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智星
(接力出版社,广西 南宁 530022)
《小聪仔》是接力出版社于2001年创办的一份幼儿期刊,它连续八次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向全国幼儿推荐的优秀读物。2013年,《小聪仔》研发制作的科普电子书系列《我爱大自然》,继2015年获得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之后,又于2017年斩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一个小小的期刊编辑部能获得这么多国家级的荣誉,甚至拿到了国家出版领域三大奖中的两项。它凭什么呢?凭的是不断创新和锐意进取。
《小聪仔》于2001年创刊,最初是月刊,只有一个版本——幼儿版,针对3~7岁的幼儿。幼儿版是一个综合版,主要包含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儿歌、动植物知识、大迷宫、搜寻、手工等内容。
到了2006年,《小聪仔》新创了婴儿版,把0~3岁的小读者也收进读者群。这个版本也是一个综合版,是为开始牙牙学语的宝宝打造的,图画多,字号大,同时还配合出版了《妈妈成长手册》,指导新手爸妈如何科学育儿。
由于国内幼儿期刊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家纷纷寻找发展路子。2008年,《小聪仔》以独到的眼光,新创了科普版,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也吸引了过来。
2013年,《小聪仔》研发了科普电子书系列《我爱大自然》。这是《小聪仔》从传统纸质出版向多媒体复合出版的一个初步尝试,并且大获成功,获得了业内一致好评。
当国内很多幼儿期刊把眼光聚焦在绘本阅读概念上,纷纷做了绘本版时,《小聪仔》的编辑们在考虑:我们是做绘本版,还是做一个新领域的阅读产品呢?
去图书市场上逛一圈,不难发现,目前充斥市场的科普读物大都是大而全的百科类全书,内容多而杂,但又蜻蜓点水,浮在表面。这些百科全书让婴幼儿读者无所适从。孩子的头脑不是计算机,不能简单地给他灌输、填塞知识。就好比吃东西,婴幼儿的食物需要从简单到复杂。阅读也是一个道理,需要由浅及深,循序渐进。什么样的科普读物才适合孩提时代的最初阅读呢?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当时,《小聪仔》幼儿版有一个很漂亮的认知栏目,叫做《认识大自然》,把常见的蔬菜瓜果、自然四季做一些专题阐述,图片丰富漂亮,引发孩子的认知兴趣,这样的专题科普栏目在国内同类刊物中很少有,在当时很独特。这个栏目在2005年获得了中国版协连环画艺术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栏目奖。所以,我们觉得,幼儿科普阅读这个点很不错,大有可为。最后,经过严格的市场论证和领导决策,《小聪仔》决定做一份适合婴幼儿阅读的科普品牌期刊——《小聪仔·自然》,并开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幼儿科普主题阅读,这在国内是首创。
科普版每个月出版一本,一本就介绍一个主题。如动物主题《瓢虫》,我们用精美的高清大图展示了瓢虫从一颗卵到孵化,变成幼虫,再羽化变成虫的各个生命阶段,以及瓢虫的种类、瓢虫吃什么、它是怎样飞行的等内容,再配上简单、准确又充满童趣的语言,让小读者不断发生各种惊叹声,“哦!”“哇!”“原来是这样的!”再如植物主题《牵牛花》,我们会从牵牛花的种子说起,介绍牵牛花的种子颜色、种子发芽、长叶片、爬藤、开花、结果的整个生命过程。书中还用大幅清晰图片展示了牵牛花的花瓣里藏着一个五角星,牵牛花的花瓣有各种不同颜色,牵牛花藤蔓在绕竹竿往上爬时会朝着同一个方向旋转着往上爬,这些大家在生活中很难发现的事情特别能引起小读者的兴趣。
我们力求给孩子们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引导他们认识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风雨雷电,让他们在欣赏美丽生命的同时,学会感动、感恩,引导他们从小树立客观、公正、公平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人格魅力。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孩子们的真善美。我们要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让他们了解地球上更多的生命,了解每一种生命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有理解,有欣赏,才会有爱和尊重。《光明日报》曾经高度评价《小聪仔》,说《小聪仔》开创了“以培养会感动、会感恩、热爱生命的孩子为目标的新式教育理念”。
因此,有专家说,《小聪仔·自然》是我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幼儿科普期刊,融趣味性、知识性和行为探索于一体,符合幼儿阅读心理——单纯、有趣,真正是用纯净的水浇灌孩子幼稚的心田。
由于一时难以组织到作者资源,《小聪仔》主编张美爱女士决定去国际幼儿科普图书市场上看看。她多次带编辑参加北京BIBF国际图书博览会,后来终于在一次世界图书展会上看到了日本福禄贝尔出版公司的《自然》。日本的《自然》十分符合我们的科普主题式阅读理念。于是,我们和日本福禄贝尔出版公司在2007年博洛尼亚世界儿童书展上签约,全版本引进日本版权,当年就出版了12期《小聪仔·自然》。2009年上半年,我们又引进了韩国版本《我的动物朋友》,做了6期。
