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破局?为时尚早!

2019-03-22 10:23周晓兰
能源 2019年2期
关键词:破局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文 | 本刊记者 周晓兰

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的,目前说充电桩行业破局为时尚早。

新能源汽车近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日常生活中已经随处可见“绿牌车”。作为科技与环保理念完美结合的新能源汽车吸引了许多用户,而许多车主在亲身体验之后却表示后悔购入。主要原因是充电配套设施建设脚步滞后。

2018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用 3 年时间大幅提升充电技术水平,千方百计满足居民区“一车一桩”接电需求,进一步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和产业格局。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 (2015-2020年)》发布至今已三年有余,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居全球第一,但仍然落后于规划水平。

总的来说,充电桩行业破局任重而道远。

充电曙光乍现

与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相对应的是充电桩市场的巨大缺口,多方势力跃跃欲试,意欲在充电桩市场分得一杯羹。有业内人士曾提到,2017年上半年中国共有1000多家充电桩企业,然而2018年6月的相关统计显示只剩下500来家了。行业洗牌期至今仍未结束。

中国的充电网络运营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充电桩数量排名前三的充电运营商企业分别是:特来电(12万台)、国网公司(5.7万台)、星星充电(5.5万台),这三家合计市场占有率约80%左右。

充电桩的投建成本回收周期较长,而且利用率较低、盈利模式单一。诸多原因使得很多充电桩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就导致许多桩企逐渐被淘汰掉。

即便是目前市场占有率超过40%,位居全国第一的特来电也曾公开承认自己亏损,并期望2018年扭亏为盈。

2014年5月末,国家电网宣布将引入社会投资参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特来电在此后进入充电桩行业,尽管其充电桩数量及充电量日益增长,但与其他桩企处境相同,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2018上半年特来电充电量达到4.4亿度,累计充电量超过10亿度,是国内首家充电量突破10亿度的充电运营商。仅2018年上半年,特来电充电业务收入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193.8%;充电设备销售2.26亿元,同比增长1640.80%,充电板块亏损3000万元,而2017年全年亏损1.95 亿元。就此看来,特来电2018年扭亏为盈的目标有望实现,北汽特来电(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好鹏也表示2018年公司业绩良好。

不同功率的直流充电桩盈利测算(单位:元)

在充电桩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下,运营商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充电服务费,目前充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各地区有所差异,实际收费在0.6-0.9元/度左右,例如北京充电服务费是0.8元/度。

但据李好鹏介绍,实际运营过程中桩企到手的服务费还要低一些,需要将20%左右给场地方。此外,在与其他场站竞争时还会有所降低。整体算下来,充电桩的成本回收周期就比较长了,加之已建成充电桩利用率低,企业亏损也就成了业内的普遍现象。

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桩企要想盈利需要整个社会配套设施以及公共车型进入的匹配,目前从专用车的发展速度来看,难度还是极其巨大的。地方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申万宏源对充电桩盈利能力做了相关测算,根据2018年国网充电桩设备中标结果,国网中标价格基本在1.17元/W水平。假设充电服务收费标准平均为0.7元/度、折旧期限为10年、用电损耗为10%。经测算,在10%的利用率下,单个60kW充电桩盈利1.75万元,成本回收期为5.8年;单个120kW充电桩可实现盈利3.94万元,且功率越大,盈利空间越大。

可以有效解决充电焦虑的大功率充电正在逐步发展,能源基金会中国交通项目主任龚慧明认为,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本身可以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对于电网而言是调峰调谷的有效资源。但是一旦进入大功率的快充为主的公共充电服务模式,将会给电网带来更多的挑战。因此,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以及充电桩的普及,充电桩和电网之间的关系也将会发生变化。

除了充电桩自身的创新,其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寻求新的突破,由运营商主导转向多元化发展,共建共享模式正在逐步推广。未来的充电桩市场将会是一个万亿市场,不可能一家独大。李好鹏向记者表示共建模式将会是特来电明年重点推进的模式,这也是其向轻资产转型的举措之一。特来电选择有资源的企业共同运营,而基于前期的耕耘,特来电表示会确保合作者的盈利。

行业问题犹存

自2014年民营企业进入充电桩行业,充电桩数量开始大幅度上升。2015年为了科学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 (2015-2020年)》,根据当时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行动计划》中提到,我国目前已建成充电桩数量超过60万个,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同时,整个充电桩行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充电桩的利用率低,而这就导致了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不高。龚慧明认为这一问题需要从需求侧和服务侧两个方面来看。从需求侧看,第一批电动汽车用户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导致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高,一方面是私人充电桩的建设降低了用户对公共电桩的使用频率,另一方面第一批用户的电动汽车里程较短,集中在200公里左右,只适应短距离点对点的通行,因此对公共充电桩的使用频率也会降低,这也是由早先的电动汽车车型所决定的。

