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桂英
【摘要】眩晕病是心血管、脑血管科的常见病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无论是高血压病、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还是梅尼埃病、脑梗塞后遗症、颈椎病、低血压等,往往以头晕为主要症状,且比较顽固,反复发作为其特点,不同程度影响着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当前有效的缓解眩晕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尤为重要,而中医药治疗为其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效的缓解了眩晕症状。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获得了满意度疗效,些许中医药治疗体会,与同仁分享。
【关键词】眩晕病;中医药;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04..02
眩晕最早记载于《内经》,认为其发生与肝脏关系密切,素体先天不足,肾阴亏虚,或年老肝肾亏虚,或体虚多病,耗伤肝肾之阴,或情志内伤,化火伤阴,肾阴耗伤,或温热病久,阴液被劫,导致肝肾阴虚。阴虚不能制阳,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发生眩晕[1]。而晋唐时期巢氏病源提出“风头眩候”,并注重臨床验方的诊治;刘完素提出: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的理论,强调风火眩晕的相关性;朱丹溪“无痰则不作眩”的理论,主张眩晕以治痰为先的原则。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较为透彻,定义眩晕是指自身或周围物体的旋转、倾斜的平衡失稳的感觉,是一种运动错觉[2],但其治疗上依然未有大的进展[3]。
眩晕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肝肾亏损、气血虚弱致清窍失养或痰浊瘀血上扰清窍所致,故在治疗本病时整体调节是必不可少的[4]。在10余年的治疗中发现,眩晕病多以痰瘀阻窍和肝阳上亢多见,故调理脾脏、肝脏在眩晕治疗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一、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二、运化水湿:运化水湿又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即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调节、维持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关键环节。三、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再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并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的作用。这种运化功能的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故说“脾气主升”。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使得膏粱厚味摄入过量,营养过剩;不规律的作息习惯,身体运动的不足,导致代谢不畅,凡此种种加重脾的负担,运化失衡而致病[5]。结合数10年临床经验,将眩晕治疗概括为痰瘀阻窍及肝阳上亢法。
1 涤痰祛瘀法
本法适用于因痰瘀引起眩晕者,痰性黏滞而重浊,可蒙蔽清窍、扰及心神,导致眩晕。瘀血停留,络脉不通,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脑失所养,致眩晕时作。王清任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医林改错》),故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钩藤、川芎、薄荷、珍珠母、泽泻、鸡血藤、白芷、藁本。以半夏白术健脾除痰饮,天麻熄肝风,用钩藤既能平肝火、熄肝风,又能化气行水,通滞气;鸡血藤、川芎活血、通络,薄荷、白芷、藁本散风除湿、清头目,通窍止痛;泽泻利水,渗湿治痰饮,如舌苔厚腻,口气重者,加藿香、佩兰;面色萎黄,神疲乏力懒言者,加党参、黄芪。病案1:马某,女,67岁,2018年3月13日就诊,高血压病10余年,1周前突发眩晕,以活动后较明显,卧床、起床时眩晕发作较重,伴心悸、气短、乏力,两次急诊就诊于市人民医院,急诊治疗后,症状略缓解。眩晕反复发作,头晕、头胀、上肢麻木,乏力,颈部发硬,睡眠差,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诊断:眩晕-痰瘀阻窍证。方药:半夏9 g,白术20 g,天麻10 g,钩藤10 g,茯苓15 g,泽泻10 g,川芎15 g,葛根20 g,薄荷30 g、珍珠母30 g、泽泻10 g、鸡血藤15 g、白芷12 g、藁本12 g,党参15 g,厚朴10 g。7剂,水煎服,日1剂。药后症状缓解,服药半月后头目清宁,无突发眩晕发作。随访半年眩晕未再发。二、平肝潜阳法本法适用于肝血不足,肝阳上亢之眩晕,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刘完素曰:“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肝阳亢盛,化火上炎,或阴血亏虚,阳气亢逆,皆可致眩晕。故方用石决明、煅龙骨、煅牡蛎、珍珠母、当归、白芍、石斛、枸杞子、桑叶、川芎、藁本、薄荷、鸡血藤。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石斛柔润熄风,石决明、珍珠母龙骨、牡蛎平肝潜阳,使阴平阳秘,眩晕乃愈。病案2:魏某,男,53岁。2018年7月10日来诊。患者发病2月余,自觉头晕目眩,耳鸣,心烦、急躁,多梦,腰膝酸软,舌质红,脉弦细数。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中医诊断:眩晕-肝阳上亢。方药:天麻10 g,钩藤10 g,石决明30 g,茯苓15 g,泽泻10 g,川芎15 g,薄荷25 g、珍珠母30 g、龙骨30,牡蛎30,怀牛膝15,杜仲12 g,白芍12 g,郁金12 g,泽泻10 g、鸡血藤15 g、白芷12 g、藁本12 g,当归15 g,菊花12 g,桑叶15 g。服上方5剂后,眩晕症状明显减轻。自觉睡眠欠佳,梦多,易醒,上方去泽泻,藁本,加紫石英20 g、合欢花15 g,继续服用7剂,诸症皆消。
参考文献
[1] 鲍晨汝,邵义泽.眩晕中医证候分型文献分析[J].河北中医,2015,3,37(3):433.
[2] 马 烈,孙 斌.眩晕的诊断与处理[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64.
[3] 李广浩,张再良.中医药治疗眩晕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急症,2004,13(3):177.
[4] 李 勇,陈华德.眩晕病的中医治疗思路[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59.
[5] 眩晕的中医治疗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3,5(9):69.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