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辉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面临来自全国各地“90后”、“00后”的新时代大学生;面临具有独特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些学生性格迥异,给辅导员工作增加了难度。唯有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将此精神实质融会贯通,才能适应新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的使命要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1]。作为高校辅导员也要能够从全局出发,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部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推进。《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从初、中、高三个职业能力等级规范了高校辅导员九个方面工作的内容。然而,辅导员的工作还不仅如此,他们还面临各种琐碎的事务。加之各高校辅导员队伍数量严重不足,队伍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工作任务显得特别繁重。新时代赋予辅导员新的使命,要求辅导员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当做自己的人生大事来处理,这就要求辅导员凡事要从大局着眼,从大处着手,从小事做起,把学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做到让学生感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高校辅导员面临错综复杂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大学生个体,必须要学会应用历史思维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昨天,把握今天,筹划明天。
(一)学会借鉴历史。要做好辅导员工作,就学会回顾历史,经常分析曾经出现过的各种问题,找准问题的根源,同时将当前遇到的学生工作难题与之相比较,在过去的案例中找寻借鉴措施。通过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出过去取得成绩的原因,分析工作不足的原因,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避免在同一个地方翻两次船。不断分析总结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寻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坚持古为今用[2]。
(二)要善于总结工作。今天的工作就是明天的历史,辅导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把琐碎的日常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体系化。通过总结分析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成效,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作套路和工作特色。
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3]。辅导员要处理好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学生日常管理事务,必须要学会应用唯物辩证法。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经常会面临很多不同的学生工作问题。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处理方式方法截然不一样。同一问题,不同时间发生的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或者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去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处理不同学生存在同一问题。
(二)根据事物的普遍联系性,抓关键少数。高校辅导员要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面对几百学生,也不可能人人一样,要抓关键少数。主要精力花在少部分问题学生身上,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心、更多的教育、更多的帮扶[4]。要充分利用少数优秀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一起参与教育、引导和管理少部分问题学生。引导大部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三)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看待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可取的一面,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而不要因为某个学生违纪或者犯错就彻底否定了他。同时,每个学生也都有不足之处,也不要因为他某方面突出就纵容他的不是。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不开身的时候,即在同一时间段需要处理多个事件,这就要求辅导员要能够分清主次,先做主要的事,然后再做次要的事。
不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前途,最终会被社会淘汰。辅导员工作是需要讲究艺术和方法的,是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的。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学会应用创新思维,因人而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高校学生来自天南地北,他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受教育程度更是千差万别。这无形中给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虽然辅导员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即使是新进的也都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但是经过岁月的洗礼,高校辅导员往往会出现职业倦怠,工作满足于保平求稳,没有创新,这与新时代的要求格格不入。新时代赋予了辅导员新的要求,辅导员不但要扎实工作,而且还要不断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老套的思维模式,用新思想、新思路、新办法来解决和处理工作遇到的难题[5]。面对同样的工作,也要思索不同的处理方法,唯有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总结凝练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一)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们经常说有备无患,辅导员的工作关键就在于“备”。底线思维是一种“晴带雨伞饱带粮”的未雨绸缪的处事态度。辅导员工作,平时就需要储备,否则遇事将束手无策。辅导员平时的痕迹化管理就是一种储备。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这些事件无法预知后果,但平时在工作中就可以把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即使遇到突发事件,也会处事不惊。辅导员工作涉及面广,种类繁多,这就要求辅导员对待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应设定一个预期最低目标,先做好最坏的打算,然后做最充足的准备,争取取得最好的结果[6]。
(二)坚守原则底线,保持工作定律。辅导员在开展奖助学金评选,评奖评优、学生干部选拔或者与异性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一些诱惑。是否经得住诱惑是辅导员工作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守住底线,坚持原则,廉洁工作。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些规范无不在告诫高校教师工作要守住底线。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一员,也必须坚守这个底线,在工作中保持一种定律。
我国虽然进入到了新时代,但是国际国内局势仍然复杂多变。加之网络全球化,信息传播高速化,这些都给高校辅导员增加了工作难度。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掌握国际国内形势,随时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学会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五大科学思维方式分析问题演变趋势,化解问题的复杂性、谋求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和方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