从服务侧就反映出了充电运营商存在的问题,服务管理不到位、充电桩接口协议不同以及支付方式不统一等都是过去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包括燃油车占位等客观存在的问题。

目前充电桩企业正在致力解决这些问题,李好鹏表示重运营也是特来电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保证充电场站的正常使用并注意用户的留存问题,而这一过程中充电桩的投建和重建也十分值得重视。以后将结合一座城市的服务半径合理规划,慎重拆建,这也是投建加改造升级的过程。去年12月份成立的雄安联行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会推动充电互联互通,实现物理接口、服务信息、交易结算等互通,这也是一次新的探索。

其次,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充电桩企业一直处于弱势。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车企的参与度较低,桩企与车企之间难以协同发展,所以提升充电保障能力的相关工作就没有形成合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副主任刘永东认为,两个行业之间的发展规划需要进行沟通协调。基于充电桩企业的现状,共享共建模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共建共享模式是正确的,可以综合利用各方的力量建设充电桩,发挥共享机制的作用,进而保证企业共同盈利,一起成长。

还有一点问题就是充电技术水平偏低。目前我国各类充电设施只能实现单向充电,难以和电网互动;私人充电设施无法提供智能共享服务等。而在世界范围内充电技术创新十分活跃,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技术都已经开始实证试验。我国科技部也在积极布局无线充电技术研发,设立专项课题研发无线快速充电技术。

但关于大功率充电,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则认为,中国是220伏的电压,非常适合小功率慢充。现在应该尽量使家用轿车都配置慢充桩,成为主体的供电模式,未来成为能源互联网的终端节点。同时,欧阳明高指出10-15分钟的快速充电是必备的,但快充的定位是应急,不是主体充电的模式,快充占比大概承担15-20%。

在谈及充电桩与电网关系时,龚慧明也表示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的慢充服务保障,在未来也是一个发展趋势。他认为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充电技术还需要摸索很长一段时间,未来市场上的主导车型跟用户的充电需求还是有很大关联的。

破局?或为时尚早?

截止2018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应用量已经超过300万辆,而已建成充电桩数量超过60万个。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日渐成熟,但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尽管充电桩数量日益增加,但难以忽视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及规模仍然大幅高于充电桩,而这就意味着车桩之间的缺口仍在不断扩大。当然一味追求车桩数量匹配也是不正确的,更多的应该由市场需求来主导。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充电桩行业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距离全民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初期发展阶段,离不开政府的支持。2015年以来,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陆续发布推动充电设施发展政策措施,有力引导充电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充电桩服务商业模式目前还在探索过程中。刚开始大家都比较关注于跑马圈地,到各个城市投建充电桩,一味追求充电桩的数量,现在充电桩企业面临着转型,看到了单靠跑马圈地所面临的窘境以及当前商业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刘永东认为,“充电桩的建设实际上需要资本的大量投入,而我们按照现在的充电服务费的收入比例来看,还不足以支撑充电桩的规模发展。”因此,现在各大充电桩运营商开始注重充电的效率、效益问题,关注提升充电桩的利用率、合理规划充电桩布局等。但是刘永东认为真正成熟的商业模式仍旧没有探索出来。

在崔东树看来,未来的充电桩行业仍然会加速发展,而需求拉动发展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

曾有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人对于远距离开车出行的需求是很低的。考虑到我国高铁比较发达,但租赁车又相对落后,龚慧明认为电动车的发展涉及到未来出行体系的无缝构建。因此,与之相关的充电桩行业也就需要认真评估,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主体。

目前的共建共享模式就做到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未来更要积极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三方合作,统筹规划充电桩的建设布局,伴随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充电桩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

近几年充电桩行业洗牌加速,一批又一批企业在这一风口落下来;2018年行业“领头羊”特来电宣布将扭亏为盈……对此,业内曾有声音表示,2019年充电桩行业的关键词是“破局”,选址佳、布局广的充电桩企业或许将会迎来盈利拐点。

对上述观点,崔东树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盈利只是针对部分企业,不能代表整个行业,而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的,目前说充电桩行业破局为时尚早,这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可能那么快速。

刘永东表示对整个行业而言,仍旧需要一段时间探索,才可以形成相对完整的商业模式。

猜你喜欢
破局电动汽车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破局“出货难”
“数”中寻机,借势破局
破局
认清自己 创新破局
电动汽车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