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新
(内蒙古大学 法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近些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持续增长,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这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在前进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培养质量方面总体而言没有明显的进步,甚至有下降趋势[1]。尤其体现在学术论文创新方面,受研究生扩招、考核机制不合理、导师自身条件所限等多种因素影响,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2]。对此,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并就其原因给予分析,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激励机制不科学、学术氛围不浓厚等。然而,其中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匮乏的现状以及因实践能力低下而导致创新能力不足之间的关联未予深入关注。理论基础需要多年积淀,短期内固然难以大幅提升,那么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应当成为我们培养研究生的重要目标。文章从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低下现状出发,对实践能力欠缺导致的创新不足予以充分认识,针对理论深度与实际状况不相匹配的现状,强调创新能力应当包括实践能力的创新,在重视理论深度的同时应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研究生学术创新在科技兴国与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研究生“学术”是指进行系统、完整、专门的学习知识,既可以理解为创造知识,也可以理解为运用已有知识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能力则指“人们能动地进行的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首创性活动的能力”[3],其“实质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4]。至于创新一词,包罗万象,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内容,政府执政理念要创新,企业顺应潮流要创新,个人前进发展要创新,故而创新有着丰富的内涵。
研究生创新能力意蕴深厚,表现为“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5]。从理论维度,可以理解为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前进,深入钻研,在横向和纵向等方面持续追根溯源,在深厚理论基底之上探索非工具性、非实用性的前沿枝节,不断丰富系统知识结构。从实践维度,可以理解为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抽象构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发现实践中潜在的矛盾并解决矛盾,继而通过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抽象为理论制度,形成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的局面。由此,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研究生群体在思想、建构、路径等方面作出对理论和实践有一定进步意义的研究,针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进行剖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对策,以促进理论繁荣和实践进步。
受特定环境、特定主体影响,研究生学术成果主要为论文,因此学术创新的中心便体现在论文上,对应的学术创新能力则表现在:“一是在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二是在使用研究方法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三是在运用论证资料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四是在阐述观点或理论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性”[6],只要符合上述一点,便可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由于现有研究是以前人成果为直接或间接基础之上的持续深入或升华,要以既有成果为前提和铺垫,完全抛开以实现开创性创新难以达到。因此,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论证数据、阐述说理等方面的细致钻研就成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具体表征。
研究生学术创新既有自身使命,也有研究的目的,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关键与核心。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思辨,把握其存在原因和价值,进行独立立论,进而实现理论层面的进步。理论成熟酝酿之后还需在实践中合理运用,从而将问题有效解决,这便是研究学术的重要意义,也是再三强调学术要有创新性的主旨。然而,近些年现实中展现出来的种种现象却令人难以满意,学术创新对于许多研究生来说不仅是老大难问题,更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利剑。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弱化,学科体系难以构建,科研水平较为低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现象普遍存在[7],合理的制度安排以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刻不容缓。
理论制度具有抽象、晦涩等固有属性,任何研究者在翻译、转述、阅读等学习过程中都会感到困难,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理解理论制度背后的根基需要独特的视角与深厚的底蕴,对于知识积淀尚处于底层的普通硕士研究生来说其难度不言而喻,呈现出一种不可抗力的现实局面。单一强调理论知识重要性并以理论为唯一内容的培养模式有所欠缺,最终结果不但理论知识难以深入掌握,而且实践能力也会缺位,造成二者皆失的恶性状况。况且,理论源于实践,研究理论的目的最终仍要为实践服务,只有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分析理论性文章的另一层含义并不是质疑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诚然,应当鼓励创作具有理论深度的文章,以体现对学术的钻研和对问题的研究。毋庸置疑,强调学术论文理论性合法合理且有很大正当性与必要性,现阶段仍要倡导和鼓励。如果必要的话还要对其进行保护与扶持,如设定论文发表需要有理论基础与深度的要求,对重大理论创新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措施。但就硕士研究生来说,如果论文写作尤其是毕业论文撰写设定高标准理论深度,这确实有些令人担忧。理论创新与内容深度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许多理论早已成型,后人对其很难拓展深入,创新难度不小;内容深度则有一定意义,可是对于没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学生来说会显得不切实际,致使相应要求走向异化。
