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艳艳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由于长期的学业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或行为,反映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消极状态。学习倦怠的概念来自于职业倦怠的研究,Maskach(1997)提出了职业倦怠(job bumout)的概念及三因子结构模型,即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三因素。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生群体的学习倦怠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学习倦怠不仅影响学习效率,更是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一)缺乏学习动机,情绪低落。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足够了解或专业调剂,部分高职生入学后才发现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从而对专业学习缺乏热情,更缺乏学习的动力,提到学习就感觉疲劳、沮丧,甚至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排斥心理,情绪耗竭成为高职生学习倦怠的主要特征。
(二)缺乏自信,自我成就感低。现代社会存在一种认知倾向,认为接受高职教育是学生高考失利后不得已的选择,部分高职生自己也认同这种社会认知,从而缺乏自信、缺乏学习的意志力,自我成就感降低。高职生的低自我成就感表现为否定自己的一切,包括否定学校、否定专业,甚至是否定自己为学习所付出的努力。自信心较强的高职生也可能因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压力,体会到严重的挫折感和失败感而耗竭自信,自我评价越来越低,最终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三)行为上表现为退缩和逃避。高职生学习倦怠表现为思想上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行为上表现为上课不听课、睡觉或玩手机,甚至直接逃课,逃避学习活动,对学习与成绩漠不关心,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没有兴趣,甚至存在敌对心理,把自己学习倦怠行为的原因归结于身边的人或事。
造成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将从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造成高职生自我评价降低。目前,部分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见,认为高职教育是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本科院校标准的学生退而求其次地选择,其实这是一种误读。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影响高职生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高职生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偏差成为导致其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
(二)学校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致使师生倦怠互相影响。研究表明,学习倦怠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不能完成学习的目标要求。一方面,部分高职教育者无视职业教育本质和高职生个体特点,提出过高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与此相对应的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当学生出现学业困惑或学习困难等问题时,无处寻找专业的帮助途径和支持机构,高职院校学习支持系统的不完善是导致高职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压大等原因,部分高职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教学工作中情感投入不足,缺乏激情,疲于应付,学生很难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学习乐趣和专业成长,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学习倦怠感逐步加重。教师职业倦怠成为诱发高职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支持系统和教师心理援助系统的缺失造成教师和学生的倦怠状态互相影响,愈演愈烈。
(三)专业与课程设置不合理使高职生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目标设置理论认为,个体迫切需要的且通过自身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对个体的激励作用最显著。近年来,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倾向于向普通本科教育靠拢而忽略职业教育的本质与特色,高职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脱离职业教育的本质,课程学习目标设置过高,这给高职生带来过重的学习压力感,当高职生通过自身努力无法完成学习目标时就只能放弃努力、放弃学习,学习倦怠情绪日益严重。另外,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相对落后,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节,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从而引起学习倦怠。
(四)个体适应不良导致高职生逃避学习行为。进入大学,高职生从人际关系到学习环境都存在适应不良的问题。一方面,高校中自主学习的氛围使部分高职生早期形成的懒散性格和不良学习习惯日益突显,逃课成为日常,学业无法跟上,从而产生学习倦怠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高职生不能适应所学专业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进而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另外,网络时代背景下,手机成为诱发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另一重要因素。高职生群体中手机依赖成瘾者众多,课上课下机不离手,一切人际沟通依赖手机网络,现实社交技能缺失易诱发高职生人际关系的失调与冲突。在与教师同学的人际冲突中,高职生体验到的沮丧、失败、挫折感、厌恶等情绪会导致产生其逃避学习的行为,学习上的消极态度和失败结果则会降低高职生的自我评价,从而使学习倦怠感日益加重。
(五)错误认知方式降低高职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个体错误的认知方式是造成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另一重要因素。归因理论是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认知方式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认为如果把工作和学习中的失败或挫折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任务难等稳定因素,会降低人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信心,难以产生持续努力行为;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机遇等不稳定的偶然因素,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改正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高职生遇到学习困难习惯于归因于自己智商低、能力不足,这种错误的归因方式导致个体很难坚持学习,学习失败的结果导致高职生自我评价降低。
(一)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地位,改善高职生的自我评价。改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偏见需要教育管理者身体力行,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高等职业教育相应地尊重、理解和支持。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的提升势必会影响社会对高职生的评价,社会给予高职生的尊重、理解、支持与关注对于改善高职生的自我认知、调节学习情绪、激发学习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高职教育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将影响高职教师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职业倦怠感降低,在教学中充满激情,这将有效影响学生,有助于高职生学习倦怠问题的改善与解决。
(二)完善心理支持系统,激发高职生的学习热情。完善的学校心理支持系统将保障师生在遇到困境时能及时得到专业化的援助。一方面要建立由学工部、专业教师及心理人员组成的高职生学习支持系统,当学生遇到学业困惑或学习困难时能迅速而高效地寻求专业化的支持与帮助,避免出现学习倦怠情绪,甚至是严重的学业困难。另一方面建立EAP系统,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心理援助服务。教师教学工作中情感的投入有助于吸引高职生回归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教学方式与手段灵活多样,课堂生动有趣,将激发高职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降低学习倦怠情况的发生。
(三)优化专业课程,激发高职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专业和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是造成高职生学习倦怠的根本因素。要优化专业培养目标,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高职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热情。优化专业与课程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从高职生实际出发,目标设置科学而合理,才能激发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让所有高职生都能有机会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二是从制度上保障高职生享有专业调整的机会,以避免因盲目选择专业而带来的学习困扰。三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从职业需求出发,课堂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学为所用的特色。
(四)设置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提升高职生自我成就感。学生评价的单一标准造成高职生很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更难有机会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成就感。高职教育者应考虑将单一化学生评价标准转变为多元化评价体系,不再将卷面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可设立基本理论、操作技能、专业特长、个人特色等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每位学生可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并获得相应评价,进而体验学习成功感,提升个人自我成就感。
(五)改变认知方式,提高高职生自我效能感。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归因方式对行为动机有着决定性影响。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高职生学习正确的归因方式,改变认知模式,提高自我效能感。一般而言,成功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大目标拆分成具体化的小目标,为低自我效能感的高职生创设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进而提高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
综上所述,对高职生学习倦怠心理分析有助于教育者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完善心理支持系统、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改变个体认知方式等策略的提出为高职院校解决同类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