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亮
贫困材料是大部分高校辨别大学生是否贫困的主要方式。由于地域跨度等问题,部分新生通过伪造家庭经济状况获取“证明材料”,提出资助申请,以满足个人非正常消费、投资等需求。该行为严重影响高校资助体系的公平性,导致需要资助的学生无法获得资助名额。材料审核工作由二级学院完成后汇总到学校管理部门,但是由于学院审核小组对国家资助政策认识不深,对上交材料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评审结果与实际情况易出现偏差。
助学贷款工作是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资助政策实现了为广大寒门学子保驾护航的目的。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从近几年学生还款的情况来看,部分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对还款的重视程度不够,各类违约、不诚信现象层出不穷,个人诚信不足,对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产生严重阻碍。
在开展国家助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提交家庭经济证明材料,由所在学院进行初步审核,再交由学校管理部门复核确定。首先,部分民政部门审核工作不严谨,对经济情况审核不细致,信息的真实性存在严重问题。其次,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认定工作中,由于地域性和财力的限制无法实现各项材料的精准复查,难以保证困难生认定结果的准确性。最后,虽然证明材料需经学院、学校审核,由于评议小组人员组成、政策了解程度等多重原因,造成贫困生资格认定结果出现偏差。
一方面,现有的高校资助体系中,政府部门财政投入是实现资助政策落地的重要保障,国家不断提高资助力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较大,资助力度和作用会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对资助资金的使用有偏差。以国家奖助学金等为主,其他方面如勤工俭学板块份额不突出,容易导致大学生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取得奖助学金,对于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或其他兼职招聘工作置若罔闻。最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用于支付学费等,虽然在就读期间无息,但毕业贷款到期后须马上还款,对于受助学生而言存在一定压力。
首先,西方不良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不良影响,传统诚信观念受到冲击;其次,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最后,网络的兴起导致虚拟身份不断增加,对于大学生的正常成长和发展具有不良影响,长此以往,导致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
高校相关管理体制不健全,资助管理部门不仅仅有单纯的管理职责,同时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诚信管理及教育职责。目前单独依靠高校无法构建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诚信教育工作收效甚微。在资助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高校的育人职能,导致诚信教育活动和平台严重缺失,日常诚信教育等活动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实际作用。
学生对自身的诚信修为认识不到位,对诚信的理解存在偏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个人诚信情况必将对其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他们对信用的重要意义缺乏了解,对自身的违约情况将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在离开学校后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在校期间申请的各项资助已经结束,不会带来其他影响和弊端,不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首先,依托国家资助政策与管理办法,对所有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对其中模糊表达、疑点部分与当地(政府)街道咨询核实,实现材料初查的准确性;其次,深入当地开展调研工作,可采用电话、成立普查小组、临时抽查、深入家访、随访等不同方式,强化对资助申报材料的审核,走访贫困家庭,对不符合申请条件、材料弄虚作假的退回申请;最后,建立可实时更新的贫困资助系统,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受资助信息、家庭经济情况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生活实况进行跟进与更新,增加资助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又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首先,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工作,包括主题班会、宣讲,进行非诚信后果等反面案例教育,宣传“诚信还款还贷”,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对诚信的认知度。其次,建立高素质的诚信教育教师队伍。教师的人格等综合素养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合理配置诚信教育教师结构,建议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其他专职教师为辅的诚信教育体系,分工明确,各有专长。最后,建立动态工作机制,对各项活动以及参与教师、学生代表等定期开展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调整工作方案,以提升活动质量,提高广大学子的参与热情,促进诚信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方面,高校根据资助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学生信用档案库,依据不同贫困标准将贷款学生进行分类,将学生贷款情况记入档案,监督贷款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定期向上级部门做汇报与情况说明,努力创建良好还款氛围,不断提高学生诚信意识。另一方面,对助学贷款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完善助学贷款的还款制度,用人单位督促毕业生按时还款,降低贷款违约风险。用人(实习)单位应对贷款学生提供帮助,提醒其按时返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发放酬金时直接将贷款者要偿还的利息打入所贷银行账户中,减少和杜绝违约风险。
首先,高校与政府部门(街道)做好对接工作,依托行政力量促进资助政策落实,借助国家行政力量实现资助政策精准化。其次,高校自身应不断加强顶层设计,由相关部门的分管领导直接负责,通过高校学生资助中心(部门)责成各二级学院资助工作负责人,即辅导员、班主任等共同研讨资助过程公平性方案。通过反复核对和评议,充分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现贫困生认定工作过程的公平性,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不断完善和进步。最后,设立信息回馈渠道,接收投诉、建议,保证助学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严肃性。
高校通过综合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而建立适合全体学生的评价体系。调查使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分析学生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构建由学校资助到学生自助、由单一走向多元、由独白走向对话的资助体系。还要根据时代与学校发展实际,通过组建感恩圆梦义工服务队,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班会活动,建立诚信与感恩的社交平台,引领学生增强诚信意识与感恩意识,帮助广大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