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兰
(国营金塔潮湖林场,甘肃 金塔 735300)
金塔县是甘肃省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县(市)之一,县境内沙化土地面积12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4.4%,绿洲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4%。干旱缺水,植被稀少,风大沙多,环境严酷,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完备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抵御风沙危害、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目前,金塔县农田防护林出现明显的退化衰败现象,造成局部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由20世纪80年代的每年3~5次增加到现在的20~24次,大片耕地被风沙掩埋、地力下降、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严重阻碍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旨在分析金塔县农田林网退化现状,确定退化原因,提出完善全县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对策。
金塔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端北侧,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节点城市,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97°58′~100°20′E、39°47′~40°59′N,东西长约250 km,南北宽约400 km,县域面积1.88万km2;东与高台县毗邻,西与玉门市接壤,南临肃州区和嘉峪关市,北靠内蒙古额济纳旗。处在张掖和酒嘉经济圈辐射区内,承东接西,连南通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县境内地形略呈斜方形,平均海拔1 275 m,相对高差500~1 000 m;东南北三面皆山,东部和东南部属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和合黎山地带,西部为戈壁荒漠,南部为夹山褶皱带,北部属马鬃山地台东南部的低山地带,中部地势低平,形成金塔盆地;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高向东北渐次低下,地下水由西南流向东北。
金塔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春季多风,夏季炎热,温差大,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年均降水量43.5 mm,年均气温9.6 ℃;年均蒸发量2 538 mm;年均无霜期166 d,年均日照3 408.2 h。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多风季节为每年3~5月,平均每年大于或等于八级大风日数32.1 d,最多年份达51 d,干旱指数24.96。主要灾害性气候是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源于祁连山冰川的黑河、讨赖河流经全境,年均径流量14.5亿m3;地下水年补给量5.4亿m3,境内有鸳鸯池、解放村、大墩门、红沙墩等大小水库14座,总库容量达1.88亿m3,可满足金塔、鼎新两大绿洲的农业灌溉需求。农业生产及造林绿化用水均采用河水引流灌溉或井水滴灌、管灌等方式解决。
金塔县是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颗“绿色明珠”,绿洲内森林总面积6.8万hm2,耕地总面积5.33万hm2,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247元,是全省重要的粮、棉、糖、油、制种和养羊大县。共辖5乡5镇和1个城市社区,有89个行政村4个城镇社区,总人口14.7万人,有满族、回族、藏族、白族等15个少数民族。辖区道路交通条件便利,专用铁路147 km,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 061 km,军用铁路专线、酒额公路、酒航公路、金梧公路纵观贯全区,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金塔县全面开展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始于1978年,伴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启动而展开。建设过程中坚持宅、路、水、村相统一的规划原则,农田林网主要栽植树种以杨树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达到兴盛,以平原绿化达标县为建设目标,农田林网建设有重点、有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共计建成防风护田基干和支干林带349条,农田林网化率达到60.6%。
20世纪90年代,金塔县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逐渐停顿,农田林网逐渐出现衰退现象。2018年调查,金塔县防护林带累计减少120余条,林网化率下降至48.5%。全县耕地总面积为5.33万hm2,按95%林网化率和林网占地8%的比例计算,共需林网面积0.40万hm2。目前,全县农田防护林保存面积仅为0.27万hm2,缺口达0.13万hm2。
