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图书借阅亭原本是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打造书香城市”,可是有的地方却遇尴尬。陕西西安市长乐中路附近的免费图书借阅亭一位管理员说,现在读者来借图书,她都有点担心,因为之前有几位年轻人免费借走图书,逾期不还,她打电话催促时对方竟然不接电话。
短评一:赵佳
免费图书借阅亭的建设,让便利的共享阅读靠近更多读者,开创基于绿色阅读的时尚生活方式。让阅读走进智能时代,让阅读真正成为市民的普惠服务。为广大市民就近提供自助借书、自助还书、查询服务等基本服务。读者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让更多人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为社区营造和谐、积极的氛围,打造充满正能量的和谐社区环境和友善的邻里关系。
短评二:杨朝清
千姿百态的社会流动,让城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对待阅读的态度,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当“有借有还”的契约被打破,不仅切割了社会信任,也折射出一些人对规则缺乏足够的尊重、敬畏和认同。
作为一种失范行为,“免费图书有借无还”并没有很强的图谋性,或许只是贪图方便、省事。免费借阅图书,无需借阅者支付一定的成本,这在提供便利与实惠的同时,也无法对借阅者形成束缚,便只能依靠规则来进行文明的约束。但當规则得不到应有的价值认同时,一些人就会为自己的失范行为寻找种种理由与借口,从而导致“有借不还”的上演。
“免费图书有借无还”的违规成本偏低,甚至没有任何违规成本,这也让一些年轻人对此不以为意。但长此以往,当轻微的失范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就会演化为重度的失范行为。当人们对失范行为的容忍度与承受力不断增强,底线也就会越来越低。只有在失范行为与文明行为之间建构清晰的界限,才能防微杜渐。
“免费图书有借不还”现象的出现,既要求公众提升规则意识,也呼唤公共服务更加优化。免费图书借阅亭布局更合理,让还书更加便利,有助于提升借阅者的还书意愿和效率。而构建与时代匹配的精神文明,形成规则对老百姓普遍的、强烈的、持久的道德感召力和行为约束力,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