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3-22 18:55:31齐林恺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计划大学生

齐林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在21世纪的教育主要理念中,重点在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现在我国的国情政策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并给予相应的支持与补贴,就是借此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压力。但是创业的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外力因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根本源头在于创业人本身。创业人的自身创新思想及能力是创业人能否创业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初期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对于后期创业至关重要。高校通过创新课程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准,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1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急剧的增加,由此衍生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我国高等教育需要面临的巨大问题。针对这一重大问题,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重大解决方向。但是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自身有着一定的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尤其的重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这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日后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1 创新性试验计划探索初期

教育部初期提出的计划是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高效师生人员对于这一理念规划认知并不清晰,处在一个探索初期阶段,对于学校来说工作如何开展也是处于探索的初期阶段。高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初期仅限于一些教师的课题,大学生的参与占少数。为了促进大学生参与到计划工作中来,高校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对于计划工作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全方面推进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经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活动开展以及思想熏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已经顺利地开展,并且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认同。

2.2 创新创业计划发展阶段

教育部首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创新与创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创新创业教育计划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教育改革发展,开展了新一系列的创新创业计划。针对国家新教育改革机制的发展,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开拓创新思想、创建个性化风格,高校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教育培养体系。创业创新计划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在内容上开展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注重人才创新的培养。经过创新性实验的初期探索,高校在此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这为了创新创业计划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高校也同时给予政策帮扶。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将创新与创业结合起来,为了大学生日后创业培养了创新思维,引导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大大地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高校政策的帮扶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氛围愈加的浓厚。高校学生对此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后备力量支持。

2.3 创新课程体系愈加完善、发展

在贯彻国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思想,高校从多方面入手落实,如从高校政策方面鼓励支持创新课程、 从创业实践帮扶方面支持大学生创业等方面。各高校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从基础设施、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结构合理、创新创业思想贯彻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完善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发展。在完善创新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将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实践相融合,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与此同时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以创新创业计划为基础开展工作。经过创新创业计划开展实施,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3 目前创新创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3.1 着重点有失偏颇

所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注重的是创新课程与创业课程共同建设,创新课程是创业课程的基础,务必要牢牢抓紧。但是许多高校忽略是创新课程建设,更加注重于创业课程建设,顺序颠倒得到的结果显然并不是最大效果化。毕竟即便在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与奖励鼓励下,大学生如果缺乏创新能力那么创业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3.2 缺少完善的课程体系

在创新课程的进行过程中,由于创新课程没有经过系统的设计课程规划,导致创新课程内容部充实,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些高校仅仅是开设一类或者几类的创业课程,而这些课程中并没有相应的联系,更偏向与应试教育,忽略了在课程过程中创新课程的融会贯通,没有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这样的课程开设起来,也仅仅是在创业就业方面给予相应的建议和规划,而不是真正做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核心精神。缺少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贯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3.3 缺乏实践性教学

许多高校在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落实过程中,虽然开设了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但是仅仅是流于表面做理论知识辅导,并未结合实践教学。这样导致了许多大学生虽然有一些创新创业意识,但是仅仅是纸上谈兵,未能实践验证自身的思想理念。长此以往,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晃而过,打击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发散,因而如果不能将创新创业课程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也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

4 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4.1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背景

在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之前,应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维状态以及个人特点。由于创新创业课程面向的学生种类较多、时期不同、能力等级不同等,那么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就应该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的培养内容。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应当以全面教学为主。主要目的在于让他们了解当前形势形式,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在低年级的时候对于未来的选择正处于比较茫然的阶段,因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起引导作用。

针对有创业兴趣学生,应当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着重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课程中能获得收获,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与此同时,针对他们的创新思想高校要给予相应的专业能力培养支持,由专业指导教师帮助辅导参与。这类学生虽然对于创业有着一定的兴趣,但是创业方向比较茫然、创业能力不足,因而需要给予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明确创业目标、培养创业能力。

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应当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实践帮助。在此阶段处于起步阶段,他们有着明确的创业目标,学校要给予相应的专业指导以及实践帮助。毕竟创新创业要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而不仅是纸上谈兵,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从实验到实训到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一点点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才会大大地提高创业成功率。在此过程中,不论从资金、设备、教师辅导等方面,创业者都需要高效大力支持。

4.2 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4.2.1 平台课程学习

通过平台课程学习,让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课程有基础的了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吸引学生的创业兴趣。通过平台课程学习,可以大致地了解到有关创业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在平台上与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探讨研究,明确自身目标。

4.2.2 专业课程学习

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模式适合有创业兴趣并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专业教师的辅导,让这一类学生深入接触所感兴趣的方向,了解市场行情、了解相关政策等。

4.2.3 实践课程学习

通过实践课程学习,可以增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学生根据自身条件与兴趣,选择相关的教师与实践团队,由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试验、实践。实践课程学习是一个实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试验、实践学生吸取其中成功的经验、整理归纳其中失败的关键问题,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创新创业成功提供帮助。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响应国家的政策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培养出更优秀的创业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计划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暑假计划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