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运行

2019-03-22 13:57:48□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校企基地技能

□杜 强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创新已成为产业进步的主要驱动力。测绘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测绘新市场的快速开发,在给测绘行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具备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还要具有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意识和初步能力,这无疑对当前的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实践教学基地承载着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功能,如何将创新创业引入传统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教育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当前工程测量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技能,忽视人才职业上升综合素质培养。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实践教学基地是围绕培养学生“技术技能”这一中心而建立的,无论是从实习项目设计,还是硬件组织、软件设置、资源配置等方面,均是为技术技能培养而服务。重视技能而忽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眼界较窄,缺乏创新创业意识,这在固定岗位技能的社会组织生产中弊端尚不明显。进入新时期,随着测绘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但员工的岗位流动性加快,而且岗位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还需要其具备管理、创新、再学习、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行业变革、技术革新、岗位变动带来的挑战。

(二)仪器充足且高端仪器较多,但使用率不高,在人才培养中贡献较低。经历了示范院校建设、一流院校建设等阶段,大多数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仪器设备不仅达到了生均要求,而且在数量、质量上均实现了超前配置。与仪器设备采购不同步的是实习项目设计与制度建立的滞后,存在重硬件建设、轻内涵建设情况。由于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实习项目单一,生产性项目极少,加之管理制度不健全,使高端仪器多处于闲置状态,这不但造成设备浪费,无助于师资水平提升,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仪器设备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

(三)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深度与力度均需提升。企业在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对接、人才培养方案和考核评价标准制定、课程与教材开发、考核评价等环节中参与度较低,“将课堂放到生产一线、将一线技术人员引入课堂”这一共同育人理念仅停留在构想层面,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深度、力度均需提升。

二、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与运行

(一)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采取“一个中心、多个点位、互联互通、开放发展”的建设思路,一个中心建立在企业,多个点位分布在学校和企业的项目部,“中心”的功能在于调配资源、设计实习项目、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开发课程与教材、制定分段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实践研究等,“点位”的作用在于实习项目、考核评价、教学进度等任务的落实,“中心”与“点位”信息充分互通,不断改进基地运行机制,实现基地动态调整、创新发展。校企深度合作,落实“双主体”是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建立并达到预定功能的基础。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在权责明确的前提下,调配资源、优化配置、健全制度,共同建立并保证基地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二)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管理、创新、创业及风险管控意识与能力。为实现基地的培养功能,需成立基地教学管理工作小组,成员由校企双方推荐,各占50%;组长、副组长各设1名,由小组成员会议选出。基地教学管理工作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基地的建立与维护、制定基地运行相关制度、协调资源调配、指导实习项目的设计与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等。

基地运行以项目为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项目调动学校与企业资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基地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多个类型的项目,学生可根据兴趣及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某一个类型的项目,每类项目的培养功能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学生跟岗学习阶段。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指定的生产性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术技能。二是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独立完成分配的生产性工作任务,项目负责人对其工作进行全程指导,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及初步的管理意识与能力。三是独立承担项目阶段。基地会定期或不定期公布“招标项目”,符合要求的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可根据要求提出申请,经基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综合评审后确定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在基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组建项目小组,明确组员职责,并按照要求完成项目,培养学生技术管理、创新创业及风险管控意识与能力。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参加基地设置的项目管理、创新创业、风险管控等课程的线上、线下的学习,提高综合能力。

三、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特点

围绕“将课堂放到生产一线、将一线技术人员引入课堂”校企共同育人理念建立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管理、创新、创业及风险管控意识与能力。与传统实践教学基地相比,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有以下显著区别:一是“双主体”,教学基地是学校与企业基于互赢的原则共同建立的,学校与企业权责明确,是基地建立的两个主体,缺一不可。二是“双导师”,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分别为每名学生指派一名指导教师,企业导师侧重于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导师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三是“项目导向制”,鼓励学生通过竞争在一定的技术层面、一定的业务范围承揽“项目”,并以负责人的身份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四是集中与分散共存,基地的功能集中于某一个企业,但又分散于不同的项目部,基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五是技术技能与管理、创新创业等综合能力培养同步进行,基地会根据学生群体特征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采取“项目导向”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在项目管理、风险管控、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六是资源优化配置,根据实践教学项目组织校企硬件与软件资源,能够将学校仪器设备尤其是高端仪器设备充分利用到教学中,提高了仪器使用价值,降低了设备浪费。

四、确保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与运行的关键点

(一)确保“双主体”落实。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如何确保校企合作的企业一方落实主体性是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其功能的关键。为确保“双主体”的落实,合作企业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信誉度高、合法经营、管理规范、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二是专业对口、生产任务充足、生产设备较为齐备,能够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必要条件。三是管理层具有教育情怀,愿意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四是有能力且能够共同参与学徒培养,进行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对接,共同设计实习项目、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共同根据工作任务和现代学徒制思想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实施分段教学,共同落实分段考核评价,共同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五是能够选拔优秀的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师傅,并给予制度保障。在确定合作企业前,学校应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对于符合要求的企业,校企双方协商,明晰各自权责,签订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为“双主体”落实提供保证。

(二)设计并开发体现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习项目。根据基地“专业+创新创业”的培养功能,以培养学生专业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结合企业实际生产任务,校企共研,共同设计开发实习项目,并在运行中对其优化,以充分体现基地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方面的要求。

(三)开发适合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线上资源。考虑到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实践教学难以进行集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基地采取“4结合”即集中与分散、线上与线下、专业与综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基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开发适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线上资源是非常关键的,基地提供的线上资源不仅是专业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根据专业特点整合项目管理、创新创业、风险管控等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能力。

五、结语

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发展新时期对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深化校企合作,以“一个中心、多个点位、互联互通、开放发展”的思路进行基地建设,完善基地运行机制,将创新创业内容整合进实践教学项目,建立突出专业特色,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项目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考核的改革,是实现工程测量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功能的关键。

猜你喜欢
校企基地技能
高级技能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10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我的基地我的连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