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冬英 夏旭
【摘 要】 文章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机构分布及主题热点对1986—2018年3248篇科技查新论文进行分析,多维度、多视角透视我国科技查新工作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探索促进科技查新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关 键 词】查新;科技查新;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
【作者单位】蒋冬英,广州航海学院;夏旭,南方医科大学。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科研重大项目“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相关要素研究”(2014JKZ008);2018年广东省图书馆科研课题(GDTK1836)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1.025
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资源的日益丰富,以及网络信息咨询业的兴起,查新服务对象已不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检索查新,在查新深度、广度和精度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查新服务面临巨大的挑战与变革,科技查新服务内容多元化已成当务之急[1]。
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基于不同数据来源,采用不同的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分析近年发表的论文来探究我国科技查新工作的现状和进展,形成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然而不难发现,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多是选取单一研究视角,对科技查新进行描述性的文獻回顾,抑或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类研究。相关研究梳理文献的范围较小,较少从宏观层面呈现科技查新研究的主题热点与发展趋势。也有少部分学者综合运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科技查新研究与实践进行深入剖析[3]。科技查新论文是科技查新工作者30多年实践的经验积累,通过对论文产出的多维度分析,可以了解我国科技查新研究的现状、热点和问题,探索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为了全面反映科技查新论文的产出情况和趋势,保证研究全面、深入,笔者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范围设定为“全部期刊”,检索时间为“不限~2018年”,字段检索词设定为“关键词”含有“查新”或“篇名”,精确检索所有与查新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排除通知、公告、启事、声明等非学术论文记录,得到有效文献数据3248条,作为样本分析的数据源。
笔者先采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论文产出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机构分布及主题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再使用CiteSpace5.3.R4(64-bit)聚类分析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合Excel图表和CNKI计量分析工具,探索科技查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论文产出分布
1.年代分布
按年代分析文献发展情况可以反映某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水平。从CNK检索结果可以看出,1985年就有学 者进行查新工作的探索,但1985—1989年发文量为个位数,进展缓慢。此后发文量有较大幅度上升,2000年达到第一个小高峰,期间累计发文728篇,平均每年发文48.5篇,这是科技查新工作的萌芽和生长期。2001—2010年累计发文1451篇,平均年发文量145.1篇。这一时期是科技查新工作与方法研究的繁荣期,广大学者积极探索查新工作,各级各类查新站相继成立并积极开展科技查新,查新工作得到蓬勃发展[4]。2011年以后发文回落,和上一阶段相比发文量呈逐步下降趋势,科技查新研究进入稳定成熟的发展期。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科技查新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变革,拓展多元化服务内容,探索新的生长点和理性反思科技查新工作的转型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1]。
2.期刊分布
期刊分布是指某一专题相关论文在专业期刊、相关期刊和一般期刊发表的情况,可用于测度核心期刊,多呈现集中——离散分布的特点。从期刊发文量来看,核心期刊论文787篇,占比24.23%。笔者对排在前10位的期刊发文量进行统计(见表1),发文1366篇,占比43%,其中排在前10位的核心期刊发文466篇,占比14.34%。上述数据表明,科技查新研究已形成重要的期刊群,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重要文献来源之一。从期刊类型来看,该研究受到多种医学信息类期刊的青睐,医学科技查新研究占有较大比例,这说明我国医学科技查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4]。在核心期刊前10位中,查新工作与研究受到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广泛关注,高质量查新研究论文是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重要稿源,形成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主,其他学科期刊为辅的多元化分布态势和集中——离散分布特点。
3.机构分布
笔者借助CiteSpace对3248篇文献进行机构合作情况分析,生成可视化图谱,见图1。262家机构中发文最多的是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有48篇论文,是查新研究最核心的发文机构,对查新研究的前沿和未来发展起到较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江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9个单位发文都在20篇以上,是查新研究的核心机构,科技查新研究与实践实力和水平较强。从机构聚类树形图可以看出,查新论文产出机构与机构之间关联并不紧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与科研院所之间联系不多,合作度较低。当然,科研院所之间、高校图书馆之间、同区域或邻近区域高校图书馆与科研院所之间,都存在一定强度的合作关系,显示了科技查新工作区域化协作化的特点。