在全版本引进国外版本时,我们又在考虑一个问题,单靠引进版权不是长久发展之策,我们必须推出我们自己的原创作品。原创性才是少儿科普出版可持续发展的法宝,才是少儿科普出版的核心竞争力。[1]因为有了这一年半时间对日本和韩国版本的学习,我们编辑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给后来的原创科普版打下了基础。
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始原创《小聪仔·自然》。至2018年12月,共计出版114种原创版本。虽然有了国外版本的经验,但《小聪仔·自然》在原创初期遇到的困难和压力仍然是巨大的。
我们编辑缺乏动植物科普知识,我们也拍不了高清、美丽的动植物图片。怎么办?只能去寻找人才。先去各大图片网站寻找高质量的图片,去摄影爱好者常去的各大网站物色优秀的生态摄影师,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寻找科普专家。科普专家对期刊的科学内容进行审核和把关,确保科学内容的准确和严谨。我们又去幼儿园找幼教专家帮审核和把关语言文字,确保语言深入浅出,充满童趣,合适婴幼儿阅读。为了得到植物生长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在办公楼的顶楼上种植了玉米、南瓜、西瓜、牵牛花等植物,记录植物生长每个阶段的变化。但我们更多时候是奔赴第一现场去观察动植物和请教专家,如在编辑《海菜花》时,我们去广西都安县的澄江辨认、观察海菜花;编辑《蕨类植物》时,我们去华南植物园找蕨类植物专家,请他现场给我们讲解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就这样,我们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最后把《小聪仔·自然》做出来了。每一期《小聪仔·自然》的诞生,都凝结了摄影师、科普专家、幼教专家和编辑的心血。经过十年的磨合和发掘,《小聪仔》已经拥有了庞大的创作团队、摄影团队、科普专家团队和幼教团队,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把产品宣传出去呢?《小聪仔》有一位非常优秀的主编,功底深厚、思维敏捷、眼光独到。她写了很多宣传《小聪仔·自然》的文章,不仅在《小聪仔》期刊上登,还发布在各大媒体。一时间,科普启蒙阅读概念成为了一个热点。后来,《光明日报》《广西日报》都来采访报道。此外,主编在参加各种讲座,特别是给各大新闻出版培训班上课的时候,会利用时机宣传期刊。《小聪仔》期刊在业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为提升。
2013年,《小聪仔·自然》在一次国际书展上被越南文化教育出版公司看中,他们一次性购买了24个主题。就这样,《小聪仔·自然》的版权输出到了越南,被翻译成越南语,覆盖了东南亚地区。我们只花了短短四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版权引进到版权输出的巨大跨越。
2016年9月,在武汉全国期刊博览会上,《小聪仔》被新疆青少年期刊社看中,他们想要把科普电子书《我爱大自然》以及《小聪仔·自然》翻译成维吾尔语,在新疆发行。
《小聪仔·自然》走出国门、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标志着这份期刊达到了专业化、国际化的水准,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和移动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学习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新媒介开始成为儿童读物数字化产品的载体。[2]当把这本幼儿科普期刊做得小有规模时,《小聪仔》又开始进行多媒体复合出版的初步探索。
2013年,《小聪仔》在精彩的科普期刊内容中加入了当下流行的、孩子喜欢的科普动画片、故事儿歌音频、微电影、韵律操、小游戏等内容,研发制作了《我爱大自然》科普电子书。这套电子书的出版载体是DVD,一共有10个专辑,包括《长颈鹿》《刺猬》《翠鸟》《蚂蚁》《瓢虫》《玉米》《牵牛花》《蒲公英》《蛋》《叶子》,带给孩子更全面、丰富、生动、有趣的阅读体验。
这套电子书契合了儿童的学习心理和阅读习惯,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一页一页翻开电子书,仿佛身临其境地徜徉于大自然中,和动植物亲密接触。再加上幽默有趣的卡通动画片、朗朗上口的故事和儿歌、精彩的微电影、活泼热情的儿童韵律操、简单好玩的小游戏,全方面调动了孩子的视觉、听觉,真正动脑、动手。后来,这套电子书斩获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中国出版政府奖。
在《小聪仔》期刊的纸质出版物上,也采用了很多多媒体手段,如幼儿版制作了很多故事、古诗、儿歌、韵律操的音频和视频文件,然后用微信二维码的方式链接上这些音频、视频文件,让孩子听故事,学习古诗、儿歌和韵律操。
习近平主席曾经说,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的讲话)[3]。《小聪仔》就是因为这一次次大胆的创新实践,让自己在同类刊物中脱颖而出的。习主席还说,创新引领未来。相信《小聪仔》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