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玉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大学英语教师能力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在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和教研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该结果,本文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师能力发展的两条路径: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和教师资源共享。
关键词: 教师能力 混合式教学 教师发展 大学英语教师
自2003年祝智庭教授引入“混合式学习”理念以来,伴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合式学习已逐步成为国内大学外语教学的主要模式。现有混合式教学主要将传统的课堂学习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强化学习效果。作为教育信息技术的产物,混合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型教学,它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改变教学中原有的角色和传统的教学策略,整合外语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重构教与学。大学外语混合式教学无疑对教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是否具有胜任力,现状如何?哪些能力还有待发展?怎样发展?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做探究,以为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依据与建议。
一、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大学外语教师能力构成
提高教师能力是解决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对于“教师能力”这个概念,国内外学者往往将其与“教师素质”“教师专业素质”“教师专业能力”等等同起来。就二语/外语教师能力而言,许多专家和学者(Medgyes 1994;刘润清,戴曼纯,2003;束定芳,2004)认为外语教师首先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即具有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外语语言知识和娴熟的听、说、读、写、译的外语技能。在教师知识层面,孙有中等(2018)认为外语类专业教师应具有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跨文化研究、国际商务等领域的外语学科知识,蔡权龙和吴维平(2014)指出“教育与心理基础知识更是每个教师的必备知识”。周燕(2008)认为外语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应用语言学、教育心理学、外语教学法应有理解和基本把握。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李霄翔和陈西(2016)认为现代外语教师还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教学能力是评价教师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Wright(1987)和Nunan(1992)认为外语教师应具有课堂观察、分析、判断、管理和评估的能力。李雄和李春(2007)将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概括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监控、教学反思和改革、教学评估能力。仲伟合和王巍巍(2016)及孙有中等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视为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构成。除了教学能力之外,夏纪梅(2002)指出外语教师应具备研究能力。这里的研究能力指的是专业研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孙有中等,2018)。孙有中等(2017)认为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外语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能帮助自身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抓住学术前沿,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尽管凭经验能上好课,但科研推动教学不容置疑”。(蔡权龙,吴维平,2014:48)因此,现代外语教师应教研相长,做学者型的优秀教师(孙有中等,2017)。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职业道德是所有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美国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2004年出台的教师能力标准就将“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树立维护职业荣誉”作为教师的专业基础能力。近年来,国内多位学者(孙有中等,2018;吴一安,2005)在探讨外语教师能力时将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的专业素质纳入外语教师能力框架。
以上专家与学者的观点为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外语教师能力提供了构建框架。大学外语混合式教学环境下的教师能力既体现教师一般基本素质,又包含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因此,笔者认为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大学外语教师能力应包括:职业道德、外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语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其中,专业知识包含外语语言知识、外语学科知识、外语学习与教学法知识,而外语教学能力则体现为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與改革能力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二、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大学外语教师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1.研究对象
为了了解混合式教学环境下高校外语教师能力现状,笔者以江苏某普通高校的6位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该6位教师已有近4年的混合式英语教学经验,且近两年均在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基于产出的混合式英语教学。6位教师的个人情况见下表:
2.研究方法
为了更客观地评价教师能力现状,笔者向研究对象所教班级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近两年,6位老师每人带一个实验班,实施基于产出导向的混合式英语教学。因此,笔者在每个实验班随机抽取15名学生,共发放问卷90份。同时,笔者对6位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要求他们结合近两年工作情况评价教师能力,分析制约其能力发展的原因。
3.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为笔者编制的“高校英语教师能力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分教师版和学生版,教师版从职业道德、外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4个维度评价混合式教学环境下教师自身能力,而学生版从前3个维度考察教师能力。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有关语言教师能力标准与评估指标的国内外研究及混合式教学的性质特点,笔者把4个维度具体化为27个题项。题项1对应“职业道德”维度。题项2—4对应“外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维度的3个指标,即英语语言知识、英语学科知识和英语技能。“教学能力”维度包含13个题项(第5至22题项),对应5个评价指标,教学(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模式、教学环节和活动)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讲授能力、组织能力、调控能力、监控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及改革能力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多媒体教学工具、软件及网络的使用能力)。题项23-27对应“教研能力”维度。该维度包含的具体指标有:研究问题意识、研究设计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分析与思辨能力和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基本不符合”计1分,“不太符合”计2分,“介于中间”计3分,“大体符合”计4分,“完全符合”计5分。为了确定该问卷的信度,笔者向40位具有混合式教学经验的一线高校外语教发放了预测问卷。该40位教师教龄均在10年以上,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2人、中级职称者22人;博士8人,硕士32人。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显示a系数为0.740,具有良好的信度。
