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2019-03-22 19:18:38□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4期

□杨 晔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提出背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一贯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2017年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年”,从中央到地方,以全面覆盖的形式开展了思想政治课的调研,并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将好的经验加以推广,大力提升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与运用,现代教育受到其深刻的影响。如何与时俱进地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这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被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师广泛地认同并加以运用。

二、“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它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在传统教学中插入一些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而是在课程整体、单元导学、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等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精心设计,达到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所谓“线上教学”,具体是指教师在以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布置话题讨论,发布测试等,进行网络上的教学活动。学生则相应地在平台上自主学习微课、教学课件,观看教师发布的视频资料,参与话题讨论,参加测试等。所谓“线下教学”,是指教师在现实的课堂上,根据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混合式教学的主要架构

(一)课程整体设计。混合式教学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对课程有一个整体设计,明确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设定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将课程划分为单元,并对课程学时作整体安排。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下简称《概论》)为例,课程总学时64,安排知识内容40学时,练习训练14学时,实践8学时,期末考试2学时,其中总计线上20学时,线下44学时。

(二)单元导学。课程整体设计之后,教师对每个单元设计导学方案,并将之公布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以便学生按照导学方案进行自主学习。单元导学要厘清单元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将单元进一步划分为子单元,确立每一个子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在线上线下提供电子讲稿、视频、动画、链接等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并进行评价。教师需准备好PDF、WORD等电子文档,录制好所需视频,拟定评价所用的试题。

(三)设计学习活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线上线下学习活动,具体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活动。课前活动包括课前预习、线上预习测试等。课中活动包括线下的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及线上的教师答疑、话题讨论、课中测试等。课后活动包括线上的学习反思、线上线下的课后作业、课后拓展活动等。

(四)学习评价。教师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并重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仍然保留笔试形式的期末考试,但与期末考试相比,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以《概论》课为例,成绩构成及比例设置如表1所示。

四、混合式教学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意义

(一)区分了思想政治课的主导与主体。学生是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导。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上“满堂灌”的现象并不少见。过去思想政治教师凭借“一张嘴”和“一支粉笔”上思想政治课,现在粉笔用得少了,但是念PPT的教师多了。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底下被动地听,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体地位的缺乏,必然会导致课堂上“低头一族”的增加。混合式教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观看线上的学习资源,还是参加线下的讨论发言,必须自己主动选择,主动思考,才能顺利进行每一项学习任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真正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线上和线下)都只是主导者,这种主导是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实现的。

(二)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除了思想政治课教材这一载体之外,也会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使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时,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关注一些社会热点话题等。在形式上主要采取教师讲授、播放课件、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等。运用混合式教学,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包括高校开放的网络慕课(MOOC)、微课等,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使教学内容更具新颖性。同时,QQ、微信、超星等移动终端上APP的运用,学生可以在线阅读、讨论、实现即时互动,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形式焕然一新。

(三)拓展了思想政治课的时间与空间。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都是安排合班上课,一节课45分钟左右。即使只有两个班合班上课,人数通常也会达到80人以上。因此思想政治课堂上很难实现教师与大多数学生的个别交流,即使部分学生有发言机会,由于时间限制,人数也比较有限。大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全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失去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混合式教学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学生可以在线上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参与话题讨论并发表观点。学生还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空间的内容,如教师所推荐的其它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等。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之外,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线上线下课堂的表现,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单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答疑解惑,及时引导。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引导也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在线上线下课堂始终如一的坚持。

(四)提升了思想政治课的质量和效果。高校思想政治课归根到底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有的教学都是为“育人”服务的。只有学生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思想政治课才是有效的。在思想政治课上只注重知识性和教育性是远远不够的,刻板的说教最令人昏昏欲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以新颖的教学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互动的学习方式,契合了年轻人的身心特点,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