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滢 刘建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有自然进程、外部强迫和人类活动。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因素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近百年来,全球经历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8年10月发布《全球升温1.5oC特别报告》,预计全球气温在2030年至2052年间会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oC,将引发更多的气候危机,包括健康、民生、粮食安全、水资源供应、人类安全和经济增长等,其中不同地区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贫困和最脆弱人群受到的影响最大。如果升温2oC,气候问题将更加明显。以珊瑚礁白化问题为例,若升温控制在1.5oC以内,世界上70%-90%的珊瑚礁仍会消失,但如果升温达到2oC,世界上绝大多数珊瑚礁将会消失。如要实现《巴黎协定》1.5oC的目标,世界各国土地、能源、工业、建筑、运输和城市建设各个层面都应迅速推进“深远而广泛”的变革。
2018年12月,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然而,《2018排放差距报告》 表明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达到历史新高(53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且没有“达峰”迹象——排放量从增加到减少转换的临界点。报告指出,欲将全球气温限制在2oC内,世界各国必须将各自的减排目标提高为原有的3倍;欲控制在1.5oC内,则需5倍的努力。综上所述,再考虑世界各国 《巴黎协定》履约进展的审查结果,当前世界各国的减排步伐不足以实现 《巴黎协定》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目标与世界各国的政策和行动之间存在矛盾。
温室气体的减排与增汇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出路,但见效缓慢。在气候变化减缓艰难前行的背景下,积极主动的适应行动更具紧迫性和实效性,其作用和意义也越来越重要。在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强大惯性下,必须坚持减缓和适应这两项基本对策,二者相辅相成。适应行动通过加强管理和调整人类活动,趋利避害,减轻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适应的长期目标是构建气候智能型经济和气候适应型社会,这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巴黎协定》 第14条规定了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举行一次全球盘点,以审查适应行动目标的总体进展。
气候变化适应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又是一项复杂的挑战。
气候是最活跃的环境因素,气候变化表现形式多样,产生的影响深远。随着气候变暖,干旱、洪涝、高温、低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灾害强度和影响范围不断增大。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系统退化演替、海平面上升、冰川消退、荒漠化加剧、病虫害加剧、农业减产、媒传疾病暴发、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等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日趋严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显著上升。目前,气候变化适应的研究侧重于气候这个单一因素,对生态后果和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因受多重因素相互影响,进展缓慢,尤其与体制和能源等系统性改革或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成果少之又少,亟须加强。
问题在于,现行的气候变化适应政策是在现有的甚至原来的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制定的,继续采用“老办法”,灾害将越来越多,损失将越来越大,需要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努力消除贫困的背景下研究这些问题。实践表明,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在实现共同繁荣和稳定经济发展方面会产生多重效应,包括增加就业、提高能源和创新技术的可获得性、改善健康等。但设计不合理的政策也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适应气候变化既迫在眉睫又需因情施策。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需尽早采用相应的政策和行动,规避风险。
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是开展气候变化适应行动的首要前提,明确气候变化影响趋势对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影响气候变化适应工作有效开展的复杂因素主要包括:1.需要现在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来解决遥远未来的影响。例如,设计更高的海堤来提高抵抗未来几十年洪水风险的能力;2.协调各利益相关方针对“不可见”问题制定政策或采取行动。例如,在资源分配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的利益相关方可能获益,同时某些利益相关方可能蒙受损失;3.适应行动可能需要多方甚至跨部门和区域的沟通与协作。
由此可见,适应政策和行动的设计与实现应建立在最新和最佳的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但科研人员、决策者和实践者均认为气候变化适应知识的沟通和应用存在困难。良好的沟通应是双向的,最佳实践应在沟通中使用适当的语言,提供关键信息和针对终端用户需求。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关于气候变化在不同地区主要风险的例证都突出了资金、技术和知识(结合最佳管理实践)是发挥气候变化适应潜力,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与其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决定因素。《2014适应差距报告》也指出:气候变化适应活动存在重大资金缺口,对适应成本的估算面临挑战;气候变化适应也存在技术差距,包括技术成熟度(传统、现代、高科技)和努力领域(转移、扩散、创新),目前的最佳实践是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并提供气候效益的技术扩散;气候变化适应的知识差距主要有3种:知识缺失或不完整(知识生产的差距),不同知识体系之间联系不足(知识整合),以及对决策者的知识传播和沟通不足(知识转移和吸收的差距)。
2017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经多方协商,一致强调应制定一个五年期的计划,确保采取连贯一致的方法,以实现推动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有效成果。该计划包括:应确定知识差距,推动科研进程,尤其需要特别关注能够发挥国家主观能动性的适应方案的科学差距;应促进高影响力产品、服务的开发和共享,这些产品、服务可以为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和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基于适应科学发现提出的解决方案应注意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环境、社会和经济的三个方面;在区域、次区域和国家一级提高基于科学发现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执行能力。
2018年11月,世界适应科学计划正式开展相关活动。其总体目标是提供有关气候变化脆弱性和影响的科学数据、知识,以及应对和不应对的后果和风险,促进知识转移和共享,并更好地将科学与政策和行动联系起来,确保终端用户拥有支持有效适应的知识和能力。
气候变化适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人类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环境,而不是盲目改造和征服自然。科学推动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和行动,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从气候变化适应的实践经验中学习。从适应项目和干预措施积累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成果包括导则、信息报告、在线资源(如决策支持工具)、交互式检查表、模板和建模等。
二、为气候变化适应的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资源,即利用气候服务和气候影响研究促进气候适应。现有的大量关于气候变化的信息(观察、情景,模型输出等)和气候变化影响研究成果,需要汇总提炼出具有权威性、可访问性和可操作性的资源。
三、对气候变化适应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评估并建立导则(包括风险评估)。目前有众多针对气候风险、脆弱性、影响和适应的工具和方法但多用于解决临时和局部问题,有待编目和评估。
四、明确知识缺口和研究优先顺序。目前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知识缺口大小不一,需要协调、动员向国家和全球资助机构传达优先研究方向,以期增加并有效地引导资源以解决关键知识缺口。
五、对新兴问题和政策相关性高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回顾和展望。前瞻性演习有助于提高对转型等政策相关性高的问题的理解,以及主流化新兴问题,如全球和系统风险。
六、支持对气候变化适应的政策和行动的监测、评估和学习。适应政策和行动需要长效评估机制,了解如何进行货币和非货币估价,例如适应的成本和避免的影响的价值(包括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推进全球和各国的气候变化适应目标进程。
七、创建分享新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平台。包括学术会议、网络展示等,为发展中国家或技术基础薄弱的国家提供促进其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和行动的机会。
八、建设适应人才网络和项目库。人才网络和项目库建设可以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 以及其他相关的全球协定和框架提供技术支持并扩大协同效应,同时又能促进科学、技术、政策和资金之间的交流。
九、加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一是加强研究人员和实践者的能力,形式包括会议、短期培训、奖学金计划、就业指导和职业支持等。二是加强社区人员和行业从业者的能力,他们的教育和培训需求也在增长。三是支持课程开发工作。
十、加强各利益相关方和不同部门或区域之间的交流。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和行动应充分考虑政府(各层级、各部门)、银行、保险公司、企业(各行业)、专家、项目管理者、法律从业人员、公益组织、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在更广泛的基础上进行接触、信息披露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