农田防护林体系退化,造成全县局部生态环境恶化。据统计,全县年均沙尘暴发生次数20世纪80年代为3~5次,现在则增加为20~24次,大片耕地被风沙掩埋、地力下降、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严重阻碍了金塔县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分析金塔县农田林网衰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条。20世纪90年代初,金塔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建设和庭院经济,伴随着乡村级灌溉渠道防渗衬砌和通村道路的改造提升,大量农田防护林带遭到砍伐。渠道边保留的林带由于失去渗漏水的自然灌溉,长势逐渐衰弱,甚至严重枯梢,降低了防护效益。总体状况令人堪忧。
风沙口、荒滩地段开荒种地对防护林体系造成一定程度破坏,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过程中,土渠两侧的树木多数被全部砍伐,少数一侧被砍伐。农民缺乏保护建设农田防护林的意识,甚至火烧刀砍新植农田林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近年来,提灌机井数量急剧增加,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部分林龄较大的农田防护林带生长衰弱,林木老化,林相残败,需要及时更新。乡村两级基层干部重视不足,许多农田防护林管护措施得不到落实,灌溉抚育、更新造林不及时,致使现有防护林带出现衰败和退化双重现象。
3.1.1 严格保护管理
严格管护好现有农田林网,固定专人或划包到户进行管护,坚决制止随意砍伐农田林网的不良行为。加强宣传,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保持农田防护林网的意识,坚决制止破坏农田林网的行为。对农田防护林用地纳入林地管理范围,严格按林地进行管理,确保农田林网灌溉用水和必需的灌溉次数,恢复林木长势。
3.1.2 更新改造结合
结合金塔县农田防护林建设实际,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以新造林和更新造林同步开展为重点,对其中的过熟林、成熟林和部分农田林网不全地段进行更新改造;对新开发区及拟开发区域,加强新建农田防护林和配套建设。同时,严格采伐审批,在防护林带更新中,实行“伐一补二”的办法促进农田防护林带的更新补植。
结合金塔县农田防护林建设实际,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以新造林和更新造林同步开展,根据目前全县农田防护林的生长现状和建设年代,对其中的过熟林、成熟林进行更新改造;针对部分农田林网不全和新开发区及拟开发区域没有防护林的现状,加强新建农田防护林配套建设[1]。同时加强组织管理,全面落实农田防护林建设任务,推进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实行统一的建设模式。
3.2.1 建设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按照“南护水库、西北防沙、东治黑河、中保农田”的建设方针,与农村道路、渠系和项目建设相结合。
坚持小网格、窄林带的原则。适度调整网格面积,提高防护效能。
坚持突出重点,生态优先的原则。实施田、路、渠综合设防。
合理配置林种树种。根据不同地域实际,选择林种、树种。在重要风沙口尽量选择乔灌草结合,片带网配套的措施,提高林网组成的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实现林网空间的立体结构,以林挡沙,分片治理,提高防护成效。在树种选择中,尽量选用抗旱能力强,耐盐碱、胁地和影响农作物小的沙枣、胡杨等乡土树种。在黄斑星天牛疫情区,建议农田林网林果化,栽植桃、杏、枣等经济林树种。
完善优惠政策。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注重实效,鼓励农民在承包土地上营造防护林带,引导农民群众开展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网建设,调动农民营造农田防护林的积极性。对全面完成当年农田防护林建设计划任务,根据本县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按照防护林长度和树种分别予以补助。未完成年度农田防护林造林任务的乡镇,在全县通报批评或调减当年林木采伐计划指标,控制其林木采伐量。
3.2.2 任务目标
在巩固完善现有农田防护林网的基础上,在十三五期间,建设绿色通道250 km,新建农田防护林带300 km,新建人工农田防护林0.13万hm2,使全县95%以上农田实现林网化,农区建成比较完备的防护林体系,农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农作物、林产品产量及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3.2.3 建设地点
加大对重点地段防护林建设,重点对金塔县城西,西坝乡西红村、前进村,中东镇下四分村,古城乡新分村,三河乡大柳林村,大庄子乡牛头湾村,鼎新镇黑河沿岸,潮湖林场三站、四站等地靠近风沙沿线地段为重点,辐射周边,带动全县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
3.2.4 造林技术设计
1998年,扒锅街最大的两棵榕树还在,郁郁葱葱的,爬满了知了,许飞就从知了声中甩着手飞奔进扒锅街,边跑边喊,陈胖子,你妈拿着锅铲来了,快躲起来!
