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莉
摘 要: 儒家在传承中逐渐形成的以学论教、以学为核心的教学观,德育为本、德能兼修的教育根本目标及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观,不仅构筑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底层和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而且随着儒学的对外传播,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文化基因 文化传承 儒家教育思想
理查德·道金斯(1976)提出“Meme”(模因)一词,将其定义为“文化传播和模仿的单位”,用来说明并描述人类文化的传播规律,后逐渐发展成“文化基因”这一全新概念。国内学者对“文化基因”的概念有诸多阐释,刘长林认为文化基因是“那些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贯穿于一个民族文化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1]。中华文化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延变的精神性因子,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具有代际传递能力和区域性、传播性。儒学思想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的儒家教育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主体,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构筑了中华民族“仁爱”“修身”“克己”“博学”“知行”的心理底层和思维方式、教育行为模式,延续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学说,奠定了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基调,即“仁者爱人”,提倡仁义教化。后世的儒学大家孟子、董仲舒、韩愈、二程、朱熹等丰富之,逐渐形成了儒家教育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同时对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儒家教育思想中所包含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理论;关于德育、智育、美育之间关系的理论;为师者的方式方法;师生关系理论等,都是当代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要吸收和借鉴的。从儒家教育思想中吸收其先进理念,探寻其方法论及其深刻内涵,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以学论教,以学为核心的教学观
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人都是可以教化的,后天接受道德教育能使人性趋于完善,因此,主张教育公平,“有教无类”使天下之民都能接受教育。《孟子·尽心》提出“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对于教师而言,得到优秀的学生并教育之,是实现自我和成就他人的幸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老师与学生在身份地位上没有区别,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长幼之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两者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同,但辩证地看,双方角色可以互相转化。儒家教育思想提出“教学相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是互相促进、互为增长的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不断思考,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也发现自身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改进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是施教者,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在知识掌握、技能训练等方面的不足,进而师生互动,学生既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儒家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过程是学习者具备主体性和自主性,主动能动地学习,追求自我完善的系统过程。教育的主体性体现在为己之学,是学习者为了自己而主动学习,“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
有学者提出,从字源上考察,汉字的教是由学发展而来的,中国人的教的概念是由学的概念发展而来的,使教、学二字可以通用,但只有学字可以毫无阻碍地通用为教[2]。“教”“学”之反义共字及“以学论教”,确为中国传统特别是先秦教育观之重要特点[3]。这是对教学相长的进一步阐述和深刻颖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是关键,教是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的,而教是为了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担任主导角色。“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学习者在学习上不轻易满足,不轻易止步,始终保持爱学习的心,是智慧的。施教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保持热情不厌倦,带着积极主动传授知识的仁者之心。要确保教学质量,施教者还要注意使用启发诱导式、循序渐进式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教与学双方既仁又智,就能有效实现教学相长。
二、德育为本、德能兼修的教育根本目标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出,教育是要修炼自身,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自我道德修养,主要目的是施行仁政、德政,修己以敬、以安人、以安百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皆表述修身,完善自我是根本。儒家教育思想还提出,每个人都要能自省、省察自身行为和道德修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还应“克己”,通过学习和反省,使自身的言行合乎礼,“克己复礼为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以礼严格要求自己言行,克制私欲,从而提高道德修养,修养身心,有仁爱之心、孝悌之心,泛爱众。孟子提出要“反求诸己”,要反躬自问,“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为政者反求诸己,为人之表率,才能治理好国家,使社会安定,百姓归附。君子严于责己,则能保持独立人格,修炼自身。董仲舒提出“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待他要仁爱宽厚,待己则要执行“义”的高要求,使自我品德端正、品行高洁、言行合礼。韩愈在《原道》《师说》《进学解》等名篇中留下了诸多儒家教育思想,传至今世仍是真知灼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贯彻实施。
文化基因具有鲜明的传承性。儒家所提倡的“德育为本”教育观传承至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人做人”,做真正的人。做人的根本即修養自身品德,爱己爱他,在积累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品德修养。儒家教育思想中与“德育为本”教育观相并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至今仍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如学思并重,“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坚持学习,学无止境,“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反省内察,“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谨言慎行又躬行笃行,将所学道德理论见诸道德实践。传统儒家教育思想所提倡的道德教育和道德教育方法、道德修养方法有系统性和实践性,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我国道德教育的整体架构,也完善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高校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正是儒家传统教育观延续至今并顺应新时代要求所提出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科学性、辩证性的教育理念。
