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妍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兴城125105)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媒体”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微时代”是一个涵盖文化传播、心理认知、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内容的新命题,它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同时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微时代的新境遇,运用好各类新媒体平台,探索、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
在微时代背景下,媒体信息传播的主体众多,主体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再加上某些特殊传播主体怀有特定的政治目的,使得微媒体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目前,国家网络监管的制度化与法律化相对落后,为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网络身份的隐匿性,借助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大肆宣传普世价值与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向国民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与消费主义等腐朽文化思想。这些人还善于利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主要矛盾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在微环境下,贫富差距、贪污腐败、道德失范等社会矛盾逐渐发酵,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多元复杂的网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乃至消解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
在很多传统教育方式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理论教育的方法,这种教育模式是自上而下单向的传授方式,忽视了人的自主性。而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传播主体之间的平等性,无形中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表达欲望。另外,与直观形象的新媒体信息相比,单纯的听课、听讲座、听报告等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中语言讲授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失去兴趣,教育效果也不理想。有调查数据显示,当被问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你比较喜欢哪种教育方法”时,有高达84.07%的大学生表示会选择利用微信、微博等传播载体进行交流学习。[1]
微时代之前,教育者拥有教学资源的绝对优势,教育的内容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受教育者只能绝对地服从和认可。而在微时代,大学生已经成为微信、微博等微平台的活跃分子,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自主选择的意识也在增强。由于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即时性,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有可能早于教育者,获取的信息量也有可能远超过教育者。
另外,教育者自身媒介素养相对不高同样影响了教育者的权威地位。然而,教育者往往无法控制微空间各种信息的传播,不能及时地对形形色色的信息进行筛选,不善于以时尚生动的微语言诠释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很难引导大学生有效接收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类优质信息。大学生们相对更喜欢与微空间中的“虚拟老师”进行交流,也加剧了教育者话语权被削弱这一局面。
在丰富的网络信息中,大学生可以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但网络中充斥着大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构成了直接威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认知水平不高、社会阅历有限,很难区分信息的优劣与真伪,从而引起价值观的矛盾与迷茫。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等优势,极大满足了青年人张扬个性、追求自主的发展需要,赢得了大学生的广泛青睐。据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79%的大学生经常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等网络媒介了解国家大事及形势政策。值得一提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呈现的微公益、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深受大学生的欢迎。由此可见,“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辟了新渠道,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微媒体将文本、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媒体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集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大众提供了完美的阅读体验。大学生在图文兼具、声情并茂的情境中感知信息,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容易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实现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
与传统的单向灌输相比,新媒体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提供了线上互动交流的功能。通过情感与知识的互动,教育者能够时刻关注被教育者的主体需求,全面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为大学生提供“私人定制”式的教育引导工作,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2]此外,网络语言和网络表情包的不断推陈出新,增添了师生交流的趣味性,拉近了师生心理距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国家层面讲,要加快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及时处理网络违规违法行为;从企业层面讲,腾讯公司等企业要不断优化网络安全技术功能,设计出能自动识别侦辨并屏蔽谣言、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等内容的全新功能;从高校层面讲,要强化网络信息的有序监控,加大网络舆论的引导力度,严格阻滞错误的价值观念、扭曲的道德理念等不良信息,积极宣扬社会正能量,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清朗健康的舆论氛围。
据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互联网普及率达59.6%[3]。而95后大学生更是使用手机浏览QQ、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内容的忠实群体,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高校需要与时俱进,打造网络平台的“微”阵地,掌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权。首先,要把握网络平台的教育内容,既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紧围绕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两条主线,又要贴近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密切跟进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4]。其次,要拓展创新网络平台的教育载体,积极开发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微电影、微小说、微评论等“微”作品,广泛开展微阅读、微论坛、微课堂、微公益等学习实践活动。最后,要侧重运用隐性的教育形式,随着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显性的理论灌输越来越遭到大学生的反感,直接影响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相比显性教育,隐性教育的意图是相对隐蔽的,它更强调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体验,往往能够收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5]。新媒体具有虚拟性、隐匿性、互动性等优点,为隐性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多样的载体。
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微时代信息的传播即时性与互动性特点,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精选一些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热点话题,在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在“线上”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可以在“线上”挑选一些论证精彩或人气较高的学生,安排他们在课上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教师都要注意与学生保持互动交流,巧妙地将党和国家的理论方针政策融合其中,纠正学生偏激的言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形成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模式,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面对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复杂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理念,主动树立“微意识”,积极学习“微技能”,提升“微素养”。一方面,教育者要主动学习网络微技术,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教育者要善于用丰富的网络语言和直观的媒体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高大上”的思想观点转化为大学生喜爱的“微言微语”和微视频,从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教育者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面对微空间海量的微信息,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认知与鉴别能力,自觉地选取能够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的有效信息和社会正能量进行传播。此外,教育者还要增强对大学生的引导能力。微时代条件下,教育者需要重新认识自身的角色,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或者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努力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导师”。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发挥教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双方面的作用,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微时代的大学生应不断增强自律意识,拒绝不良网络信息,积极宣传正确思想,做一个理性文明的网络参与者。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始终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既要遵循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要把握微媒体盛行的时代特征。高校要善于挖掘微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与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积极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