整地: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改造林木生长条件,促进苗木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和基础保障。整地的质量好坏往往成为农田防护林造林成败和苗木生长好坏的决定因素。根据不同造林地的实际情况,需采取挖沟(穴)换土或覆土的整地方式,规格为穴状整地 1.0~1.5 m×1.0~1.5 m,开沟整地,深、宽各1 m,长随地形而定。挖出的沙砾根据地形散平,填换耕作土壤或壤土。
树种和苗木选择:根据立地条件、规划目标与树种生态学特性选择树种,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主,乔木树种以胡杨、新疆杨、沙枣等树种为主,灌木以柽柳(红柳)、柠条为主。农田防护林建设所用苗木必须为良种壮苗,所栽植苗木必须达到1级苗标准,根系发达完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枯梢干梢现象。采用3年生壮苗,在造林时,要随起随运,泥浆蘸根,及时假植等办法,保证苗木不失水,提高造林成活率,林带保存率和完整性,并在2~3年内对缺株断带进行适时补植补造,造林成活率达到造林技术规程规定标准,发挥防护作用。
林带规划:农田防护林林网规格和占耕地面积比例,农用地林网网格面积不超过10.0~13.3 hm2。
造林密度:造林密度不超过1 650株/hm2,株行距2 m ×3 m。
造林方法:根据金塔县气候特点,造林主要在春季进行,采取植苗方式进行。栽植时要根系舒展,踏实土壤,使土壤与根系紧密结合。即做到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起苗时少伤根,运苗时不晒根,栽植时不窝根。
幼林抚育管护:幼林抚育是指造林后的抚育管护,主要抚育措施有灌水、防虫(病)、修枝、补植、松土、除草及施肥等。一般抚育期限为3~5年。灌水:造林前灌足底水,造林后1~2年内,每年灌水4~5次,灌水后,进行中耕、除草和松土,促进林木生长。病虫害防治:根据林木发生病虫、鼠、兔等危害的实际情况,采取喷药等相应的防治措施。在秋季落叶前要进行树体绑缚或涂白,防止鼠兔啃剥。病害主要防治胡杨锈病,每年视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喷药除治。修枝:根据生长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枝。补植:对造林成活率低的地段或缺株断行的,要采用同龄苗木,于第2年春季及时进行补植或补造。造林后确定专职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抚育责任,常年坚持巡护管理,防止牛、羊等牲畜进入林地啃咬践踏树木。
在农田防护林营造中,要注重造林新技术的应用。目前,适用于金塔县造林的主要新技术:一是APT生根粉泥浆蘸根,生产中宜采用简便易行的护根方法,是在泥浆中添加800~1 000 mg/kg的ABT生根粉、菌根剂进行浸根蘸根。二是深栽浅埋,造林时将植苗穴挖至湿土层,覆土时不填满坑穴,加15~20 cm围堰,以便蓄水。
2)农田防护林建设实行“林随地走、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允许转让”的林业政策。可以采取集体统一种植、分户管理的方式。
3)已取得土地使用手续的新开发土地和未林网化耕地,凡经改良且已经正常耕作的,必须按规定标准营造农田防护林。原农田防护林缺行断带的,必须按标准完善农田防护林。
4)农业综合开发、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项目,凡是涉及到有林网化配套建设的,土管、水利、农业、财政、开发办等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项目验收,有关部门要与林业部门密切协作,对于未按规定要求完成林网配套的不予验收。
金塔县农田防护林体系退化原因,一是水利道路建设和土地整理中被随意砍伐毁坏,二是人为非法火烧刀砍破坏,三是缺乏生态用水造成长势衰败。要完善全县农田防护林体系,必须加强对现有农田林网的保护,制止破坏行为,确保生态灌溉用水;按照坚持科学规划、小网格窄林带、生态优先的原则,新建人工农田防护林0.13万hm2。
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对于金塔县这样一个生态非常脆弱的地域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农田防护林林带结构、林网组成、造林技术创新,对高质量营造农田防护林,抵御风沙侵,改善人居环境,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实现金塔“生态立县”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