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瑄
在当前的“双一流”政策引导下,对公安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结合公安院校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创新人才的教育方式,构建人才数据中心,对公安人才进行有效的测评,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公安人才[1]。同时,“双一流”的建设,要把一流作为目标学科作为基础,对学校的整体发展进行调整。引导公安院校的学生能够锻炼自身能力,培养公安职业精神,另外,对于公安院校的教师,要能够对教学方法进行转变,能够促进教学的改革,建设一流公安学科,提升公安人才的核心地位,形成适合于学生发展的“双一流”建设方案。
所谓“双一流”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点,促进本科教育的改革,能够更好地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在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对教育教学环境进行优化,转变传统的育人理念,对师资队伍进行培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设置,能够加强质量保障,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展示办学特色,对本科教育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作出贡献,奠定基础。尤其在公安院校进行“双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能够结合公安学科的具体特点来进行特色学科的建设,能够加强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的结合,建立公安优势学科,依靠相关学科建设作为支撑,发展重点学科,推动公安院校“双一流”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一)发展机遇。随着当前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本科教育得到了优化发展。尤其是公安本科院校涵盖多个教育层次,培养大批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推动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同时,在当前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公安学科建设水平进行提升,促进公安院校教育的改革,提升公安学科发展的高度。所以,要能够对“双一流”背景进行机会的把握,针对于国家所提供的财力物力和优惠政策的支持,要能够对机制制度进行改革,对学科队伍进行建立。
(二)发展现状。当前的公安高校没有对一些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参与,与其他高校学科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一,公安学、公安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基础性学科较为薄弱,公安学学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缺乏对理论的整合,体系化的研究较少。在进行公安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大部分技术手段方法仍然处在较低层次,没有进行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得技术体系不完善。第二,公安高校学科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结合,制约了公安学和公安技术的发展[2]。第三,对学科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使得公安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任务存在障碍。因此,要对创一流建设的机遇进行把握,能够把公安学科作为引领,提升公安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
(三)发展策略。
1.建立一流学科治理体系。对一流学科进行建设,要能够建立治理领导体系,进行有效的评估,这是学科发展的保证。结合当前的公安高校发展现状来看,与其他一流建设高校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要根据“双一流”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的发展情况,编制完整的建设方案,能够明确建设思路和路径,对目标和内容进行细化。加强对学科平台的建设,能够明确各学科建设的责任人,进行具体政策的落实,同时,要进行一定的考核,使学科建设能够受到激励约束机制的影响。
2.加大一流建设学科的自主权。在进行管理监督的过程中,要能够对思想进行解放,引进先进的人才进行学科建设,自主权的放宽,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加大相关经费和资金的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行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相关地区的财政支持,能够在资金的支持下更好地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
3.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当前的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要能够对公安专业人才进行国际化培养,依托当前公安院校的信息资源,对公安专业进行融合,联合办学模式,构建全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满足当前社会对公安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对国内教育体系中固有的问题进行转变,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的“双一流”背景下,对公安院校本科教育进行改革,要能够建设一流公安学科,满足当前的发展战略需求。
(一)建设一流公安学科,提升服务性能。在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满足的过程中,要能够建设一流的公安学科,对公安教育进行有效的改革。同时,公安工作关系到国家、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安全,面对复杂的形势,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进行保卫,要能够减弱对数量指标的分析,而应该满足相关战略需求的贡献度。因此,要对有规律的实践进行概括,研究关键性技术,能够解决公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3]。
(二)强调公安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建设。公安院校在进行本科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能够注重学科的设置,加强公安应用学科和公安基础学科的建设,要能够强调理论结合实际,对相关理论成果进行应用。比如,公安学和公安技术学原理,侦查学治安学等缺乏自身的理论体系。要能够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来对体系进行构建,能够更好地促进技术的发展。从建设世界一流的角度来说,公安工作在当前积累一定的经验,要对警务事件进行总结概括,警务模式能够进一步上升为警务理论。同时,在一流公安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够加强方法性研究,构建中国公安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中国公安学科的特色和风格,提升我国公安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促进“双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对公安教育本科教学进行改革,要能够发挥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使得高校教师能够将科研与教学进行结合,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尤其在进行教师评价考核的过程中,要增加教学所占的比例,对教师的相关理论课题研究进行选择,引导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转变,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设定目标。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使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能够激发自身的兴趣,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发现、解决,提升学生的创造潜质,让学生能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同时,教师也要形成专业队伍,进行密切协作,共同提升公安院校本科教育效果和质量,定时加强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对先进的技术进行学习。
(四)培养一流公安专业人才。在对本科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能够培养一流的公安专业人才,这是一流学科建设的一个标志。同时,教师要能够将研究与教学进行融合,能够将一流人才的培养纳入学科建设中,发挥学科建设的优势。第一,将课程纳入到一流学科中,能够将研究成果进行知识体系的转化,促进研究对教学的作用,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变,要能够适应当前公安实战和公安科技的发展[4]。第二,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研究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鼓励学生能够进行创新,在项目实践和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让他们在公安学术的研究过程中,去思考公安工作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利用一流公安学科建设来进行合作,组织学生能够融入到公安实战训练中培养自身职业精神。第三,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的熏陶,能够培养具有本国情怀和职业精神的一流公安专业人才。
(五)调整学科结构,加强支撑学科建设。公安院校是在公安服务工作发展过程中进行改革的,所以,对公安高校学科知识进行结构调整,要能够设置多种学科,加强一流学科和一流应用学科的建设。优势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离不开相关支持学科的建设,所以,要能够对学科面进行扩展,加强服务的多样化,使基础学科和知识学科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当前的公安工作对象培养过程中,要涉及到多项综合性的工作,对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能够加强公安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关系,建设支撑学科。
(六)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组织能动性。公安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更新相应制度体系,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基层教学组织,提高公安实战的应用能力,加大教师的下派实践,促进教师开展基层业务与教学组织有力结合,形成教、学、练、战,一体化协作教学发展机制,鼓励教师参与跨学科教学与团队指导。增加集成组织教学的灵活性,更好地提升公安人才质量培养。
综上所述,公安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公安学科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发展,抓住契机,能够满足国家对安全和公安工作的需求。所以,对公安人才进行培养,要能够对“双一流”建设的契机进行把握,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同时,服务于公安重大战略的需求,能够加强公安应用和公安基础学科的结合,发挥公安学科的优势,培养核心人才探索路径,加强对公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不但能够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同时,能够解决当前社会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形成有特色的一流公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