硕士研究生中多数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毕业不久的往届生,刚从本科阶段对知识的纯粹识记中走出来,仅仅经过短暂学习很难说就某一课题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深厚理论积淀难以独立写出几万字具有相当理论深度的毕业论文,所谓的理论深度和理论创新将无从实现。撰写学术论文对理论深度的要求,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的学术研究与知识积淀,这其中也需要个人对于某一领域的感悟造诣,单一强调学术论文的理论深度确实不符合现状,也难以有实质性创新。尤其对于西部地区部分高校而言,其科研水平、资金分配、师资力量等各方面都较一流高校存在一定差距。现阶段硕士研究生理论基础薄弱确实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故而设定高标准的理论深度要求并不具有现实意义,也不符合实际状况。
个人专业知识不足是主要原因。“高质量生源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8],升学采用推免制和推荐制的模式可以选拔一些优秀人才,但以笔试为第一道门槛的升学模式则更加公开、公正、公平,而且笔试考察内容更为全面详实,对于选拔高质量生源大有裨益。部分学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自身处于研究的阶段,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甚至连专业基本知识都没有很好掌握。专业课知识纷繁复杂,涉及众多领域,深入钻研某一领域内就会逐渐发现知识的浩瀚无垠。一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原本并不相关,可是在特殊场域下又会形成某种特殊关系,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这些基本知识如果未能有效掌握,那么学科体系就很难构建,对学科前沿问题也难以站在理论层面深度把握和厘清。
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呈现逐步扩大趋势,部分院校“宽进宽出”的招生机制与配套制度体系背离了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初衷。大量的学生群体和较少的老师数量这二者本身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培养机构承受度,从而带来众多弊端。导师不仅承担着繁琐的教学工作,还面临科研成果的硬性要求,其时间、精力相对有限。受现实环境制约,部分老师没有过多精力来指导学生,管理方面呈现松散状态,学生从老师方面获取的实质帮助较为匮乏。较低的入门门槛与松散的后续培养使得专业知识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无法有效拓展,学生专业素养较差成为创新的重要障碍。
研究工作的开展建立在深厚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只有全面掌握某一问题的来龙去脉,后续研究才能有所进步。没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为支撑的学术研究会成为空中楼阁,变得不切实际,进而失去学术研究本身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谨求真的品质。专业知识的掌握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挖掘之后才能在思想层面有所创新,将时间用作他图的行为在专业领域难以进行突破。钉子之所以能敲入木板中就是因为挤和钻的精神,研究过程中也要发挥这种钉钉子的精神,要对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把握,不断追求更深层次、更为细致的专业知识,做到精益求精。
受客观物质条件影响,主观思想领域内考虑因素太多而不能潜心学术。有学者对天津各大学学术型研究生的求学目的做过专门调查,其中硕士研究生从事科研的比例为22.5%、为了求职或晋升的比例为50%,部分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只为拿一个文凭进行就业[9]。多样化的求学目的使得从事科研的主体为数不多,读研目的或是为了就业,或是为了提高学历,并不是兴趣使然,真正为了兴趣钻研学术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主体少之又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为我们熟知,同理,兴趣也是开展学术研究的最大动力支撑。
学术研究需要追根溯源,追求知识最初来源起点,追求知识背后深厚的理论根基。逐步深入过程中就会触摸到理论依据,进而涉及哲学内涵,高度抽象的哲学内容仅通过一遍、两遍的阅读难以有效掌握,只有经过多次研读与仔细思考才能有所收获。学术研究甚或创新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推进知识的系统工程,过程是枯燥、乏味的,这是研究人员的普遍感受。深入钻研某一细微领域内时就可能发现现有研究的空白之处,填补空白需要深厚的知识积淀与超人的智慧设计,反复权衡、思想焦虑、辗转反侧是研究工作的真实常态。从确立选题开始要查找大量国内外资料做出前沿综述,了解关注话题的研究现状以明晰研究意义所在,全面掌握研究现状进而发现研究中存在的缺漏之处,深入钻研提出后续研究的应有创新所在。确立适宜选题之后开始撰写论文,从结构到内容,再到字里行间的推敲斟酌,经历数次修改以做到结构合理、内容完善,其过程耗时耗力,异常艰辛,没有兴趣支撑的学术研究无法开展,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没有研究,就不是研究生,研究是研究生的生活方式”[10]。研究人员存在的重要意义在于就涉猎领域内的知识进行钻研挖掘,带着问题意识对实践中的现象分析把握。如果不进行学术研究,那么与研究生的称谓就会有所出入,读研主要的方向和目标可能会发生偏差。只有深入学术研究领地,对知识内容、体系结构、前沿综述等研究资料有全面掌握,创新才能有相应保障。主观意志引导并且决定着客观行为,对学术研究没有兴趣的情况下,专业领域内横向和纵向的拓展就难以展开。学习基础知识和开展研究工作是研究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校期间把学术研究作为重要内容对待而非其他,这是主观上应有的基本认识。明晰应然定位,知晓研究工作重要意义,懂得只有创新才能进步发展,这既是时代赋予研究生的任务也是历史使命,继而苦中作乐,从研究工作中发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思想高度,从而逐步培养研究兴趣。
