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琳
“最近一直提‘最多跑一次,如今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还真是这样!”近日,山东潍坊金宏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部部门经理袁金勇,在潍坊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报上自己的身份证号,就完成了施工手续业务办理。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袁金勇说,“以往要不断提交资料,一个环节出问题可能就得重新来。现在,报个身份证号,工作人员在电子证照库上可以查到我的身份证等信息,就可以按照正常程序办理业务”。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潍坊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宋赤锋进一步表示:“我们首创‘整链条办理模式,手续办理并联推进、压茬进行,政务服务申请材料压减33%以上,审批时限提速84%以上,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了‘一次办好改革全覆盖。”
正如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山东正全力抓好“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破除“官本位”思想,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把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考察范围,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建立政商关系“亲”和“清”的机制……
上海的民营企业也感觉到了与以往有很大不同:2018年11月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7条”,同时,以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等为首的上海各级领导干部以全市大调研为抓手,密集走访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上门当好“店小二”,为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向全社会发出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强音后,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把企业和企业家当成自家人,认真当好企业“店小二”。
改革开放创造的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重要节点。
翻开改革开放的历史,“个体户”“万元户”“承包”“下海”“股份制合作”“互联网创业”,一个个逐年变化的热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民营经济给中国发展带来的新锐与活力。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顽强生长起来,为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民营经济贡献了我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就业岗位、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
从20世纪80年代的“傻子瓜子”,到如今的阿里巴巴、腾讯、华为、小米,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着生存考验。
对于民营经济的困难,党中央看在眼里。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辽宁、广东视察时调研民营企业,给“万企帮万村”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连续就民营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40年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之一。他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对于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坚持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包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其中,習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要抓紧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
“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节点,党中央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召开的这次高规格会议,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发展中的困难,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对于当下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难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在2018年11月1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三座大山”是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一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二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结果,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结果。
对于第三点,习近平总书记坦承,近年来,我们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这里面既有落实中认识不到位、政策有偏差的问题,也有调研不够、考虑不周带来的问题,还有因政策协调不周、工作方式简单导致一些好政策产生反作用的问题。
当然,民营经济遇到困难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应该承认,当前一些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现实的,甚至相当严峻,必须高度重视。同时,他更为民营企业鼓气:“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那么,如何降低融资成本?如何让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如何搬走这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座大山”?
同心协力,助力民营经济爬坡过坎
自2018年11月初以来,十余部委密集发声,各省(市)召開座谈会,社会各界纷纷发声,给民营经济送来一波又一波政策“红包雨”,给民企吃下一颗又一颗“定心丸”。
各部委:减税降负,优化服务,对民企开放更多领域
2018年11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实施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将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减税降负放在首要位置,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坚决贯彻依法征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落实减免税政策,对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民营企业与其他纳税人一律平等对待。
此外,商务部为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提出三项措施:一是搭建更多的平台。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进博会、广交会及海外的展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鼓励他们到自贸试验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让民营企业有更大发展空间。二是提供更好的政策。取消商务部行政事业性收费,推动出口退税、贸易融资、便利化等措施落地,出台扩大消费、创新流通等政策,让民营企业更有活力。三是营造更优的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备案管理制度,公平公正执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民营企业发展得更好。
从部委表态来看,未来更多领域将对民企开放。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放宽民间资本在电信、军工等领域市场准入。
对于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混改,未来相关政策将会释放更大空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在做深做实前三批50家混改试点基础上,要尽快启动第四批试点。这些试点项目可以使民营企业更多地进入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航空、通信、军工等重要领域。
“一行两会”:“来自春天的支持”化解“融资难融资贵”
