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看相说

2019-03-20 05:21:02吴雨洁byWuYujie
宝藏 2019年2期
关键词:藏石张姐石友

文/吴雨洁 by Wu Yujie

(一)

我好几年前认识了石商张姐。一次偶然聊天听她提起,她能通过石头来看相。

我顿时来了好奇:这石头是自然之物,各种机缘巧合才到了石友的手里。这过程,连石友自己都不能掌控,所以才冠以“石缘好坏”的名义。这是其一。

其二,石头又不能言,不能答,就算它身上有什么,如何看得出来呢?这看出来的东西会不会太有个人主观臆断?

张姐想了一想:道理我辩不过你。但这中间的原理,我说一说你或许也有共鸣。就跟你们年轻人玩的大数据一样——1件事可能看不出端倪,10000件事加在一起,就大概能看出个轮廓了。

现在都是商业化买卖,石友们的选择面大,你看见他只买了一块石头,但其实也是从过眼的上百个、上千个石头中挑出来的。他不可能无缘无故相中这个石头,必是某点打动了他。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找到了人们藏石身上的共鸣点的话,石头就能说话,而且比人说的话更真诚、不掺假。看得多了就发现,每个人的藏石,其实是每个人“真实自我”的准确画像。

我心里想,这也不是没有道理。唐宋确实与明清不同,其中也对应了当时的一些时代风气和文人群体的生活背景的大格局。张姐说不出中间的道理,但她的感觉是没错的。

所以我想仔细听一听她如何通过奇石来看相?

(二)

我问:奇石看相该怎么占?是跟我们一般观赏差不多——从主观赏面看起,还是有个别的次序?

张姐笑着说:她一般先不会直接陷入石头的欣赏中,而是先通盘观察对方藏的是什么石头。

绝大部分人买石头都是很随缘的,看到合意的、价格合适的就会买下。但有一种人不同,他们进了店里只专注地看某一种石头,也就是说他们给自己定了一个很具体的专攻收藏门类。这种人多半比常人理性更强。他定了一个主意,就十分坚持,不容易被外人干扰。同时这种人还习惯性好强。

但是,如果他们不但有阶段性专攻的收藏,而且长时间积累下来,能在好几种风格、石种上玩的很精彩。那么这个人就不仅仅是坚定好强了,还善于学习,并且欲望充沛!从内心来说,往往是个要当老大的人物,这样的人你值得留意。

但是反过来说,真的毫无芥蒂,啥种类都玩的人,这种人一般喜欢顺势而为,不太刻意。所以他们更好相处。

(三)

张姐说:很多人跟自己的藏石长得很像,也就是我们说的“人如其石”了。你先别笑,这还蛮常见的。

相对于政府一元独大的管理模式,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可以把多元主体置于社会治理系统之中,实现多元主体的优势互补,克服多元主体各自的局限,实现社会治理系统的整体优化。而从新时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要求讲,它可以解决社会治理领域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和公众参与热情,促进社会进步,减少社会治理成本。

但也有很多时候,人跟石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的小个子或者看起来瘦瘦柴柴的人,居然藏的都是大体量的石头,那一定是个内在有抱负的,不应小觑。而且这种人一般比常人更好面子,如果你确实有敬重心,那不妨让他们更明确地感受到这一点。

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大高个居然玩一些小石头,这又大体上分两种情况。如果是长得“肉”一些的大个子,其实说明他还挺有童心的。如果是长得“柴”一点的大个子,则往往是谦退、谨慎的人。

总体上来说,石头相似度高,一般反映出人格比较定型。相似度低,石头千差万别的,则人的性格比较多样,心思更多。

(四)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像相由心生一样,石头反应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的境遇改变,藏石气质也会发生变化。

我曾经见过一个朋友,他的石头看起来都是一拳拳缩紧、黑黑倔倔的。而且,没有一块石头上有‘漏’或者‘透’的变化。我当时就感觉到他的精神压力过大,不能轻松自由地做决定”。

张姐一边说,一边站起来,扭动身体,向我表演石头的紧张感。

“但没想到半年之后再去看他新买的石头,虽然藏的还是古典类观赏石,传达出来的东西竟然完全不同。不再那么蜷曲紧张了,反而开始有孔洞变化,开始玲珑舒张起来了。我问他,这些石头都是你自己选的,还是有人指点的?他笑着说我从来都是自己看眼缘挑,并没有背后的参谋。我说:那你这半年到底定是发生了什么喜事!并且是生活工作上的大变化。

他十分惊讶,原来几个月前他被人挖去了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平台很大,领导也十分看好他,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越来越多,当然报酬也远胜从前了。虽然还是累,但人有奔头,心情大不一样。很多琐事也看开,不计较了,自己给自己安的心理包袱越来越少。

这朋友说,你可真是神了!我笑着说:不是我神,是石头会说话。而且看起来还是个话唠,居然这么迫不及待就把你的心情都抖落出来了。”

(五)

张姐还跟我说:观赏石占相,最重要的是分清“清、浊、虚、实”四个字。

有些人的藏石,整体透出一股“清气”来,站在他的石室里,有种很透气、很舒展的感觉。这种人对生活中的万物,感觉很敏锐。虽然不能判断人的善恶,但“石清”则思维也清,判断分明。

而有些人的藏石则是一股“浊气”,生活也混乱,思维也混乱,大多抑郁焦愤。这是有些事没想明白,没放得开。

当然,这种清浊表现也是双向的,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一点,着力改善的话,环境的变化也能引导你的思维情绪跟着变化。

我们说形象,清浊是一种只可意会的气象,而虚实则是具体的形态变化。

有的人喜欢的石头是非常玲珑的,但你仔细一看,石头的根脚很细小、很轻巧,而且没有那种坠的劲道,这种多半是“华而不实”的人。平日里装得八面玲珑,其实非常心虚。画面石也一样,如果喜欢的石头常常关键性东西交代的含糊其辞,但又不是我们说的隐约之美,而是好像主人会习惯性忽视这些部分的话。这种人也是虚的,花架子太多,做人处事不可靠。

简要而言:虚观根,实取廓,腰背存精神。你可以仔细体会一下我这话,看石头不单要看具体的形态、审美,更要注意它完整传达出来的精气神。石头的精神气质往往就是人的精神气质。

至于为什么石头能“看相”。我猜想:可能人们是挑选奇石的时候非常专注。所以潜意识里的想法,就通过这个过程,被代入到意识层面,并表现为一个个具体的形态了。

(六)

我听了张姐这话,十分感慨。

真是行行出人才。留意观察,小事情中居然有这样大的门道!也不知道是该说石头通灵,自己会找脾气相投的主人?还是爱石之人,人石合一,生活相伴感应互通。

奇石可真是有灵性的藏品!

猜你喜欢
藏石张姐石友
花式恩爱
莫愁(2022年34期)2022-12-21 10:47:25
"恩爱"就要多一点
本期石友通讯录
宝藏(2021年7期)2021-08-28 08:18:14
本期石友通讯录
宝藏(2021年6期)2021-07-20 06:12:30
本期石友通讯录
宝藏(2021年11期)2021-01-01 06:17:42
石友天地
宝藏(2020年10期)2020-11-19 01:47:58
搬家
搬家
周惠忠 藏石欣赏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0:54
杜文经 藏石欣赏
宝藏(2018年12期)2019-01-29 0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