理论必须结合实际才能发挥出巨大功效,书本知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表现出的便是理论性和抽象性,书本上高大宏伟的口号和宣言在遇到客观环境时其价值位阶便可能有所降低。“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实践,研究的理论成果也必将应用和服务于实践”[11],实践才是研究理论的初始起点与最终归宿所在。抛开实践只讲理论或者将二者分离的做法与研究目标相悖,只有当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时才能较好发挥出理论的独特魅力。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匮乏的状况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有待商榷,即使对知识的内容结构有所把握,在接触实践时也会一头雾水、茫然无措。没有实践为基底的理论学习如若空中楼阁,在学习记忆时难以实现上层建筑与底层地基的融会贯通。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和制约着理论制度的深入挖掘,如果没有实践支撑,那么理论的起点和发展将无从谈起。仅仅坐在教室里的理论研究很有可能会脱离实际、脱离既有社会实践需要,进而转变为对于理论的空洞研究,不利于发现问题症结与关键所在。
研究生主要任务在于掌握学科领域知识,对其理论体系进行学习,并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明晰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与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创新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同时创新精神也体现在方方面面,形式与内容、外部与内在、理论与实践、要素与结构等都是创新的精神所在。由点带面、案例剖析、实践报告等多种考验学生学术能力的创新方式也具有关键作用,可以通过引导式的学术训练增强创新能力。理论创新是学术创新,但学术创新不仅仅体现在理论创新,如果将学术创新限定在狭窄的理论层面,这是对学术创新的误解与限缩。发现问题进而思考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是学术的重要路径与意义。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归属和最终指向”[12],以某一研究领域的本质理论为基础,就具体制度构建进行深入探讨,这不失为一种上上之策。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带着问题意识去思考、去创设具体情境,才能逐步构建起创新思维的大厦。对各种现存制度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解剖,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经验与制度优势,进行合理的中国化改造以应用于现存实践,从而完善现存制度。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来撰写学术论文,其对社会实践的意义也会更加显著,这样的实践性文章在理论深度方面可能有所不足,但却有很大的现实价值。这也正契合了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目的,彰显了撰写学术论文为现存制度构建应有的贡献和价值所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深刻,给我们的重要启发在于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对于学术创新,如果脱离了现存社会实践的制度环境,那么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的实质价值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撰写实践性文章也应该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而将一味追求理论深度的一元模式转变为二元或者多元模式,以利于人才能力的发挥。现阶段,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应注重实践课程的重点培养,推动实践性能力进步,以更好地体现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意义[13]。通过阅读书籍文献了解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是一个学习途径,但是这样的学习模式过于抽象,且学习者对于知识的体会感触也只能停留在书面上,难以有亲身体会。只有体验过实践中制度运行的现实状况,才能对其有实实在在的记忆反思。
如果没有问题意识,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将难以体现,只有在撰写论文时保持着一种问题意识,论文的初始和进程才能够有效延续下去。重视论文理论深度是合理的,但这不应该成为强制性要求,应当允许硕士研究生写作较低理论要求的文章,或者是实践性文章。要形成双轨或者多轨标准并存的局面,以改变只要求具有理论深度,而不考虑学生能力和客观实际的单一僵化局面。就毕业论文来说,鼓励撰写带有理论深度的文章固然有益,但把理论深度作为硬性要求这对于没有深厚理论知识积累的学生来说无异于登天,应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要求,或者说鼓励就具体制度缺陷进行阐述,并给出措施。
实践是理论的初始源泉与最终归宿,只有以实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状态才是研究工作的应有态势。纯粹理论论述是一种途径,也可以成为发展的方向,以充分发挥理论的作用,但头脑中应时刻保持着一种意识,那就是学术研究或者耗尽心血追求的学术创新究竟有何意义,不是为了单纯的理论研究,而是为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实践进步。研究的内在含义从其字面理解便可知晓,其实质意蕴为深入挖掘某一领域内涉及的体系、内容、细节,从而对研究领域有基本认识和了解。明晰存在现状之后进一步开展针对性深入拓展,以丰富理论学科枝节内容,从而对实践进步有所裨益。论文书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实践需要,这样的思路和态度才是正常化与合理化的研究途径,才能达到学术论文对于创新性的要求。
“具备博而广的专业知识是对导师最基本的要求,导师拥有的专业领域知识和见解从指导内容上影响着指导效果”[14]。导师的专业领域影响甚或决定着学生的前进方向与发展走势,因此,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上,课程选题及发展走向方面应有所偏重,以从导师处获取丰富的资源。导师作为学生的主要指导者在授业解惑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导师是学生开展学术创新的核心。任何人在接触新生事物时都会处于弱小无知的状态,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对陌生世界是无知的一样,同理,硕士研究生也不例外。学术创新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犹如新生事物一般,在论文选题、结构组合、格式规范、发表流程等方面都处于无知状态,仅凭个人摸索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精力,而且很有可能误入歧途。因困惑和失败而导致意志消沉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从而对学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造成巨大伤害。没有他人帮助仅靠个人思考摸索在前进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如此现状会对学术创新造成迟滞影响。