三、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4]。儒家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是为了教化百姓,从政者要行仁政,施德治。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教化百姓从善崇德,形成社会道德风尚和良好习俗。“学为人”不仅是学习如何做人,培养内在的道德层面,还要培养外在的行为举止要合乎礼,教学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孔子提出,要修德修身,要成“仁”,内隐的道德层面要完善,外显的行为要有礼,文质彬彬,才能称之为君子。要求内外兼修的儒家教育思想倡导的即是“人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对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还要培养良好的外在气质,内外统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孔子提出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唐代丰富成十二经,宋代增加《孟子》,成十三经。明清时期,四书五经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儒家的课程设置总原则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论语·述而》),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道、德、艺、仁、智、勇等多方面的品质。“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
除了教学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外,儒家教育思想尊重人的发展规律,重视教育教学方法。孔子提倡要学思行相统一,“言必信,行必果”,学习上要注意“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注重类推发现新义。在学习态度上,孔子明确真正的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韩愈提出“勤学善思”的教育方法,不仅要博学,“俱收并蓄,待用无疑”,还要精约,“提其要”“钩其玄”,引导学生在全面掌握知识的同时还探索其精微之处,做到博精结合。“善思”要求学生善于思考,抓住要领和关键。朱熹所提“居敬穷理”的教育原则总纲与之一脉相承,既重视道德涵养的培养又要求穷究事理,用于教学就形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教育思想。明清之际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学与思要并重,还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在我,而自得在彼”。儒家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通过道德教育改造人性,规范行为,提升素养,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儒家教育思想凝练而成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是人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做人之根本,是人作为社会个体处事生活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我国传统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是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高尚道德情操的修炼、健康体魄和心智的养成、创新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养成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的人。
四、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观
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观贯穿儒家教育思想发展演变的始终。儒家教育思想强调知行合一,将道德修养的提升学习融于日常实践中。孔子主张读书和教育都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并反观自身行为,做到学以致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君子学以致其道”,明确“知德”之重要性。孔子还认为行比知更重要,做人要言行一致,“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大学》首先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方法。荀子直接提出了“行”的重要性,登山方知山之高,临溪才知地之厚,“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荀子·修身》,闻和见是从书本获得知识之外的重要途径,行是检验所学知识的有效且必要的方法。学习者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要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达到“通”和“用”。二程详细阐释了“格物致知”的深刻含义:“格,至也。物,事业。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二程外书》从格物到致知,是由知识积累到贯通明朗的过程。朱熹提出知行要相统一、相并重,不可偏颇,“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王守仁亦认为知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儒家所提倡的知行合一的教学实践观,将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促进道德教育在社会秩序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社会秩序构建的重要精神因素。
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发展数千年,于历代传承中对中国教育历史进程产生影响。其逐渐形成的以学论教、以学为核心的教学观,德育为本、德能兼修的教育根本目标及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观,不仅构筑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论体系,而且对全民族道德文化水平的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的形成、社会纲常伦理体系的建立、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儒学的对外传播,影响力在延展。儒家教育思想倡导的“中庸和谐”“化成天下”“德识为先”“内省体悟”“知行统一”“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教育理念,构成了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内核,至今仍有继承和借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透视[M].北京: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
[2]杜成宪.以“学”为核心的教育话语体系——从语言文字的视角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学”现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75.
[3]于述胜.“学—教”之道以感应(通)为根本机制——儒家教育观的义理阐释[J].教育学报,2014(5):3-11.
[4]陆九渊.陆九渊全集(卷35)[M].北京:中华书局,1980:470.
项目来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编号:2018ZDJD-B018)项目。本论文得到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苏州市职业大学“青蓝工程”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