为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一行两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相继发声。相关数据显示,在2018年11月1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后大约一个月内,“一行两会”相关领导的公开发言、新闻稿件、政策文件等公开资料中共提及“民营企业”340余次。
实际上,2018年央行的4次降准已经净释放流动性资金2.3万亿元。水龙头已经打开,货币“蓄水池”已经就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金融服务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包容性不足,存在体制、机制上的缺陷。”因此,银保监会将在未来持续深化改革,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推动形成对民营企业“敢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文化。
2018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类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3年以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也主持召开座谈会,会议要求行业进一步发挥市场中介的专业力量,继续以市场化、专业化、多样化方式,尽快、务实、有效地服务和支持具备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走出困境,支持长期资金进入市场,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央行和证监会近期分别推动设立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信用保护合约,为企业债券做信用担保,具有“违约保险”的性质,被民营企业称为“来自春天的支持”。
五大银行:服务小微经济、发展普惠金融
民营企业多数是小微企业,服务小微经济和发展普惠金融是支持民营经济的重要抓手和途径。日前,五大行纷纷表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其实,银行业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银行业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33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9.8%。
2018年11月6日,由中国工商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创设机构的三支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正式公告,成为人民银行引导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来,国有控股大型银行实施的首批项目。
2018年11月9日,中国银行发布《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从8个方面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而建设银行则连续出台《进一步加大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通知》和《中国建设银行支持民营经济指导意见》,从服务大局落实中央政策要求、强化信贷政策支持、优化绩效考核、差别化信贷政策、完善经营方式、加强科技驱动、推进全面主动风险管理、加强沟通与舆论引导等8个方面提出26条举措,积极破解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融资困境。
交通银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从稳预期、改机制、拓渠道、腾资源、降成本5个方面切实提升服务民营企业水平,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农业银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五大重点领域。其中之一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强化“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
其他很多中小银行也打破了之前对民营企业“不敢贷不愿贷”的态度,表态将适度放低准入门槛,配套差异化授信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投入。同时也表示,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会把风险评估工作做好。
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让民企卸下包袱,轻装前进
针对当前民营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表示,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将深刻认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重要性,把依法保障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蓬勃健康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实抓好,要坚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法律责任平等,依法保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严格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等法律原则和制度,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让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让财产更加安全,让权利更有保障。
最高人民检察院强调,要始终坚持严格规范文明司法,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涉经济犯罪案件,不该封的账号、财产一律不能封,不该采取强制措施的一律不采取,发现问题的要敢于监督纠正,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统一。
司法部也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进一步落实民营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全面保护民营企业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种类型的财产权。在2018年年底前集中清理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有悖于平等保护原则、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及时予以废止或者调整完善,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
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的态度,可以说足以让民营企业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
各级政府:民企调研密集,新一轮政策陆续出台
自2018年11月初以来,全国各地均积极行动,纷纷通过民企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北京市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物流、家居等行业48家民营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通过验收评估达到清洁生产标准的21家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了15万元以内的审核费用补助,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补助资金240万元。
11月26日,安徽省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指出将从2019年起,省财政统筹新增1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设立规模100亿元以上的民营企业纾困救助基金,为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纾困。
11月27日,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高效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该意见从9个方面作出36条具体规定,内容涵盖了刑事、民事、商事、行政等各个审判领域,细化到了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具体环节,并将落实该意见的情况纳入各级法院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湖北近日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财税、金融、社保、交通、土地等方面,推出了27条政策举措,包括设立100亿元县域发展引导基金、100亿元上市公司纾困基金、100亿元担保再担保资金等,以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驰援民营企业。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湖北省纪委监委出台了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12条”,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南京市也在11月26日的民营经济会议上推出5个过百亿元的“政策大礼包”,即建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民营企业纾困和发展基金,设立年转贷规模超200亿元的民营企业转贷基金,调剂200亿元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成立总规模500亿元的地标产业子基金,以及整合设立能够撬动500亿元银行贷款的“宁创贷”。
