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让新闻标题更有吸引力

2019-03-20 11:03:53
传媒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莫言报纸

(邯郸日报,河北 邯郸 056002)

一、引言

摊开报纸,读者选择新闻阅读往往要借助标题,如果标题不吸引人,读者就会视而不见,因此,媒体人总喜欢把标题比喻为“眼睛”。

胡乔木先生说:“首先要讲究标题,报刊上那么多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都要先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住人。”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对于新闻报道的成败具有重要作用。好的开始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新闻也不例外。尤其是现在新媒体盛行,网络阅读逐渐取代读书看报,读者对报纸的阅读习惯已经从传统的通篇仔细阅读转变为兴趣阅读,甚至是只“看标题”。因此,努力增强标题的吸引力,让新闻的“眼睛”更加明亮,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深谙标题的重要性,所以现在很多新媒体努力在标题上博出位。各种夸张、悬疑、打擦边球,甚至不惜沦为标题党哗众取宠,虽然不可取,也从侧面反映出标题对于一篇新闻的重要性。

二、标题要多角度、多方位

新闻的受众是广大市民读者,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标题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引起读者继续仔细阅读全篇的欲望和兴趣。如果引不起大家的兴趣,那新闻的传播价值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从产生了。各报编辑记者深知标题的重要性,他们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标题制作的多姿多彩,扣人心弦,使读者看到后就为之一振,产生继续了解的欲望。

报纸作为传统媒体的主力军,在标题的制作上,更应该做到:准确、精练、传神。好标题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用。

联合国汤姆森基金会编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你也可以遭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随着网络媒体的盛行,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方式的改变,读报已经越来越边缘化,甚至被人比作“鸡肋”。拿起一张报纸,漫无目的地浏览是现在大多数读者的阅读方式,很多时候,读者甚至只是浏览一下标题,来了解新闻事件。因此,在如今全媒体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不管是各大门户,新闻网站的滚动新闻、微博新闻,还是传统纸媒,要想在海量的新闻脱颖而出,除了内容好、写作功底扎实之外,起一个好的标题是让你独占鳌头的便捷途径。

(1) 怎样才能起一个好标题,抓住读者眼球?表现在新闻标题中,就是在尽量高度凝练内容的同时,还要有亲和力和生活味。

记得好像是2015年的冬至,那一天下午就开始飘雪,先是零零星星,至夜深人静时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第二天,北京一家报纸头版一张大照片配着一个醒目的大标题《冬至,雪至;夜深,雪深……》这个标题让我一直记忆犹新。

近年,和它异曲同工的还有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标题:《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新华社(2017.06.21)

言简意赅,直击心扉,给读过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用修辞手法让标题活起来。在新闻标题中较好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对偶、借用、设问等,可以使新闻标题更具美感,在新闻标题中字词的选择、长短的变化、标点和修辞方式的运用,能表达不同的情感、语气和意境。

比如人民日报2019年1月4日在头版刊登了嫦娥四号的消息,这个标题立刻就引起读者的关注,吸引着大家继续往下读。

《首次!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 首张!近距离拍摄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中国纪检监察报》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基层干部反映填报表负担重连打印机都“累”出故障》。一个拟人的“累”字,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成功的将读者吸引到了稿子中去。

(3) 曾有新闻学者说,看一张报纸的标题就知道这张报纸的品位,好的新闻标题能体现出媒体深厚的文化品位,在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独树一帜,这种独特性难能可贵。

记得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天,全国各大媒体头版纷纷就此事竞相报道,各家报纸头版制作的标题,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体现了每张报纸自己所走的报纸风格、路线和所拥有的新闻功底,让人受益匪浅。

《祝贺,莫言》——重庆时报

《高粱红了》——齐鲁晚报

《咱老乡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潍坊晚报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东方早报

《诺奖言中了!》——武汉晚报

《世界的莫言,莫言的世界》——重庆晚报

《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信息时报

《诺言成真》——深圳晚报

各家报纸编辑的文学功底一目了然。

(4) 文字功夫是基本功。一样的词语用在不同的稿子里和不同的时期,所传递的意思就大不一样。有时候一句华丽出彩的标题要表达的是赞美和欣赏,而有时候同样一句华丽出彩的标题表达的则是其他的意思。

如:人民日报在今年夏天曾刊登过一篇《我们有能力端稳自己的饭碗——如何看待粮食供给能力》的文章。

如果是平时看这个标题,可能还不算出彩,但结合当时正值中美贸易战拉锯的时候,这个标题内涵的力度立刻就呈现了出来。

(5) 新媒体能迅速让大众接受,抓人眼球的标题功不可没。传统纸媒的标题,一般都比较严肃,而新媒体的标题则更多的追求形象、生动、口语化、生活化。让读者接受起来更容易。最主要的是可以满足不同文化阶层读者的需求。

纸媒虽然不能像新媒体那样随心所欲,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捡到锅里都是菜,但也可以向他们借鉴学习。让标题少些严肃、古板,多一些活力、色彩。

比如,人民日报在今年7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行”栏目里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格外亮眼:《强了主心骨脱贫更有谱》。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让读者亲切感倍生,吸引读者继续往下读。

标题《北方及西南地区“解锁”雨季江南华南下周“火力全开”》中,“解锁” “火力全开”的使用,立刻让天气预报动了起来,给人留一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农业大学46年扎根河北曲周服务乡村振兴的事情今年被全国各大媒体相继报道。大多数媒体的标题都是“中国农大扎根曲周助力乡村振兴”之类的,而新华社记者的标题则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中国农业大学46年扎根河北曲周服务乡村振兴纪实》。高劣一目了然。

三、结语

虽然标题可以花样百出,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再好的新闻标题都要在新闻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来制作。要以报道新闻事实为原则,提炼浓缩新闻,事实问题要一致,忠于新闻内容,不可离开新闻而独立存在,如果一味追求吸引人眼球,而夸大描述或是缩小新闻事实反映的问题,现在很多网媒喜欢用夸张甚至与事实不符的标题来抓人眼球,即大家所说的标题党。这种哗众取宠反而会令读者厌烦,且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所以新闻标题要平实,客观,真实,此外,简洁明快,重点突出,都是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该具备的。

制作标题需要提炼新闻事实,这种提炼不能是大众化的抽象概念,只有选择的角度准确而新颖,才能让标题成为一种生动再现,为新闻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莫言报纸
过去的年
意林彩版(2022年4期)2022-05-03 00:07:57
爱如莫言
心声歌刊(2021年3期)2021-08-05 07:43:56
莫言不言
青年作家(2021年1期)2021-05-22 01:43:42
报纸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06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00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喜剧世界(2016年9期)2016-08-24 06: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