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2019-03-19 11:59
决策探索 2019年1期
关键词:延津商行普惠

省财政厅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兴旺:

对“延津模式”以下几个方面印象深刻:一是新,理念新、行动新、举措新、产品新。二是高,服务水平高、效率高、客户评价高。比如在普惠金融驿站调研时,我问一位老乡领取财政惠民补贴资金是否方便,他评价很高:不信神不信主,就信党和政府。三是信用评定加深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信任度。在信用评定过程中,农商行不仅宣传金融知识,还有农业知识、科普知识,这是提高公民素养很好的渠道和方式,可以积极帮助客户进行财务管理、为产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等,服务细致周到。四是农商行突出了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围绕中心,把握重点,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党委政府对农商行的工作也高度重视,比如安排农商行负责同志参加县委常委会,这些都为农商行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不忘初心,明确定位。农商行“因农而生、为农而兴”,要与其他银行机构差异化发展,突出自身特色。二是要充分运用好政策,同时政府部门要更好地落实政策。在支持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支持金融发展方面政府部门自上而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无论是中央层面的600亿担保基金,还是河南省进一步加大支持政府担保体系建设,包括贷款贴息、财政贴息等等,农商行一定要运用好这些政策,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客户负担。三是要注意风险防控。三大攻坚战之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关键是金融风险,所以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农商行面对的是小微企业,既要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又要做好风险防控,实现良性、持续发展,实现“双赢”。

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副研究员张长星:

通过今天的调研有三点感受:一是平原小农村、事业大舞台;二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思路,思路的关键在务实,务实的关键在闯新路、出新招,“延津模式”就是真实的体现;三是延津农商行的实际工作进展比我们了解到的要更好、更实、更新。

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在总结经验上进一步再提升,打好政治牌。大家都说农村金融难做,表面上是资金的问题、服务的问题,实际上是信息不对称和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人员不多、网点不全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整合资源、健全激励机制、实现借力打力的问题。“延津模式”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探索和破解。下一步,需要在内涵、理念、路径、模式等方面总结提升。二是在多方合作上进一步再提升,打好共贏牌。与村委会的合作要再加强,对农户、合作社的数据及时更新;与县乡政府的合作要再加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要再加强,进一步提高农户授信额度和风险管理;与企业的合作要再加强,把资金需求蛋糕做大,让更多的农民发展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把“龙头企业+农户”模式进一步做大,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在业务拓展上进一步再提升,打好发展牌。从长远发展来看,不仅要关注救急救困,还要关注扶贫造血;不仅要解决资金需求,还要推动产业发展。四是在复制推广上进一步再提升,打好宣传牌。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助力“延津模式”再上新台阶,在全省仍至全国复制推广,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省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张欣:

通过今天的观摩和座谈,感到受益颇深。“延津模式”的可贵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乡村振兴离不开普惠金融,但目前社会各界对普惠金融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刻,比较碎片化。“延津模式”坚持普惠金融方向,聚焦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在这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二是延津农商行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在县、乡镇设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在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站,并且专门出台一系列考核管理办法,打造基层党建加普惠金融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三是建立信用信息中心,依托河南省农村中小企业信用系统,超前做了信用评定。四是设立农村交易平台,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发布管理,支持土地流转、农民财产全抵押贷款。五是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向农户发放信用告知卡,让他们知道违约要承担的责任;制定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案,联合县直部门、乡村普惠金融服务组织、“三农”协会等进行信息共享,强化贷款管理,建立风险的化解、分散、处置机制。六是延津农商行有10多个小型金融工具都不错,还要再加强创新,推出更多的产品,为“三农”服务,以此来提振农商行、提振延津县域经济发展。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樊红敏:

我主要从公共管理和社会学角度谈一些感受。第一,“延津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金融下乡模式,反映了农商行的情怀与担当,也是农商行差异化发展战略的体现。第二,“延津模式”破解了“金融如何下乡”的难题。金融下乡难在信息不对称、农民信用评定成本高,农商行在此过程中推动建立的“三农”协会是非常好的典范,通过政府、各类组织把现代信用理念输入农村,建立了更完善的信用机制。第三,“延津模式”探索了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比如对返乡创业的支持刺激了人才向农村流动,这样就产生了自我造血功能。第四,“延津模式”把当地文化、熟人社会逻辑与现代银行业规则有效结合,做到了更有效地服务于乡村振兴。

我有以下一些建议:一是以“重新发现农民”为愿景和目标,通过金融下乡对农民进行主体再造。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要进一步把农民作为最大的客户群体进行服务产品、方式和文化创新。二是进一步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延津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既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显然这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相关的,农商行利润的大幅度增长就证明了这一点。三是进一步凝练“延津模式”,提升“延津模式”的格局和框架。希望延津农商行不仅仅关注自身的发展,更要站在乡村振兴的大格局中,探索农村资源流动与共享、农村组织再造以及农民主体能力提升等,使“延津模式”成为乡村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模式的重大探索。

猜你喜欢
延津商行普惠
13家上市农商行谁能笑傲江湖?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澎湃力量
盂县农商行“整村授信”工程启动
介休农商行全力推进整企授信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河南省延津县近59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延津县花生高产气象条件分析及生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