新一轮民企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进行中……
民营企业家:充满信心,期待共赢
2018年11月2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4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围绕“改革开放与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关于外界有关“国进民退”的担忧,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他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我们心里特别踏实、特别放心,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没有变,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变,我在现场非常振奋。之后很多民营企业家相互交流,大家都觉得讲话非常及时,让大家安心了。尤其在今天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信心非常重要,我自己是充满了信心”。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坦言,确实有段时间有些民营企业是有疑虑的,因为最近经济出现了下行格局,各种要素上涨,工资、环保成本方方面面都有上涨,而我们的产品很多都过剩,这个时候最终产品的价格又不能太涨,因为涨了就没有市场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给大家以极大的信心。
“我是这样理解的,中国有国有企业,他们现在非常强大。但中国也有民营企业,他们现在也逐步越来越强大。从解决就业、科技创新等角度来讲,相信中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这个大格局绝不会变。假如说今天把民营企业取消了,那么就业问题怎么解决?这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所以我觉得民营企业还会持续进步和发展。”刘永好说。
关于国企要强大和重视民营企业的平衡问题,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表示:“外国朋友可能听不懂为什么既把国企做大又把民企做大,其实大家可能没有完全听完整。国有企业其实是国家发展的压舱石,对一些重大项目、长远项目,国有企业作用明显,比如中国高铁,之前民营企业不会投资,是因为需要40年、30年以上的投资回报周期,这个时候国企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在浙江两条高铁是民营企业用PPP的模式做的,而且缩短了投资回报周期,十几年、二十年回收成本,民营企业结合国有企业一起投资,这就是一个中国特色。”
“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学习,我们非常有信心,从来不怀疑。而且我们相信党中央的文件所说的,相信中央领导所讲的,从相信到信仰,从来不怀疑,因此我们抓住了机会。所以外国朋友、外国企业到中国来,大家不要怀疑,一定要抓这个机会。假如说迟疑的话,你在看,人家在干;你在退,人家在进,机会就被别人拿去了。”南存辉说。
红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海江说:“党中央多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这表明了中央支持民營经济发展的一贯决心,民营经济不仅不会离场,还会发挥更大作用。”他还表示:“有共赢理念,一定会让我们走得更远、更好。”
专家学者:树立新观念,实现共同富裕
不但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也积极行动、纷纷发声,为民企排忧解难。
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在近日召开的“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而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就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带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中国80%的城镇就业人口在民营企业工作、95%以上新增就业人口都进入民营企业,这些人要想富裕起来必须靠民营企业,只有民营企业发展得好,他们才能富裕起来。所以共同富裕正确的道路就是继续发展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就是富民经济,是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在“推进破产重整,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要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在民营企业债务负担化解、产业层次提升和民营经济市场空间拓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发展涉及到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激发、释放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他认为,依法对民营企业进行破产重整是解决企业矛盾、帮助企业换挡升级的良好途径,是帮助企业家、投资者获得商业重生的法律机会,是防范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营商环境优化的客观要求。
“真正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行政性的手段在短期是可用的,根本性的思路应该是市场化的策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近日在参加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联合主办的“2018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時表示,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期政府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虽然这些政策都很重要,在短期内也会缓解民企融资难题,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系统考虑。要真正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需要放弃一些行政性思维,行政性的手段在短期是可用的,但不是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办法。根本性的思路应该是市场化的策略,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和市场化的风险定价。他认为:“监管部门应该积极支持市场化的、服务民营企业的、风险可控的金融创新,具体来说,短期内我们可以在三个方面发力:发牌照、开放征信系统、解决远程开户的问题。在帮助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个问题上,数字金融或许可以发挥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撰文指出,民营经济之所以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主要原因在于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纠正和清除对民营企业各种形式的歧视性政策和措施,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同时,民营企业家们应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合法合规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还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则认为,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让国有企业真正处于竞争中,这是平等、公平竞争的非常重要的条件。“特别是垄断行业改革,一定要把越来越多的竞争性业务放开,不要妨碍市场竞争,这样可腾出一大块天地让各种所有制经济进行竞争。”
结语
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政府管理,通过降税减费减轻企业负担,通过定向降准给中小微企业输送活力……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支持是一贯的、有力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民营企业也可以感受到政策带来的获得感。可以合理地预期,适应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还会推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举措。面对困难,不是让民营经济“逐渐离场”,而是要通过改革逐步解决问题,让民营经济在挑战、应战中发展得更好,在新征程中携手创造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今天,我们对民营经济的包容与支持始终如一,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创造未来的激情也澎湃如昨。不为杂音噪音所惑,不为流言蜚语所动,今天的民营经济,定然会如同改革开放40年走过的那样,在风险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