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振武 李兆林 华树新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013年—2030年国家路网规划普通国道26.5万km,高速公路13.6万km[1]。传统公路以工期、质量和成本为目标[2]。面对资源约束缺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绿色公路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以最小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公路建设的需求,推动公路行业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公路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高服务能力与品质,为人们提供畅通、高效、舒适的出行服务,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全寿命周期,是指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统筹项目规划、建设、运营和回收等全部环节,在确保规划合理、工程优质、生产安全、运营可靠的前提下,以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
公路的设计阶段确定了公路的选线问题,项目选线穿越区域的合理性、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和有利影响进行客观、全面和科学的评价。而且针对公路建设项目的沿线长,对环境的破坏具有持久性等特点,可对公路周围的环境做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设计阶段也间接为公路的施工期,运行期指明了环保的方向。设计阶段是达到建设绿色公路的重要阶段,为绿色公路建设打下绿色基础。
公路的施工阶段是整个公路生命周期中消耗资源量最大的阶段。施工阶段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必然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如房屋拆迁,生活用水,土石方等。土地占用,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动植物栖息地,自然景观及文物破坏等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会伴随着大规模的机械生产活动而产生。同时,施工造成的粉尘,尾气排放,污水排放,工程垃圾,机械与交通噪声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固态废弃物污染与噪声污染。
公路的运营期时间较长,公路一旦投入运营。公路交通将带来持续性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对环境的破坏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弥补。汽车的尾气,噪声,夜间灯光等对公路的局部产生小气候变化陆域人的活动增加公路有害物质。运营阶段需要做好对公路的维修工作,加大植被的绿化范围,做好公路的清洁保护工作。所以,在公路建设中养护对环境和公路都至关重要,不能重建轻养,要加大力度发展公路的养护。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全寿命周期理论,结合2016年8月1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实施绿色公路的指导意见》和2018年5月22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绿色交通设施评估技术要求》中第1部分绿色公路,对评价指标进行选取。
绿色公路评价体系是测度绿色公路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从绿色公路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建立3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2个指标项,见图1。
评价指标权重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表5。
表1 一级指标权重
表2 设计阶段指标权重
表3 施工阶段指标权重
表4 运营阶段指标权重
表5 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结果表明(见图2),在绿色公路评价体系中,施工阶段的权重为0.493 4,占比最大。由于施工阶段对环境破坏最大,要在施工阶段加强生态环保措施。二级评价指标中,道路养护能力(0.194 3)、生态保护工程建设(0.162 1)、废旧路面材料利用(0.121 2)在前三位。说明发展绿色公路,要重视公路养护,不能重建轻养。与此同时,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是绿色公路发展的重点。
本文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构建绿色公路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于今后绿色公路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健全绿色公路发展制度体系。保证绿色公路健康、有序发展。
2)促进绿色公路领域技术保证制度体系的建立。利用绿色技术、绿色工艺助力绿色公路发展。
3)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绿色公路。应用BIM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促进信息技术在绿色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