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认识程度往往处于较低层次,由于学制要求硕士阶段在校学习时限较短,两年或三年之后就面临毕业。学术创新是一个具有周期性、反复性的复杂工程,需要相对宽裕的时间周期才能有所收获,短暂的学习年限学生在思想层面未能充分认识到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或者因为其他认识而未能对学术研究予以足够关注。纵然有从事科研的预期准备,在接触到专业内抽象、枯燥、晦涩的理论知识时也会感到无所适从,没有外部力量大力扶持仅靠学生个人很难进行深入探索。尤其对于专业年会或者国际会议等大型学术活动而言,参会条件、会议主题、发言内容等细致程序学生从未接触,有时连参会资格都难以申请,若发言内容涉及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此类学科前沿活动对于专业积淀尚浅的学生来说是难以完成的。
导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导师在学术道路上经过多年攀登,知识积淀和学术修养等方面都有较深底蕴,学生与导师相比观察问题的角度深度存在一定差距。督促导师主动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学术探索,将取得的经验传授于学生,同时确立相应激励机制[15]。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考核机制与评价机制,将导师所带学生的学术成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学生完成的学术创作对导师和学生都要进行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对于一心从事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的老师要加大扶持力度,在职称和评奖评优等方面加大权益保障力度;要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营造导师师德高尚、学生尊师重道的优良氛围。学生要加强与导师互动交流,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期考核等方面认真听取导师意见,确定适合自己的培养计划,从而在导师帮助下逐步走向科研正轨。要设置合理的导师权益保障制度,导师尽心尽力指导学生,从而使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研究方法的学习至关重要,如可以通过文献调查方法了解现有选题的基本知识架构,借助历史研究方法了解历史沿革,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了解其他国家经验做法等。目前,数据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学术创新中占据重要位置,采用官方文件、比较研究、实地调研等多种手段尽可能获取详实的资料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细致分析,深入研究数据之间的规律,进而明晰现实中制度缺陷的成因与症结所在,以提出合理的对策或解决方案。对实务操作开展调查研究,就实践模式的程序运作、具体规则、实务人员对于现行制度看法等多方面进行考察,从中可以得出与既有理论研究相区别的地方,有的观点甚至南辕北辙。无论是制度本身不完善还是运行中受多方因素干扰,实践中制度运行时总会出现与理论研究设想不一致的状况。部分情况如果不通过实践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剖,进而对其研究了解,仅通过单纯的理论空想难以有效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疑难复杂问题。
研究方法的熟练运用是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关键,甚至是中枢,对学术创新的作用显而易见的,其中,多种研究方法的掌握就成为重中之重,诸如实证研究、历史研究、价值分析研究等等,不一而足。无论是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亦或历史研究,这些研究方法灵活掌握之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有了基本保障,故而研究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学术创新起点和进程的核心。好的研究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头脑中的知识如果没有方法对其整合分析进而得出清晰明了的逻辑架构,就很难有学术创新,零散、琐碎、片面化的知识就只能成为零星的记忆,进而难以对研究领域进行宏观与深度把握。通过文献调查和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可以便捷地知晓当下制度现状与运行规律,对现状和规律的分析把握可以了解到研究领域的不足与空白,从而给出相应的方案。
研究方法的良好掌握对于提升学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培养研究兴趣的重要方略。没有研究方法指引的学术研究会迷茫,很有可能误入歧途,如此,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却难以有所成果的摸索会对研究兴趣造成巨大损害。研究方法成竹在胸,深入学术的路径就会有方向指引,正确路标指引下的学术钻研才能有所收获,如此研究兴趣才能逐步得以培养。学术论文各种研究进路都有其侧重点和闪光点,需要学习掌握。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可以发现现阶段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论文写作创造良好路径。如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就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理论制度与现实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解剖,对各类报告、案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发现其规律特点,进而了解各自优势和不足,以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在自己研究的课题领域内发现一些新问题、提出一些新想法、给出一些可行建议,这样某种程度上具备了学术创新性的基础。
