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校视角下高职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智慧思考

2019-03-21 17:43
传媒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特色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文献资源建设,是依据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任务与服务对象,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藏书体系的全过程。文献资源作为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和基础,是高校图书馆始终坚持的工作重点之一。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明确提出,到2018年将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左右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优质校建设计划的推进给广大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也应相应做出智慧化的改进。

一、高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

(一)基础薄弱底子差,历史遗留问题严重

现有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以前的中专院校、技工类学校等合并发展转化而来,以前中专阶段的馆藏积累也一并转过来。但是中专阶段的馆藏文献不仅年代久远,内容远跟不上高职教育的发展步伐,而且时间长久疏于管理,再加上馆舍搬迁、领导调换等诸多因素,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这一类馆藏资源几乎只有很小甚至没有了利用价值,而图书剔旧、资产报废等往往又手续烦琐、流程复杂,造成这一部分馆藏处理不掉,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图书馆藏书体系的发展。

(二)思想观念落后,藏书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教育侧重技术性、应用性的学科,着重于技术和技能方面的积累与运用、传承与创新,其教育层次、办学方向、学科建设、教学模式等与中专和本科院校均大不相同,因此图书馆馆藏建设也应与之相适应。而目前绝大部分高职图书馆的藏书还是遵循以往求大求全理念,讲求尽可能多和全地收进各个大类的图书,以显示馆藏资源的充足,对于一些学校重点建设发展的学科和专业却没有针对性地加大文献的收藏量以及侧重投入,藏书结构没有突显出高职院校的教学和专业特色,不仅不能充分服务于教学实践还造成了大量购书经费的浪费,流通量少的书占了大量空间,给图书流通带来不利影响。

(三)固守传统采购模式,效率低效果不佳

传统的图书采访模式主要是看单采访和现场采购。看单采访由专业的采访人员从书商整理发送的订单中逐本选择,在采访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工作量巨大,且受采访人员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采选书的质量也受限;现场采购虽然可以直接看到将要选的图书,但是受人员数量、采选时间、书商利益等因素的限影响,所能采到的量毕竟有限。不论哪种方法采选到的书都要经过审核、发订、物流、加工等一系列流程才能最终上架,耗时耗力,往往还不一定能满足师生读者的需求,效率不高效果也未必佳。

(四)采访人员素质不高,影响选书质量

高职图书馆的人员组成复杂,有成立高职院校以前的老员工,有照顾关系的家属等,来源多种,教育背景知识结构个人水平参差不齐,这一定程度上对文献资源的采访工作会产生影响。

二、高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优化措施

(一)优化馆藏文献资源结构

针对高职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特点,弱化大而全的馆藏资源理念,有选择性地多采购特色专业相关的书籍,适应职业院校技能性、实践性强的特点,突出实用性,重视师生读者的阅读偏好和倾向,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改善馆藏文献结构。

(二)平衡馆藏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布局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倾向于移动阅读的形式,阅读行为习惯的改变导致了纸质资源借阅率的降低,因此平衡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出版行业“纸电同步”出版模式的逐步流行,各馆可以适当缩减纸质图书的复本量,增加对应电子图书的购买量,使馆藏资源和购书经费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三)建立特色资源库

高职图书馆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教学特色和优势专业自建特色数据库,建立人无我有、独具专业性的特色馆藏。此外还可以扩展范围,将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经济、文化资源等集合起来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

(四)加强采访馆员队伍建设

让采访人员定期参加培训,不断了解最新的出版动态、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热点等,提高自身素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要引进具有专业背景的馆员,包括图情学科和其他学科的馆员,提高采访队伍整体的专业性。

三、高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智慧化思考

(一)对接教务系统,让专业课师生参与采购

在当前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大环境下,让更多人尤其是专业课老师和该专业的学生参与馆藏文献的采购已经成为可能。将文献采访系统与学校的教务系统对接或将相关专业的书目内嵌入教务系统,这样师生可以在选课、备课时选择自己有需求的教学参考或辅导书籍向图书馆荐购,这种操作方法专业对口、针对性强,能够选择到最为实用的专业类书籍,较大程度避免了采访人员选择的书没人看和师生想看的书馆里没有的情况。

(二)尝试采用PDA读者决策采购模式

读者决策采购(PDA,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是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由图书馆确定购入的新兴采访模式。与传统采购模式下以采访馆员为主导、读者被动接受的情况相反,读者决策采购的核心是读者主导的先阅后买。图书馆将书商提供的符合采选要求的书目导入图书馆一体化集成管理系统,读者可以在OPAC中选择和浏览自己想看的书,并点开电子链接试读、了解大致内容,如果有意向需要该书就选择荐购,由此触发图书馆的采购。除了书商提供的书目数据外,图书馆还可以将书店、电商网站上等的书目信息经规范化后导入图书馆系统,扩大可供读者选择的范围。

(三)积极推进纸电一体化进程

在当前纸质借阅量逐年下降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纸电一体化的馆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有力举措。在保证馆藏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削减纸质复本,增加相应的电子书的购买,既可以节省图书馆物理空间,还能使有限的购书经费得到充分使用,主动适应师生阅读习惯和方式的变化,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纸电一体化还可以融入PDA模式,读者在OPAC中一样可以选择电子书进行推荐购买。

(四)构建区域间合作联盟,深度促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高职图书馆由于经费有限、能力有限,各馆独当一面的水平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校际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某区域范围内如市内、省内等建立高职院校资源共享联盟,对于昂贵的电子资源如外文数据库等可以多校联合采购;各校的自建特色数据库由于具有特色强、稀缺性等特点,也可以开通相互访问和使用。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高职图书馆联合起来,除可以节省经费、节省馆舍空间,还能让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发挥最大效用。

(五)与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协作共享机制

除了高职院校校际间的合作之外,还应积极寻求与社会其他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如与学校附近所在的社区、企业、社会团体等之间的协作。如与企业可以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让学校和企业不同类别的专业资源可以互享互补;与社区和社会团体共建信息共享平台,让社区居民等也可以了解和使用学校的资源,扩大这些资源的用户群体。

文献资源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如果资源建设工作做不好对于图书馆而言无异于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文献采访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馆藏质量,馆藏质量直接影响图书利用率。因此在任何时候,高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都应该以人为本,从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保证学科文献资源的覆盖率,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真正做到“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才能更好地助力优质校的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特色
馆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中医的特色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完美的特色党建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