也告诉我们要在最好的年华,做一些有担当、有意义的事情,对理想有执着的追求,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在青春年华里,充满激情、充满正能量。

三、加强对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播的制度约束及引导

当前在运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时,需要注重制度方面的引导以及约束,首先,需要制定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政策和制度,并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健全,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能够利用制度正确的引导新媒体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从根本上严格把关传统文化影视剧作品、新闻传播以及文化活动等的质量,对于娱乐性太过的以及演绎性太强的传统文化形式需要严格的进行管理,进而营造良好的新媒体文化环境。其次,需要注重新媒体行业自身的监督,借助制度的作用鼓励新媒体平台,让他们能够重视职业道德,提升文化自觉性,要坚持行业自律,不能为了追求点击量而不顾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就制度上保护好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后,对于违反法律法规、低俗丑化、滥用传统文化的行为需要强化执法,要依据法律对这样做的自媒体、个人、平台进行惩处,对于消极的文化传播通道要及时的关闭,发挥出制度的威慑力,让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语境下能够得到健康的生长。

四、促进融媒体间融合

新媒体具有其显著的优势,其能够解决传统媒体中的不足,如,人力成本多、耗费时间多、节目播出延迟性等。受众可以针对讯息做出自己的评论,例如,在作品中,受众可以针对内容在弹幕上进行评论,还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发布新的信息。一些知识型场所也可以运用新媒体设备,展示多种形式的内容,进而提升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五、提高受众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

当前需要加强促进互联网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发展,除了要弘扬传统文化,还需要注重发展现实文化,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全面发挥出传统文化专家图以及信息源的效果,给社会提供专业的传统文化知识,为传统文化品牌的打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还需要注重打造传统文化的特色品牌,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让其能够实现规范化以及产业化。要重视引领健康的传统文化消费,例如,构建高品质的传统文化付费学习平台,正确的引导这方面的教育消费。对于地域性的特色传统文化,需要开展创造性的整合,推出更多真实、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物质文化产品,进而促进这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让各种文化可以找寻到合理的数字化呈现方式,加强受众的传统文化鉴赏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还可以有效的对传统文化进行维护,保持其系统性以及严肃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媒体技术,能够建立新的信息传播环境,焕发出传统文化的活力,让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同时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走出国门,加强和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受众内容传统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