1.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学科是知识体系结构分类和分化的重要标志,是承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等大学职能的平台”[16],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包括课程教学、学术活动、论文写作等方面。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老师讲授、小组讨论、个人探析等多种途径加以掌握,其中课程教学是学习基础知识、了解专业概况的重要途径。授课过程中老师对专业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老师经历过学习历程而且往往对专业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研究的方法、路径、资料等方面都较学生有很大优势。传授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找到适合路径以展开研究。对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有基本掌握,将他人的知识与经验变成自身掌握的部分,同时了解所处阶段的热点问题和自身研究领域内不足及有待突破的地方,在基本功非常扎实的情况下才能展现厚积薄发带来的持久魅力。
课程传授采取理论教授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纯粹讲授理论知识作为课堂内容的一部分,讲解理论基础过程中将实际中发生的事例予以交叉展示。通过现实的物质基础来间接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对课堂授课内容有贴切、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形成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态势[17]。就课程设置而言,培养方案中除理论课程之外,应该将实务操作课程作为重要科目,实务中的操作技能培养可以了解现实社会,把握专业操作,深入探析理论和实践中的具体情节,对专业能力的细致化与系统化有重要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实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方功能的协同与集成化”[18]。产学研模式中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其关键便在于将实践中的客观需要进行总结归纳,对有意义与价值的现实需求进行科研立项,由科研院所依据物质需要开始深入研究,将最终研究成果反馈于实践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进步,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契合产学研运行模式下协同创新的要求。
2.致力促进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对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培养具有显著意义,偏安一隅的思想作为在当今信息时代已经难以立足,只有广纳百家所长,才能在学术潮流中跟上脚步。学术研究是一种理论探讨与框架构建,涉及部分话题时可能会有一些不合时宜,因此导致研究者对钻研内容畏首畏尾,难以深入展开。纵然有广阔宏图成竹在胸也会考虑到相关因素而踌躇不前,内容的丰富细致和充分的论证说理就只能成为空谈,或许创新也会失去闪光点。经济全球化视域下各国交流日益频繁,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接触不断深入,视野局限在一国范围之内显然不合时宜。学术研究涉及历史、外国等众多内容,实践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学术研究道路的曲折性,依据特定环境之下阐述的见解与现今制度模式总会存在些许差池。学术研究出发点是良好的,是研究人员耗费心血完成的任务,纵然存在一些不稳妥之处,只要研究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就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之。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才是正常合理的应有态势,在研究领域可以将认识看法予以充分表达,如此,才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举办学术活动与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息息相关,是宽松氛围之下的应有之举,读书会、外聘学者授课、跨校学生交流等方式都有诸多利好;如可以有效明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加强涉外知识的学习等。在学术活动中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思想观点的碰撞交融,为学术创新营造良好氛围。不同学校受制于教学体制、地区环境、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教学模式存在差异,校际联合培养可以消解彼此壁垒,实现兼收并蓄。然而,现有的联合培养模式规模小、人员少、要求高,配套制度安排不协调,制度设计应有目标难以充分实现。
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在文化底蕴方面存在区别,有的区别甚或是根本性的,呈现出完全相异的状况。通过纸面上的浏览或者网络上的宣传来了解学术文化终究是浅层的、表面的,难以触及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内涵。只有深入实地了解和体验学术文化产生的基底,对问题的认识分析才能更为透彻,思维才能更加开阔。应逐步扩大规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强交流,吸收其他学校的不同文化与优势,以拓宽视野。就研究领域涉及内容,透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之间模式同异以比较解剖,进而明晰彼此差异与优劣得失,作出适宜的价值论选择。学术活动的宣传、举办、推进等系列事项需要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主体支持,需要时间、金钱、人力等众多资源支持,是一项系统全面的科研计划。学术创新关乎研究生培养质量,多方主体应尽力支持开展学术交流,就所需资源进行协调配合,以促进专业领域内的交流融合。
研究生学术创新是研究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所在,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有重要意义。研究就实践能力对学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实践创新是学术创新的应有之义,同时提出导师、学校、社会等主体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学术交流等方面予以支持的对策。现阶段,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深度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大幅提升,单一强调理论深度与现实状况难以兼容,可以适当降低毕业论文对于理论深度的硬性要求,将硬性要求改为激励机制。要注重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实务部门的沟通交流,从而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研究。学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术的创新进而运用到实践中,以契合创新型国家的应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