三、主题热点分析
笔者借助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依论文产出年度分布情况,通过对3248条数据源的共现分析,绘制出我国查新研究分阶段主题热点知识图谱,见图2。知识图谱中,最大字体表示为这一时期研究频次最高的主题词,聚集面积大小表示集中研究范围,颜色深浅表示研究的热度大小。从知识图谱主题热点分布的总体情况来看,呈现中心聚集、外层发散的研究格局。
1.1985—2000年:科技查新工作的摸索阶段
从1985年我国医药卫生系统专家在国内首先提出科研项目在立项评审前要交由情报检索部门进行查新鉴证开始,科技查新工作在全国各行业、各系统逐步推行,稳步实施。1985—2000年是我国科技查新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阶段。这一阶段研究热点的关键词呈现结构松散、数量零星的特征,集中核心研究区域较小,说明作者意识到科技查新的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开始查新研究與实践探索,同时围绕查新工作的内涵、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尝试勾勒查新研究的初步轮廓。1998年以后,互联网运用上升到新的高度,科技查新工作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查新策略”“查新用户”“科技指标”等热点主题词开始被提及,为下一阶段科技查新工作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2.2001—2010年:科技查新研究取得飞速发展
这一阶段研究方向和空间更加多元,图谱热点密集,聚集面积明显增大,颜色加深,主题热点集中,周边发散线条增多,网络纵横交错,与查新相关的跨学科跨领域研究不断深入。主题热点数量稳定增多,网络密度大幅提升,研究范围更加多元,开始汇聚和形成多个关键词聚类网络。这说明研究人员已就查新理论和实践研究达成共识,开始从不同领域、不用视角、不同内容和不同技术领域全方位解读和分析科技查新,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向工具方法的理性研究转变[4]。这一阶段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期,信息资源极大丰富,查新市场需求增长,各高校、科研院所相继成立查新站,查新人员得到专门的业务培训,查新技术与综合素养得到很大提升。
3.2011—2018年:查新研究回归理性寻求转型突破
这一阶段聚集板块面积明显减小,但颜色比第二阶段更深,且周边发散线条分支为多个新的较小聚集区域,说明这一阶段的查新研究更加深入,研究热点关键词呈现数量快速增长和知识网络汇聚的特征,已形成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查新研究群网络,研究领域更加多元且已经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这一阶段的查新研究更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表现出理论构建日趋完善、主题热点日趋成熟、研究方法日趋多元的特征[5]。
4.查新主题研究热点纷呈,可持续发展态势初现
笔者借助CITESPACE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功能,发现3248篇文献共出现446个关键词,不同阶段共现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Burstdetect功能,可以找到较短时间内出现较多或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也称为突变词。通过追踪关键词的词频贡献度的变化,可以发现学科领域主题的变化趋势,研判相关领域的前沿与趋势[6],突变词较高频关键词更能揭示相关学科领域的新趋势和新动态。尽管有些突变词还处于低频状态,体现的主题不明朗,但其增长势头不断加强,在揭示相关领域新趋势上更具前沿性和时效性。
从图3可以看出,查新研究从1985—1989年没有新兴突变词出现,说明这一时期的查新研究状态松散、目标不明。1990年以后,学者对查新研究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认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研究热点和方向与时俱进。1990年至2000年,查新的研究热点为成果查新、查新咨询,主要探索科技查新为医疗卫生事业和军事研究提供信息服务。2001年是查新研究快速发展和拓宽的关键节点,查新与科学研究紧密相连,科研课题、科研立项、科研管理成为这一时期的新兴突变词。
2011年以后有关查新研究的新兴突变词数量虽然减少,但主题更加集中,如学科馆员、沟通、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查新研究范围较上一阶段有了一定的收缩。但查新细分研究方向更加具体和明确,目标和意义也更加清晰,从而形成新兴的查新研究前沿群集板块,如面向核心基础理论构建的查新、面向多元领域管理实践的研究、面向先进信息技术创新的研究、面向个性用户服务体验的研究等[7]。
四、结语
科技查新论文产出的计量分析、知识图谱绘制和热点主题分析,清晰展示了30多年来我国科技查新研究的概貌、热点、发展特点与规律。毋庸置疑,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对科研立项、成果鉴定、奖励申报、专利申请等都起到重要的科技基础和信息支撑作用,为相关科技领域的研究选题、项目评审和政策制定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随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查新意识由自发转向自觉,以及国家和地方对专利信息服务和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视和有序推进,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将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武茹. 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图书馆,2015(12):57-62.
[2]代霄燕. 科技查新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9):70-73.
[3]何明举. 大数据时代下科技查新推动科研创新研究[J]. 现代情报,2016(8):109-112.
[4]夏旭,顾萍,韩玺,等. 探索科技查新工作的科学发展[J]. 图书馆论坛,2010(6):238-243.
[5]张群,张柏秋. 新形势下科技查新工作的再审视及其创新发展[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1):68-72.
[6]刘敏娟,张学福,颜蕴. 基于核心词、突变词与新生词的学科主题演化方法研究[J]. 情报杂志,2016(12):175-180.
[7]王欣,刘小溪,刘夏,等. 新形势下“科技查新+”服务模式探讨[J]. 现代情报,2017(12):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