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胡挪 丁丽远*
(厦门市第五医院眼科,福建 厦门 361101)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眼部疾病,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睑板腺异常,可引发泪膜异常、眼部刺激、炎症及眼表疾病,其中尤以干眼症最为常见[1]。MGD所致干眼症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常表现为眼痒、眼痛、眼干涩,泪液减少,泪膜稳定性降低,视物模糊,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如治疗用药、方法不规范,可导致丝状角膜炎、角膜上皮点状缺失、角膜溃疡、角膜穿孔,甚至失明,出现眼部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MGD所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治疗MGD所致干眼症的方案很多,如眼部热敷贴或湿热敷、按摩清洁睑缘、促进睑板腺的分泌、抗菌、抗炎及润滑眼表等,但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因此,本院选取150例MGD所致干眼症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定期随访治疗的150例MGD所致干眼症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眼睑、结膜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泪液分泌试验(ShirmerⅠ)等结果,均符合干眼症和MGD的诊断标准[3]。同时排除正使用其他眼部药物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眼球突出或眼睑闭合不全、鼻泪道阻塞、眼部感染、全身炎症、合并青光眼、热烧伤或化学性损伤所致的角膜及结膜病变、3 个月内进行眼部手术、合并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或心、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等患者。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34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5.14±6.91)岁;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6.47±7.5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清洗和局部热敷睑部,及时清除睑缘碎屑、痂皮和睑板腺开口处的黏稠分泌物与堵塞物,每周按摩1次睑板腺,每天进行双眼湿热敷15分钟,同时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爱丽,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批准文号:H20130583)治疗,4次/天。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S.A. Alcon Couvreur N.V.公司,批准文号:H20140737)涂于睑缘部治疗,2次/天。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时的BUT、Shirmer Ⅰ、角膜荧光素染色(FL)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变化。①BUT:采用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染色,叮嘱患者闭眼,在裂隙灯下观察泪膜的破裂时间,即从睁眼开始计时到出现第一个角膜表面破裂斑的时间,测3次取平均值,正常值>10 s,≤10 s 为异常。②Shirmer Ⅰ:在无表面麻醉条件下,将滤纸条(长35 mm,宽5 mm)置入患眼下结膜囊内,记录5 min后湿润长度,≤10 mm 为异常。③FL评分:将角膜平分为上、下、鼻侧及颞侧 4 个象限,每个象限经荧光素染色后评分,最后累积4个象限的总分(0~12分)。④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由患者主诉干涩、异物感、眼红、眼痒、眼痛、分泌物、畏光、流泪、视物模糊、视疲劳,每项计1分,共10分。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s)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D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BUT(s) Shirmer Ⅰ(mm) FL(分) 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分)观察组 75治疗前 2.71±1.24* 5.94±2.18* 7.23±2.03* 5.93±3.47*治疗2周 10.73±1.82#D 12.83±3.16# 2.07±0.93#D 2.53±1.28#D治疗4周 12.85±2.35#D 15.13±4.16#D 1.14±0.75#D 1.24±0.35#D治疗前 2.64±1.33 6.17±2.62 7.34±1.46 6.14±2.52治疗2周 5.76±1.24# 11.47±3.45# 4.72±1.23# 5.33±1.80#治疗4周 8.98±1.65# 12.55±3.85# 3.31±0.85# 3.74±0.95#对照组 75
1.4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患者干眼症状完全消失,睑板腺检查功能正常,BUT>10 s;②有效:患者干眼症状明显好转,经睑板腺按摩仅有少许的异常睑板腺液溢出,BUT处于5~10 s;③无效:患者干眼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经睑板腺按摩有异常睑板腺液溢出,BUT<5 s[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 SPSS19.0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其中用(±s)表示计量资料并行t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并行χ2检验,若结果中P值<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T、ShirmerⅠ、FL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t=0.33、0.58、0.38、0.42,P>0.05)。治疗后,组内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BUT、Shirmer Ⅰ、FL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组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BUT明显升高、FL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t=19.54、14.88、10.97,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BUT、Shirmer Ⅰ、FL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11.68、3.94、16.58、21.38,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33%,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49,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MGD所致干眼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眼科疾病,睑板腺功能异常会造成泪膜脂质成分和结构异常,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蒸发增加,最终引起眼表干燥、炎性反应和上皮损害等[5]。临床上常采用局部热敷、按摩睑板腺等物理方法疏通患者睑板腺管道,改善睑板腺功能[8],同时给予人工泪液替代疗法(如玻璃酸钠滴眼液)促进泪液分泌,增加眼表湿度,提升角膜润滑度,延长泪膜的破裂时间,有效缓解眼部干涩、疼痛等眼部不适[9-10]。然而由于MGD所致干眼症患者的病因较为复杂,单一的药物疗法不甚理想。
MGD与睑板腺细菌感染密切相关,睑板腺出现感染性炎症时,极易使得原本稳定的泪膜发生破裂,出现黏稠分泌物压迫阻塞睑板腺腺体,并伴有泡沫状或脓性分泌物溢出[6]。研究表明,炎症在干眼症的病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炎症情况下很多炎性因子被激活并导致炎性反应,从而对眼表造成损害[7]。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典必殊)作为一种复方制剂,其中包含的妥布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减少局部组织菌群,控制感染,减轻眼部刺激症状;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对常见眼部细菌和病原菌有效,可以减轻睑板腺局部炎性反应,二者联合作用,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感染作用,从而改善睑板腺功能,增加泪膜稳定性,消除干眼症[11-12]。因此,本院采取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典必殊)眼膏治疗MGD所致干眼症患者,努力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2周、4周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BUT明显升高、FL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表明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典必殊)眼膏治疗MGD所致干眼症患者,可明显改善睑板腺通畅情况,增加泪膜稳定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3%(P<0.01),提示与常规治疗相比,二者联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