4.数据收集与分析
问卷调查所得数据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分析方法主要包括:1)使用描述统计法对均数、标准差等进行分析;2)使用信度分析评估问卷内部各题项的内在一致性。对教师的访谈记录主要采用主题内容分析法(Thematic Content Analysis)进行整理。
5.研究结果
(1)教师能力调查结果
根据90份学生问卷数据,6位教师在职业道德、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教学能力3方面的平均总得分为:4.77、4.59、4.06。说明:总体上,6位教师的专业能力属于理想状态。但进一步考察每一位老师的3项得分,可发现教师1的“教学能力”分值小于4分,为3.97。“教学能力”维度下的各指标数据显示:除了教师6,其他5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分均小于4分,教师4得分最低,为3.83。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方面,教师6得分仍然最高,为4.16。其他5位教师的得分均在4分以下,其中教师1得分最低,为3.64。
教师问卷调查数据显示,6位教师在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能力及教研能力方面的总均分为5.00、4.44、3.97、3.37。教学能力及教研能力的分值均小于4分,說明:总体上,6位老师觉得自己在这两方面能力不足。根据每位老师的自评数据可以发现:5位35岁以上中年教师的“教研能力”分值均小于4分,且在4个维度中得分最低(3.00-3.20)。就“教学能力”维度中的各项指标而言,教师1、教师2、教师4和教师5给自身教学设计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的评价均低于4分。他们的“教学设计能力”自评分为3.80。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方面,教师2、教师4和教师5的自评分为3.83,教师1的评分为3.33。说明在6位教师中,年龄最大的教师1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最有限。同时,问卷数据显示青年教师6对自身各项能力都比较满意,自评分均大于或等于4。
从学生和教师问卷所得数据可见,具有博士学位的熟手型青年教师各方面能力都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另外5位中年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外语专业知识技能,但教学设计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能力和教研能力还有待发展。
(2)制约教师能力发展的原因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笔者对5位中年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制约其教学和教研能力发展的原因。针对自身教研能力发展不足,5位教师给出的原因是:1)主观认为研究对于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凭经验也能搞好教学。2)繁重的工作量和较大的教改压力使他们没有多余精力从事教学研究。3)外语学科科研难出成绩的事实削弱了他们的教研动机。对于制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因素,访谈结果显示缺乏配有个性化指导的实训是主要原因。同时,5位教师指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不足是影响其教学设计能力的主要因素,因为在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优秀教学资源的开发、课堂教学与在线自主学习的设计都需要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撑。
三、高校外语教师能力发展路径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具有综合性、情景性、动态性和个体性,它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整合技术、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更多关注信息技术下的“教与学”;它的有效改进需要教师深刻地反思和深入地研究。可见,混合式教学对教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研反思能力方面。笔者对6位教师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英语教师能力不足以开展较为有效的混合式教学,因此亟待发展。对此,笔者认为建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高校外语教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专家的引领,学习共同体成员相互交流和共同实践性探索,教师可取长补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研究水平。专业学习共同体为高校外语教师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除了建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立高校合作办学机制、共享教师资源也是促进外语教师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高校之间合作办学、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可以带来校际间教师的相互促进和良性竞争,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同时,高校间的教师资源共享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师资不足引起的增加教师工作量和不合理师生比等问题。教学工作量的减轻为教师自主发展学习和科研工作赢得了时间和精力。合作办学、共享教师资源可谓给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带来了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Medgyes, P.. Non-Native Teacher[M].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1994.
[2]Nunan, D..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3]Wright, T.. Roles of Teacher and Learner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4]蔡权龙,吴维平.关于把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外语教师能力构成的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2014(155):45-53.
[5]李霄翔,陈西.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绩效相关性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6(4):39-44.
[6]李雄,李春.《课程要求》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能力结构探讨[J].职业时空,2007(2):68-69.
[7]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状况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8]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孙有中等.教研相长,做学者型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笔谈[J].外语电化教学,2017(155):3-8+22.
[10]孙有中等.《国标》视野下外语类专业教师能力框架[J].中国外语,2018(15):4-11.
[11]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199-205.
[12]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结果报告[J].外语届,2002(5):35-41.
[13]仲伟合,王巍巍.国家标准”背景下我国英语类专业教师能力构成与发展体系建设[J].外语界,2016(5):2-8.
[14]周燕.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J].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40-47.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产出导向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英语师资发展导向研究”(2017SJB0283);南京医科大学“十三五”教育研究课题“以培养医学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学术课程建设研究”(YB2017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