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2019-03-20 12:30陈熙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设计原则新课标课堂教学

陈熙春

【摘要】 本文主要从建构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关键词】 新课标;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为了有力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即是要以“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设定的各项目标,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建构性原则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建构性学习,主张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认知方式的设计应遵循建构性原则.由于建构性学习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独特性等多项优良特征,使学生从“我要学”出发,树立“我能学”的自信,最终寻到适应学习的个性化方式.

当然,如果我们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有意义学习理论加以整合,在接受式教学中渗透学生的“自主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动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必要的接受,教师该“告诉”时就告诉,这倒不失为一条新课程教学的创新之路.

二、活动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角色变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知识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教师要从前台退到幕后,要从“演员”转变为“导演”.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必然会出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改变了师生的交往方式,由原先的“师→生”的单向交往,演变为“师→生”“生→师”及“生→生”的相互交往的动态过程,在整个相互交流、沟通,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师生的共同发展.

如,在“数学归纳法”教学中引入“多米诺骨牌”活动;在“等比数列”教学中引入“折纸”的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或实验都是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它反映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为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获取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并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合作”的過程;是平等“对话”的过程.

三、情境性原则

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源于情境.数学问题总是源于某种数学情境.教师要由原来的精心设问,转变为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如以认知为目标,制造认知冲突,创设矛盾式的问题情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创设应用性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探索为目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等,只要从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材料入手,就能有效地激活好奇心、与表现欲,强化学生探索的动机与需求,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如学习不等式时,笔者让学生解释为什么“糖水加糖甜更甜”?学生感到很新奇:这样一个生活问题,能用数学的方法证明吗?通过教师启发、点拨、学生讨论,从中抽象出“糖水不等式”  b a < b+m a+m (a,b,m∈ R +).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四、开放性原则

新课程强化“双主”理念,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理念中,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学内容和全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学生的直接经验、学生发现的现实数学问题,都可以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内容.这样,数学学习的内容就是开放的.新课程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于是单一的师传生受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替代,表现出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体系的设计应关注开放性原则.

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图像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二次函数图像是轴对称图形;笔者设计如下开放性问题:三次函数y=ax3+bx2+cx+d(a≠0)的图像是否具有对称性?

这是一个以培养学生能力、体验特殊到一般思想为目标的问题,有能力发展点、个性和创新精神培养点.学生已具有函数奇偶性知识和图像平移技能,运用特殊到一般的策略,问题完全有可能得以解决.

总之,我们要准确把握数学新课标的本质和内涵,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和“实践第一”的原则,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为多样性的学习方式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发展,努力在课堂45分钟的“最小区间”内,寻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值”.

【参考文献】

[1]石玉锋.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S2):164-165.

[2]夏繁军.关注数学“持久理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1):29-33.

猜你喜欢
设计原则新课标课堂教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